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前置性学习推动课堂教学高效化

2016-07-08 12:56刘新喜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前置性学习高效化课堂教学

刘新喜

摘 要:前置性学习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预习,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应该有更清晰的目标,有更明确的任务,有更自主的思维,从而为课堂教学积累必要的材料,提供不同的视角,推动学生的课堂学习高效化,为学生的个性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前置性学习;课堂教学;高效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B-0067-01

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空间和学习方法体验,让学生的课堂交流更深入,领悟更深刻,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前置性学习中做好准备。当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先行接触这些知识的时候,他们会产生不同视角下的思考,会做出不同角度下的尝试,从而拓展学习空间。

一、厚积薄发,为课堂学习积累素材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当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路做出尝试时,无论是对是错,都能给他们的数学学习提供帮助,都能在不断探究中积累必要的方法经验。因此,在前置性学习中,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自主准备的机会,给他们提出要求,促使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准备素材,长此以往,厚积薄发会起到授人以渔的功效。

例如,在《折线统计图》的前置性学习中,我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问题:收集几个折线统计图,想一想,这些统计图为什么要做成折线图,从这些统计图中你能看出什么?根据这样的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收集了很多统计图:与天气有关的,与股市有关的,与房价有关的,与旅游人数有关的等。学生带着自己收集的统计图走上讲台,互相交流所思所想,随着学生们的相互补充,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被他们勾画出来:主要反映同一个主题的数据的增减变化。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交流如何看出数据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快慢,学生很快有所发现。我们一起将这样的统计图与之前学习的条形统计图进行比较,学生立即掌握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认清了两者的适用范围。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在课前收集的材料成为我们课堂学习的突破口,为课堂教学积累了的材料,建立在多样的学习材料上,建立在学生对多个领域的了解和理解上,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了更深入理解,同时也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让他们对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各自适用范围有了更准确的认识。

二、有的放矢,为课堂交流做好准备

数学偏重于学生的理解,而高质量的交流是学生理解的基地,为了让学生有更充足的准备时间,有更充分的思考,我们可以在前置性学习中就让他们面对这些问题,做好必要的准备。

例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中,课前我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1.怎样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2.想一想:有没有比五分之一大而比五分之二小的分数?针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交流中用实际表现给了我满意的答卷。首先在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时候,学生自然地从除法与分数的关系出发,找到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论基础。随后在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的时候,学生成功地发现将五分之一和五分之二这样的分数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同时扩大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比如变成十分之几、二十分之几……),可以找到很多介于两者之间的分数。当然还有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这个问题,他们将两个分数化成了小数,指出有无数个大于0.2而小于0.4的小数,每个小数都可以化成分数,这样的交流带着大家的思路走向了另一片天地。

在课前的自主学习中,学生不仅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也能运用这样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在课堂交流时,因为学生预先有了准备,他们的交流显得有质量、有深度、有层次、有的放矢,这样的学习必定是有效的。

三、重点突出,为课堂攻坚积累材料

学生的认识基础是有差异的,认知能力不同,所以对于一些教学难点我们不必强求所有学生能在课前领悟,我们只要让他们在课前有一些初步接触,为课堂上的难点攻坚打好基础,学生在攻坚的时候就不会束手无策、无所适从,而是能从过往的经历中找到一点突破口,顺利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课前我请学生自学了圆的特点,自己尝试用圆规画圆,然后提出一个实践性问题:你能想办法在操场上画一个超大的圆吗?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做了一些思考,有的认为可以制作一个超级大的圆规,有的认为可以利用一根绳子或者木条绕着一个中心旋转,在展示这些想法之后,我引导学生总结了不同方法的共同之处,让学生深入地体会到画圆的过程体现了圆的特征:一中同长。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完全可以将原本看上去是分割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在不断实践和思考中浑化对圆的本质的认识。

四、总结

高效的前置性学习必然会推升课堂教学的高度,提升课堂学习效率。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利用这个时机,带着学生去思考、去尝试、去体验、去探究,从而为他们的课堂学习准备好垫脚石。

参考文献:

[1]张婧.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与实施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羊锦冰.试论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2,(8).

[3]成功.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研究[J]. 科学中国人,2016,(5).

猜你喜欢
前置性学习高效化课堂教学
“双减”背景下基于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业布置高效化的探索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为学生的“自驾学”架好“导学仪”
浅谈小学语文前置性学习设计
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向下区域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化学课堂导语与结课技巧探析
信息化条件下职校语文前置学习研究
高中地理前置性学习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