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建明
摘 要:校企合作的过程兼具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职业院校要在制定可行方案后,选准目标企业,配备优秀工作人员,协调各方关系,整合优良资源,保证校企合作持续的开展。
关键词:校企合作;方案;企业选择;人员素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C-0074-02
职业院校是为企业服务的。因此,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的不二选择。但对于企业来说,其终极目标是效益。但是,参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和促进职教发展;提供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机会;合作生产及研发产品对于企业来说存在风险,回报周期长,可能“劳民伤财”“费力不讨好”。所以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很大程度上持观望和排斥态度。
因此,校方要充分认识校企合作的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必须主动出击、放低身段、走进企业、说服释疑、“请君入校”。 只有坚定持久作战的信念,方能拨云见日,得偿所愿。
下面,就校企合作中几个较为关键的问题,做一浅析。
一、必须有决战必胜的决心和信心
鉴于校企合作初始阶段的艰难,院校必须坚定校企合作的信心,树立“敢打必胜”的决心。
1.此项工作有国家层面关于职业教育建设和发展的方针及政策的支撑,从而使校企合作作为职业院校建设和改革的重头戏而成为新常态,有了根本保障。
2.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和企业双方各自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要,这也注定校企双方是鱼水关系, 荣辱与共,休戚相关,因此,是大势所趋。
3.职业院校要展示资源优势,要坚信自身的实力。如完善高效的优秀高技能技术人才的孵化能力、强大的培训功能、庞大稳定的优质人力资源群体、先进规范的生产实习基地、严谨高效的产学研师资队伍。
4.应该使全体师生意识到,校企合作的成功与否关乎职业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每一个师生的未来和切身利益。必须坚定“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决心和“敢打必胜”的信心,从而形成全员投入、上下联动、攻坚克难的态势。
二、实施方案要切实可行
在校企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前,在经过调研、征询和论证后,要制定切实可行、兼顾各方的实施方案。要“不打无把握之仗”,才能赢得企业的信任,才能增加成功的几率。
方案要兼具前瞻性、可行性、易操作性、持续性和合理性。要确保不走偏、不极端、不贪大求洋、不避实务虚、不采取短期行为。要有备选方案,使企业有充分的选择性。要对权利和义务界定到位,要把资产划分清晰,要将利益分配合理化,使责、权、利、效相辅相成。要使企业看到希望和未来。要体现出院校的改革决心、办学理念、合作态度以及实力和优势。要充分体现出“院校跟着企业走,专业跟着产业走,教学跟着生产走”的职业院校建设思路。
三、企业的选择
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应优先筛选区域影响力较大、与院校重点专业易对接、重视社会责任、企业文化先进、有较大发展潜力、研发力量较强、生产设备和技术先进、员工队伍职业素质较高、管理严谨规范、运行效率高、产品成熟、市场稳定、效益好的企业。
(一)不能全面出击,全线开花
要避免“贪多嚼不烂”、“消化不良”和“夹生饭”的现象。应采取重点进攻的方针:攻破一点,带动一片。一旦展开工作,要锲而不舍,一经突破,要即刻巩固成绩,防止反弹。同时,及时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和缺憾。
(二)要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
不能为业绩而合作,不能凑数。不能无原则地降低合作企业的标准。否则,容易使师生沾染上不规范、不严谨的不良职业习惯,从而降低职业素质,给学生的职业生涯埋下隐患。
(三)要谨记“强扭的瓜不甜”
不能为合作而合作,不要害怕“没了张屠夫,就吃带毛猪”。对于对校企合作持有排斥心态,抱定与院校“老死不相往来”观念的企业,不能曲意逢迎,一味迁就。
(四)要遵循“慎重初战,首战必胜”的原则
开展工作时,要选准目标企业,要把困难和不利因素想足。要拟定全面细致并切实可行的方案,制定强有力的实施措施和工作方式,编制操作性强、时效性高、节点明确的流程,避免出现 “久攻不下”的态势。一旦出现“再而衰,三而竭”的局面,不仅会耗时费力、涣散斗志,还将影响校企合作整体进度、工作质量和最终效果。
四、协调校企合作的人员素质
鉴于此项工作的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担任校企合作协调工作的院校工作人员应具备:
(一)“五REN俱全”
认——对将要开展的工作及涉及的知识,如院校的改革方针和办学理念、资源配置、师资队伍状态、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和相关知识等,有较为全面和充分的认知。这样才能对企业“说得清,道得明”。同时,还要比较深入地熟悉和了解企业,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才能在院校、企业及合作的其他各方之间“保媒拉纤”,而不至使各方“不知所云”。
忍——要有较强的忍耐性。在校企合作的初始阶段,较多的时间里,将要面对的是企业和各方的冷漠。看冷面孔,坐冷板凳,听冷言冷语。因此,要耐得住打击和寂寞,要学会低三下四”,要冷静、理智,要恪守目标和任务。
韧——就是要持之以恒。我们知道,校企合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定持久战的决心。不能盲目乐观、急功近利,更不能短视。要经得起磨难和考验。
任——任劳任怨。校企合作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不确定因素多,突发性强,时效性要求高,兼具长期性。因此,协调难度极大。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不怕车马劳顿,要经得起七嘴八舌,要“进得了‘殿堂,更要去得了现场”。
仁——仁义。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要先做人,再做事。要学会换位思考,要有大局意识,要多关心和尊重企业及合作各方。只有感动对方,才能加深友谊、增进感情,才能将“感情化作动力,化作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沟通、说服和引导,事半功倍。
(二)导调和管控能力要强
校企合作一旦进入深度融合阶段,要关联到政府、企业、行业、社会团体及其他院校等单位,因此,牵涉面广、涉及因素多、情况复杂、变数大。这就要求职业院校承担协调工作的人员,有极强的管控能力。
1.要牢牢把握校企合作的主流导向。
共谋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拓展服务社会的功能,致力于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作为合作主体的职业院校要推动参与各方,“都吹这个调”。不能令出多门朝令夕改,更不能百家争鸣和各自为政。
2.共赢。
引导各方摒弃局部的蝇头小利,打破各种界限和壁垒,站在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大局视野中,凝聚认同共识,形成相向合力,做到殊途同归。
3.协调平衡。
协调各方关系,平衡各方诉求,将各方的价值取向、关注点和努力方向统一到共同建设好职业院校这一获得高技能人才的“孵化器”的大背景下。
4.努力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创新性和自律性。
要聚所有力量,集各方智慧,创立共育、共管、共享、共担的人才培养新的机制、体制和模式。
5.调度好各方在合作中的互联互通和节点衔接。
统筹好各方的工作进度,使各方工作有条不紊,步调一致,整体推进。
6.考量和管控好合作过程。
不允许“偷工减料”,也不能“降格以求”。不允许“懒政不为”,更不能“消极怠工”,要全力以赴打造创新职业教育模式的恒久之作。
要导演好校企合作这台攸关职业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大戏,可以允许情节“跌宕起伏”,但在关键时刻一定要“峰回路转”,大结局必须“皆大欢喜”。只有这样,才能整合各方优良资源,挖掘剩余潜力,消除短板,实现优势互补,达到1(院校)+1(企业)+1(各方)>3的目的。
(三)要有较强的梳理能力
由于要担当院校和合作各方的眼睛、耳朵和嘴巴,要发挥好“传感器”和参谋作用,梳理能力必不可少。
一要看得清,看清楚院校和合作各方的情况;二要听得明,听明白院校和各方的具体意见和建议,以及真实的想法和思路;三要讲得准,向各方精准表述院校的改革决心和建设思路,展示合作的长远规划和具体方案,解析工作开展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介绍实施的举措和保障。同时对各方庞杂的信息,进行正确地梳理、分析和归纳,不“截留”,不 “添油加醋” 地“剪辑”。准确、明了、及时地反馈给院校及各方。从而使院校和各方的决策层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就有清醒的认识,准确的判断、清晰的思路,这样才能使决策避免误判,及时应对,迅速反应,从容运筹,正确决策。还应积极向院校和各方决策层出谋划策,进言献计,协助院校和各方决策层制定务实、全面、稳妥和可行的合作开展方案。
五、实行“弹性”教学计划突破课堂教学与实习的衔接问题
按部就班的教学计划曾是不可逾越的红线。而校企合作一旦进入融合、提升阶段,势必要利用承担的企业生产任务进行生产实习或顶岗实习,就要涉及工期,即时间节点这个问题。企业是围绕市场运行的,不可能迁就院校的教学计划。因此,必须解决课堂教学与生产或顶岗实习在时间上的冲突问题,采用“弹性”课堂教学计划。在保证课堂教学总学时的前提下,机动穿插于生产或顶岗实习的间隙或淡季,打破“6节课”、“节假日”、“寒暑假”和“以日或周为转换周期”的常规做法,只有急企业之所急,才能突破阻碍校企合作深度开展的瓶颈,从而使校企合作顺利、良性、持续进行。
六、促进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践和“工教交替”
今天的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应该是“双师型”,甚至是“三师型”,也就是既能讲,还得是工程技术人员,又要是“白领”和“工匠”。这样,才能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的职业素质更快接近企业员工,更易被企业聘用;才能使企业接受师生参与产品的生产和研发工作;才能使专业教师学会管理企业,进而经营好院校内的生产实习基地。
因此,院校应该积极鼓励和派遣骨干教师,进入企业挂职实践,从事企业日常工作,开展“工教交替”活动。从而提升专业技术素质和管理运营能力,提高“一体化”教学水准,以保障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校企合作的好处已毋庸置疑。但要充分认识到合作过程中的诸多困难和复杂环境,职业院校要有决心、有信心、有勇气、有智慧、有能力,处理好关键问题,从而使这项关系到职业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工作健康、持久、顺利地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 姜丽梅. 三元教学体制的构想[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3) .
[2] 马文美. 改革实践教学体制 培养“蓝领”人才[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