冯共英
众所周知,班主任是连接学校和班级并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学生德育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对保证班级的教育质量,对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班主任面对的是活泼可爱的学生,在教育教学中两者存在着一种人际关系,这种关系叫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地顺利开展,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班队文化建设。因此,班主任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班主任做好班级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班主任工作能否取得好成效的关键。下面,就这个问题我谈几点做法。
一、班主任要在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中施行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教师的工作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我想不能没有适当的“灌输式”教育,从我们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来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必须把适当而有效的“灌输式”教育作为一种手段。但这种“灌输式”教育必须要以民主平等为前提,摆脱传统的“私塾”式教育的影响。我们教师一定要摒弃居高临下,我训你听的教育方式。就拿对学生灌输集体主义观念来说吧。我们都知道建立班集体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班主任应该把自己视为班集体中的一员,引导学生制定班级发展的目标。让这些目标成为他们学习的奋斗目标,而不是教师强加于他们的。如果班集体出现重大的问题时,班主任应该及时引导学生分辨是非,同时在班会课上把问题公开化,然后集体进行民主讨论。从这来看这种“灌输式”教育并不是班主任苦口婆心地劝导,而是通过教师和同学们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共同参与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从而顺其自然地灌输到每一位学生的脑海里,这比苦口婆心的灌输教育更有效,更有力。
同样,这种“灌输式”教育也适用于班主任的教學上。所谓班主任的身份,首先是一位教师,然后才是班主任,只不过教师除了要教学一定的学科外,还担任了班主任的工作。就拿我教学的语文课为例:在语文课堂上,“灌输式”教育仍然少不了,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下,课堂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从而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也就是说,现在的语文教学不能像以前一样,满堂灌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教学了。如今,我们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为努力的方向。这里我所讲的“灌输式”教育并不是以前满堂灌的教育方式,而是以课程改革具体目标为基础,在课堂教学上利用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取学科知识。这种“灌输式“教学不但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增厚,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完全投入到这种“灌输式”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效果更好,也更让学生记忆犹新难以忘记。
总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灌输式”教育方式仍然是少不了的。作为班主任在灌输集体观念时,如果没有没有平等对待学生的态度和做法是很难达到预定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工作必要时也要采用一些“暂时性”的强制措施,但施行这种措施时,班主任一定要说明充分的理由,言之有理,并尽量缩短强制性的时间。这样做才不致于让学生认为失去与班主任“平等”的关系。
二、教师要实行民主的方式进行班委班风的建设
据有关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班主任要组织一个班风好、学风好的班级,首先要选择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强、乐于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队干部。选后还要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成为同学的榜样,带动其他同学不断进取,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我是这样进行班干部选举的。在“班委会”即班干部的选举过程中,班主任不能包办代替,这样会使班干部失去学生支持的基础,给日后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但话又说回头,单纯的所谓“民主”让学生完全“自决”又是不可取的,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还要严格把好关。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很简单:在选举过程中,一些学生往往会倾向选举自己的好朋友,以便日后在班级管理中得到“照顾”。因此,最好的做法就是先民主后集中的办法,即先让学生进行民主投票选举,再由班主任和副班主任权衡定夺。我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为了使学生的选举结果更具有代表性,班会上我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推举15位同学上来,然后再按所得票数的多少来进行排列,前时10名的同学始得当选。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有话敢说、有主意敢进、有意见敢提,而且选出的班干部往往又是比较理想的。之后,再根据所选学生的气质、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工,以达到优化班委会的组合。
实践证明: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经过班主任的优化组合而产生的班委会,是会得到同学的信任和拥护的,它具有较强的战斗力。这样的班委会有利于在班集体中孕育团结有爱的风气,使班级成为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大家庭。
三、教师要处理好师生平等与学生尊师的关系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教育学生要尊敬老师,并把它作为衡量学生道德品质优劣的标准之一。但是,强调学生尊师并不能失去教师要平等相待学生的态度。反之,学生越尊敬教师,教师就越要平等地对待班里的每一位学生。因为尊师本身就是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活动。如果只有学生尊师而没有教师的平等对待,那么我们的教育就纯在着一定的缺陷。
比如,在我们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不搞“唯我是从”的教育方式。对于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独立见解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加以肯定并表扬。这过程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具有民主平等的思想和态度。在我们的小学教育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大,思维的发展,教师要充分认识这种变化。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会提出一些教师也难于回答的问题。如果教师以自己的自尊心为由,大声批评学生这种不良的想法或“强不知为知”就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也会导致学生的求知精神受到严重的打击。不利于教师工作效率的提高。
由此可见,“平等”与“尊师”并不是对立的关系。教师只有平等地对待学生,才能自然地得到全体学生的尊重和爱戴,这对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就如虎添翼了。
四、教师要处理好师生民主平等与教师主导地位的关系
我认为:不论是教育还是教学,也不管是新课改下的教育,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会改变的。我们没有理由把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与教师的主导地位对立起来。恰恰相反,教师要正常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就要坚持师生的民主平等性。从教育角度的理解上看,教师的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教育过程中的表率作用。师范作用、引导作用等。而这些作用能否有效地、充分地发挥则有赖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这种关系愈是体现出民主平等性,教师的这些作用就愈能发挥好,班主任工作就越有成效。
我曾经看过一位全国优秀班主任这样写道:“教育着充满民主的爱心,必然表现为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并且把自己视为与学生一起在求知的道路上探索前进的朋友和同志。”没有民主平等便没有创造;没有民主平等的教育便没有民主的未来。所以,坚持师生的民主平等性是极其重要的。教師的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规律等。从一些教育理论得知教师的教学水平大概可以分为知识水平、智能水平和教育水平三个层次。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班主任,不仅能注意开发学生的智能,也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教师在学科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中适时渗透思想教育、审美教育、道德教育是非常必要和有用的。然而,要达到这样的水平和境界,没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做不好或做不到的。因为学生在学科的学习中对教师的认同并不完全取决与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智能水平。学生只知道在学科学习中感受教师对自己是否循循善诱、是否民主平等,才会对教师主导地位产生认可,从而提高教学水平,也利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
记得我的班级曾经有过一位这样的学生,他叫陈国瑞。有一次,他偷了本班同学的一只多色圆珠笔,在处理这件事的过程中,我采用民主说服在班上适时委婉地提此有此现象,但不公开的点名的批评方法来保护小瑞同学的自尊心和上进心。课后,我先与其家长联系。原来呀!小瑞同学对这种多色圆珠笔渴望已久了,他多次向父母提出要买此笔,但父母忙于工作根本无暇顾及,加上又怕他拿着钱去网吧打游戏。为此,我对小瑞的父母进行思想教育的劝说,告诉他们应该多花点时间与孩子交流,不能束缚孩子的心理需求,这样会影响孩子形成健全的、正确的人格,也会阻碍孩子独立性的发展,阻碍他们良好意识的发展。然后,我再找小瑞同学单独谈话。当然,我与小瑞同学要在平等的对话中确立良好师生关系才能进行。经过一番对话,小瑞同学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我的教育。后来,小瑞同学再也没有发生过偷东西的坏现象了,而且还懂得助人为乐、尊敬师长,我的语文科学习成绩进步的特别快。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教师的作用自始至终都起着主导的地位。也就是说教师是学生与家长联系的纽带,没有教师从中搭桥,这件事是不可能有这样好的结果。我想只有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做到民主平等,才能更好地在自己教育教学中发挥主导地位作用,小瑞同学也不会进步那么快。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改革下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只有树立好正确的教育观,才能在实践中建立好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的要求,提高工作成效的关键。
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