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简牍集成·居延汉简卷》随札

2016-07-08 05:36鲁普平
关键词:札记

鲁普平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上海 200241)

读《中国简牍集成·居延汉简卷》随札

鲁普平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上海200241)

摘要:由甘肃五凉古籍整理研究中心和中国简牍集成编委会所编的《中国简牍集成》是目前国内外简牍之大成的唯一巨编,具有重大的科研和学术价值,但尚有不足之处,如缺注漏注、句读失当、误注等。文章主要针对《居延汉简》卷中的部分释文注释和标点问题进行了补正。

关键词:《中国简牍集成》;《居延汉简》;札记

《中国简牍集成》(以下简称《集成》)系中国简牍集成编委会与甘肃五凉古籍整理研究中心等所编,具有很高的学术和科研和学术价值,但亦有不足之处,如缺注漏注、句读失当、误注等。笔者主要针对《居延汉简》卷中3.16、5.10、5.15、6.7、10.17等条简的释文和标点进行了疏证,不足之处,敬请海内外学者及爱好者指正。

3.16:“□□候史叩头言,父妾萬厶死诣官欲去治家。”

按,其实“炅”和“热”应为一字之异体。裘锡圭在《文字学概要》中说到:“异体字就是彼此音义相同而外形不同的字。严格地说,只有用法完全相同的字,也就是一字的异体,但是一般所说的异体字往往包括只有部分用法的字。严格意义的异体字可以称为狭义异体字,部分用法相同的字可以称为部分异体字,两者合在一起就是广义的异体字。”[4]马王堆《老子·十六经·姓争》:“夫天地之道,寒涅(热)燥湿,不能并立;刚柔阴阳,固不两行。”[5]整理者认为涅被借作热。《说文·水部》:“涅,黑土在水中,从水土,日声。”小徐本《说文·火部》:“炅,见也。从火日声。”说明“炅”和“热”语音相同。其次用法也相同,马王堆《老子甲本·德篇》“靚胜炅”,《老子乙本·德篇》作“静胜热”。马王堆《老子甲本·道篇》“或炅或□”,《老子乙本·道篇》作“或热或”。裘锡圭在《居延汉简中所见的疾病名称和医药情况》一文中说到“《素问》‘炅’字屡见,其用法皆与‘热’字同”。

5.10:“官先夏至一日以除隧取火,授中二千石、二千石官在长安、云阳者,其民皆受。”

《集成》释“除隧”云:“为阳燧,即凹镜。或为阴燧,指钻木取火。”按,笔者认为将除隧释为阳隧,即凹镜为好。首先从语法的角度来说,此处的除隧应是名词,而阳隧,即凹镜即名词。其次古代习以凹镜取火。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夫金之性一也,以五月丙午日中铸,为阳燧;以十一月壬子夜半铸,为阴燧。” 汪绍楹校注:“言丙午日铸为阳燧,可取火;壬子夜铸为阴燧,可取水也。”《周礼·秋官·司烜氏》“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以鉴”,汉·郑玄注:“夫遂,阳遂也。”贾公彦疏:“以其日者,太阳之精,取火于日,故名阳遂。”孙诒让《正义》:“古阳遂盖用窐镜,故《凫氏》注云:‘隧在鼓中,窐而生光,有似夫隧。’”汉·王充《论衡·率性》:“阳遂取火于天,五月丙午日中之时,消炼五石,铸以为器,磨砺生光,仰以向日,则火来至。”此简的“云阳”,整理者未加以解释。按,据上下文所知,此处的云阳显然是地方。但云阳一词作为地名有多处。如《文选·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云阳 ,落日次朱方。”李善注引《越绝书》:“曲阿为云阳县。”此处的云阳县今在江苏省丹阳市。《文选·潘岳〈西征赋〉》:“面终南而背云阳,跨平原而连嶓冢。”李善注:“《汉书》左冯翊有云阳县。”此处的云阳指秦云阳邑,汉时该县属左冯翊。据长安一词可知,此简中的云阳应为左冯翊。整理者在长安和云阳之间加入顿号,似乎不妥。《三辅黄图校注》:“三辅者,谓主爵中尉及左、右内史。汉武帝改曰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共治长安城中,是为三辅。”[6]左冯翊是长安城的二级治所,而云阳属于左冯翊,应属长安城三级治所。所以长安云阳之间的顿号应去掉。长安云阳,就同如今所称某市某县。

5.15:“远□会闰月□行□□尉君卿,千人卒史急。”

按,千人卒史作为一个职官名称不曾出现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千人、卒史应分别属于不同的的职官系统,应加顿号区分开来。千人是都尉的属吏,《汉官六种·汉旧仪》:“边郡太守各将万骑,行鄣塞烽火追虏,置长史一人,丞二人治兵民。当兵行长领置部尉,千人、司马、候、农都尉,皆不治兵。”《汉官六种·汉官仪》:“边郡太守各将万骑,行障塞烽火追虏。置长史一人,掌兵马。丞一人,治民。当兵行,长史领。置部都尉、千人、司马、候、农都尉,皆不治民,不给卫士。”《汉书·百官公卿表》:“西域都护加官,宣帝地节二年初置,以骑都尉、谏大夫使护西域三十六国,有副校尉,秩比二千石,丞二人,司马、候、千人各二人。”卒史是太守的属吏,《汉书·张敞传》:“以乡有秩补太守卒史。”《前四史职官辞典》:“卒史,秦汉皆置,为卿和郡的佐官,秩百石或二百石,位在郡丞下,各有书佐。后来,或为掾史所取代,或居其下。《汉书·周昌传》:‘周昌者,沛人也。其从凶苛,秦时皆为泗水卒史。及高祖起沛,击破泗水守监,于是苛昌以卒史从沛公。’”[7]

6.7:“毋越塞兰出入天田迹。”《集成》将“兰”释为无符传出入为兰,兰则犯禁。

10.17:“显美传舍斗食啬夫,莫君里公乘谢横,中功一,劳二岁二月,今肩水候官士吏,代郑昌成。”

今按,《集成》未对此简牍作任何注解。显美为地名,《汉书·卷二十八下》:“张掖郡户两万四千三百五十二,口八万八千七百三十一。县十:觻得、昭武、删丹、氐池、屋兰、日勒、骊靬、番和、居延、显美。”后汉改属武威郡,《后汉书·卷三十三》:“武威郡十四城,户万四十三,口三万四千二百三十六。姑藏、张掖、武威、休屠、揟次、鸾鸟、媪围、宣威、仓松……显美故属张掖、左骑千人官。”今在甘肃省永昌县城东的四十里铺、六坝乡附近。斗食啬夫,陈梦家在《汉简缀述》中说“《汉官》洛阳市有百石啬夫,河南尹有斗食啬夫”,但并未说明斗食啬夫到底指什么。笔者认为斗食应为修饰语,指官员俸禄低于百石的秩级。《汉书·百官公卿表》:“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而啬夫的俸禄就是就是在百石之下。卜宪群在《西汉东海郡吏员设置考述》一文中将尹湾汉墓出土的《东海郡吏员簿》所记载的东海郡所辖的各级官吏的秩俸作了从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官有秩、乡有秩、令史、狱史、官啬夫、乡啬夫、游徼、牢监、尉史、官佐、乡佐、亭长、邮佐[8]。这说明啬夫之秩比有秩低。有秩的俸禄即百石,王国维在《观堂集林·敦煌汉简跋九》中说:“汉代计秩,自百石始,不及百石者称为斗食,百石则称为有秩矣。”[9]说明啬夫的秩奉少于百石,那么斗食完全可以修饰啬夫。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2:58.

[2]郑樵.通志二十略[M].北京:中华书局,2012:23.

[3]王先谦.汉书补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470.

[4]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05.

[5]湖南省博物馆,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长沙马王堆汉墓简牍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2014:162.

[6]何清谷.三辅黄图校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14.

[7]贺旭志,贺世庆.前四史职官辞典[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301.

[8]卜宪群.西汉东海郡吏员设置考述[J].中国史研究,1998(1):62.

[9]王国维.观堂集林[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421.

(责任编辑孔凡涛)

Review oftheVolumeofJuyaninCompilationsofChineseBambooScripts

LU Pu-ping

(Chinese Charact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Center,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China)

Abstract:The Compilations of Chinese Bamboo Scripts edited by Gansu Wuliang Textual Research Center and the Editorial Board of Compilations of Chinese Bamboo Scripts is the only masterpiece of bamboo scripts with great research and academic value at home and abroad.However,it still has some inadequate interpretations and thus this paper just makes the relevant additions and corrections in annotation and punctuation.

Key words:Volume of Juyan in Compilations of Chinese Bamboo Scripts; Bamboo Scripts of Han Dynasty Excavated in Juyan; notes

收稿日期:2016-01-2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秦汉简语料库建设”(13JJD77002)

作者简介:鲁普平(1989- ),男,安徽马鞍山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H121;K87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71(2016)04-0095-03

猜你喜欢
札记
护理札记
护理札记
护理札记
护理札记
护理札记
“书”类文献札记五则
韶关札记
叩问 轻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阅读札记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乐学选集》阅读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