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如君
【摘要】 信息网络正在开辟一个新的时代,它的出现和发展给青少年的求知、娱乐、性格、心理、社会生活、思维方式和人际关系都带来巨大的影响。但它是把双刃剑,因此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意识的培育势在必行;信息技术老师更应该利用中学信息技术课渗透网络安全意识的培育,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疏导,让中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关键词】 网络安全意识 培育 必要性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7-089-01
0
有位哲学家说:“如果你爱你的孩子,那你就让他上网吧,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也让他上网吧,因为那里是地狱。”这说明网络是把双刃剑。下面我浅谈中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在中学信息技术课中进行网络安全意识培育的必要性
在虚拟世界里,网络安全意识的强与弱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文明程度。中学生因缺乏网络安全意识所造成的后果有多严重呢?
1.影响身心健康
网上恋情、网上交友在年轻网民中十分流行和时髦。2001年10月,上海两名女中学生因约见网友离家30多天,身心受到严重伤害。
假设我们早干预,将网络安全意识培育渗透在日常信息技术课中,让中学生认清网络交往中搀杂了很多欺骗和隐瞒事实的行为,不能一味地相信,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信息分辨能力和自护意识,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2.导致违法犯罪
2013年6月北京17岁少年小新(化名)为了偷钱上网,竟然将奶奶当场砍死,将爷爷砍成重伤。
惨痛例子不胜枚举。当今不少中学生缺乏网络安全意识,不能抵制不良诱惑,甚至走向道德荒漠。
这些还能让身为教育者的我们熟视无睹,冷漠的置身事外吗?我认为学校责无旁贷,而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与网络不可分割,所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培养中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可以把网络安全意识作为切入点,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有敏锐而正确的信息判断和选择能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学生避免受到那些不良信息的影响。
二、在中学信息技术课中进行网络安全意识培育的重要性
初中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不强,在对待网络安全这个问题上,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帮助。
(一)课外引导家长培养中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中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获取知识的欲望以及酷爱玩耍游戏的年龄特征,在网络强大的吸引力面前更是无法抗拒。有些家长因为过分焦急与担忧,一看到电脑就好像狼来了一样,一味去堵,这样做未必能有效果。因此,引导家长正确认识网络,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网络安全意识,就落在我们身上。
我们可以利用周末时间,给中学生家长开展“如何培养中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讲座,或在信息技术课后发放宣传资料,或利用QQ群或微信群向家长侧面做宣传。指导家长与孩子约定做完作业再上网,每周上网时间,上网目的、上网内容等,树立守信用、重承诺的意识。与孩子一起签订并遵守信息道德条约:1.遵守信息技术的法律法规,文明上网;2.不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3.不制造和传播黄色、反动信息;4.不参与盗版活动等。家长也可以给孩子一些任务,如下载照片、歌曲、查阅资料等,使之形成健康的品味和审美情趣,不沉迷于游戏,不上色情网站,理智地处理上网娱乐与上网学习的关系。把网络的副作用降到最低,使孩子既能从网络中获得养分,又能有效抵御其中的毒液和垃圾。
(二)信息技术课中注重网络安全意识的渗透
作为中学一线信息技术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来引导中学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在信息技术课中教育和引导中学生对网络的合理控制和适度调节,使中学生向积极化、理性化、平衡化的方向发展,将主要的时间和经历投入到学习和健康的活动中。在教学中,我探索了几点有效的教学模式:
1.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了解网络的特点:信息有合法信息与非法信息,有益信息与有害信息,有价值信息与垃圾信息,真信息与假信息以及亦真亦假的信息等混杂在一起。因此,教会学生选择,使其明白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做什么?就成为提高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核心问题。为了增强中学生自律意识和自护能力,保障他们健康成长。我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就和学生共同签订上网公约,要求所有学生严格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辱骂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要树立良好榜样,不违反行为准则。”
2.信息技术教师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循循善诱、潜移默化。
3.利用中学信息技术课开展一些有益有趣的活动,让信息道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
电脑及其网络对青少年具有“挡不住的诱惑”和极强的吸附力。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培育,使中学生养成文明上网的良好行为习惯。例如,利用信息技术课精心展开一场“网络是利大还是弊大”辩论。例如,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回忆自己的上网经历,分享受危害事件”,学生分析问题;师生分析总结产生的原因。
青少年是上网群体的主流,利用中学信息技术课培养的网络安全意识,早期制止、疏导、纠正和预防中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行为逐渐内化为一种个人生活和学习的需求,是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 参 考 文 献 ]
[1]罗冰梅.《网络信息安全与网络伦理道德建设》.2012年4月.
[2]张豆豆.《网络时代伦理道德现状分析及思考》.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3月.
[3]王瑛.《让孩子在网络生活中健康成长》.中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第6期.
[4]庞海燕.《论网络传播中的伦理问题及应对措施》.图书馆学刊.200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