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远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明显改善,但与此同时,社会道德问题却日益凸显,道德滑坡和道德缺失极大程度地损害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精神和民族品质,从南京彭宇案老人“碰瓷”讹诈施救者,到小悦悦事件众人围观冷漠等等这一系列事件不但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与讨论,更拷问着人性善恶应该何去何从。笔者将从道德冷漠现象的成因入手,结合传统哲学、伦理学思想探讨解决道德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道德;道德冷漠;成因;解决途径
一、道德冷漠的内涵
道德,辞海中释义为:“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冷漠,辞海释义为:“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的态度。”
因此,道德冷漠从词义上可以认为是道德主体在社会行为中忽视基本“善”的概念的心理现象。万俊人先生在《再说道德冷漠》一书中解释为“它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道德主体善恶观念的漠视,原有道德体系受到的挑战和曲解,在当下的社会转型时期,交通和城市急剧发展、扩张,导致原本由农村家家户户相联系为主体的熟人社会土崩瓦解,转而进入到人际关系紧张、生活意识麻木的陌生人社会,因此道德冷漠现象的频频出现,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二、 道德冷漠的案例分析
案例
一天,某市市民小张在公园散步,据其称被正在骑行的市民小杨撞倒,而小杨则称骑行经过的时候见老人摔倒,所以扶至旁边,并且在其亲属到来以后一起送该老人到医院,其中还垫付了医药费。当好心的小杨离开以后,却被告知要赔偿医药费用。后来,小张将小杨告上了法庭,判决的结果是小杨应该赔偿40%的损失费。
从这件事所引发和揭露的社会道德现象无论从中国法律维护者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接受过基本道德教育的社会成员来看,都不应该出现这种否认道德良知存在意义的言论。荒谬的诉讼和荒谬的判罚可以暴露,我们在道德回馈机制上的不健全会引起奖罚混淆不清、荣辱观颠倒,最后人人畏于行善,社会正气荡然无存的严重后果。道德范畴很宽泛,每个人所说的一句话所做的一件事,都可以折射出道德的影子;不同的岗位和职业也都肩负着不同的社会责任。高尚的道德并不非得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而往往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中。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道德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时时刻刻在与文明交谈,千万不要把行为习惯看作小事。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信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我们每一位有责任感正义感的社会人,都要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极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认真践行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使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等中华传统美德一代一代地发扬光大。大家都这样做了,个人素质就高了,文明城市就有了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整个中华民族也就有了希望。
三、 道德冷漠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道德力量在陌生人社会中的作用被削弱
在传统的宗族社会中,道德的力量往往是大于法律的力量的维持社会秩序的第一选择,老人讲“人活一张脸,树活一身皮”,在熟人社会中人们的行为选择往往是由道德内在作用所左右的,传统儒家的道德文化已经渗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行善积德,福有攸归”的说法是普遍受到认同的,同时社会舆论的监督使得人们面对道德困境时,更是坚定守护自身的道德正义,往往会对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而在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差距被人情所维系,不至于太过冷淡,减少了道德冷漠现象的发生。
“陌生人社会”这一概念由美国法学家劳伦斯·弗里德曼在《美国法简史》中首次提出,当今社会正经历一场“陌生化”的蜕变,而且这场蜕变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子女越来越少,家庭和家族结构大大简化,家庭约束力越来越弱,离婚率不断攀升;人口大规模流动,年轻人纷纷离家,外出求学、工作,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独守空巢。由于人口流动频繁,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人们在生活遇到的常常不仅是陌生人,而且是匿名者,人际交往范围广、程度浅、联系弱,接触的人越多,陌生人就越多,建立熟人关系的可能也越小。人与人之间联系松散,社会约束力也就随之减弱。社会的陌生化实质上就是 “失根”的过程,“失根”过程的加剧必然会导致传统道德的逐渐衰弱,道德力量的传承衰弱了,道德力量的适用环境缩小了,道德力量的约束作用衰减了,可以说,在陌生人社会中,甚至出现了彻底拒绝一切道德信仰,否定道德力量的社会调节作用的漠视道德、道德无用的观点和思潮。
(二)传统道德信仰的颠覆
在当前社会中,信仰仿佛变成了一种可笑的谈资,原有的道德模范如雷锋、张思德都不断受到质疑和攻讦,有人质疑雷锋的事迹是否真实存在,有人质疑张思德的死亡原因等等,但无论怎样的判断,都是基于当下社会道德水平不断滑坡的实际情况,做出的一些不切实际的臆想。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对于道德是极为推崇的:“世上最使我们震撼的是头顶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他甚至把这句话作为他的墓志铭。这就是典型的道德信仰。一旦有了这种道德信仰,就有了坚定的道德信念,能按照道德信念坚定地进行道德行为选择和是非善恶的判断。经历过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的人,往往是具备道德信仰支撑的,他们奉行着“舍己为人”、“先公后私”的原则,做出了具备崇高道德水准的事业,这样的信仰凝聚了坚定的信念和力量,成为不断推动中国社会生产进步的源源动力。而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剧烈变化,社会思潮冲击动荡,旧有的道德信仰体系分崩离析,道德信仰没有了追随者,追逐利益最大化成为了道德体系青黄不接时代的主旋律,这成为了道德滑坡、冷漠现象的诱因之一。
(三)道德回馈机制的缺失
道德回馈机制的作用就是让“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成为现实,从而建设一个赏罚分明、惩恶扬善的良效型社会,而当前的情况恰恰是这一制度的缺失,导致社会环境日益恶劣,见义不为、见死不救的现象屡见不鲜,行善之人没有回报,反而受到惩罚,作伪作诈的人没有收到惩处,反而缄口放行,这就导致了老人倒地讹诈行人的事件越来越多,而愿意弯身救人的人越来越少,这是道德冷漠现象在制度上的诱因。
四、 道德冷漠现象的解决途径
(一)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年中,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传统文化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一直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有力保障,但是这种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系又是一种糟粕、精华并存的糅合体,我们处在当下道德信仰缺失、道德体系新老继替的阶段,不应该忽视传统文化中有益的部分,而应该积极弘扬,将其纳入到适用于社会主义阶段的价值体系中来。
儒家文化是将亲人、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推及到周边所有的人,这就是仁者。以此来自省自身,达到自身品德的修养,孟子则有“存心”“养气”“求放心”一系列的修养工夫论,主张刚毅宏大、仁义坚忍的气节节操,再到朱熹的“局敬穷理”,王阳明的“致良知”等等,这一切都是对人的自身德性修养上的反复锤炼,这才铸就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的脊梁,这种由个人道德行为推及到社会公共道德行为的体系,有利于从基础上培养道德主体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这两方面看,我们应当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弘扬美德精神,重新建立一个“公”“私”分明、以和谐为主导的群体关系的社会秩序。
(二)建立长期有效的道德回馈机制
道德回馈机制的构建应当是当前最富有成效的解决途径,我们必须从政治 、 经济 、 文化等多方面手来加强道德回报机制的建设。
一要建立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相结合的道德回报机制。改变过去单纯依靠精神鼓励的道德回报方式,丰富道德回报手段,使道德回报机制成 为社会道德教育的助推器。
二要建立完善的道德回报的制度和法律,为善行提供广泛的社会支持。要实现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必须建立善恶有报的社会良性运行机制。道德作为一种软性的社会控制手段,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的约束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加强道德立法,将道德义务纳入法律义务的范畴,保证道德规范的实施,为社会上的见义勇为行为建立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机制,同时对违背道德义务的行为进行惩治,对道德素质较低的人产生威慑和教育作用。
三要完善道德舆论监督机制,发挥社会舆论对道德冷漠行为的监督作用,形成对不道德行为的社会评价机制,把社会上的道德冷漠行为和不道德行为送上道德法庭,更好地发挥道德舆论对人们行为的监督作用和导向作用,为全体社会成员践行道德规范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大力加强公众道德伦理教育
传统道德教育和伦理教育的失败是导致一系列的道德问题的产生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改变当前社会的道德困境,必须要依靠公众道德伦理教育的改善和加强。
首先,需要改变单一、说教的教育模式,建立开放的受教制度,从点滴做起,从实践入手,针对不同阶层、群体,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将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有针对性地灌输到心灵中去,达到实实在在自我认同的目的。
其次,树立公共意识和责任意识,将优秀的社会公德风气广泛传播,这就要大力发挥道德模范的带头作用,对具有崇高道德水准的对象要表示尊重和关怀,对优秀事迹要大力弘扬,杜绝以私损公、冷漠围观的违反社会公德秩序的风气沉渣泛起。
最后,积极开展社会公共活动,从实践出发,通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参与让人们真切感受到道德力量的存在,重新唤醒人们的良心、同情心,将公德意识重新归位,从而为消除道德冷漠提供保障。
五、 总结
在当下社会的道德冷漠现象中,我们不光要看到现象的表面,更要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种种道德问题的出现,并不是简单的一句“没素质”、“没同情心”等等就可以概括的,这背后有着深层次、多方面的原因,同时,我们也要做好对道德问题的应对之策,解决道德冷漠、道德缺失的途径也需要多管齐下,对症下药。(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
参考文献:
[1] 万俊人.再说道德冷漠[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2] 姚春鹏.中国传统经典文献导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3]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 舒毅彪.道德冷漠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探析[J].北京.中共中央党报学报.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