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升平
循证护理在妊娠糖尿病孕产妇中的应用价值
张升平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妊娠糖尿病孕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收治的213例妊娠糖尿病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孕产妇分为对照组(93例)和观察组(120例)。对照组孕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孕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孕产妇护理前后血糖变化情况、孕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孕产妇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孕产妇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孕产妇实施循证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血糖,巩固临床疗效,降低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改善妊娠结局。
【关键词】循证护理;妊娠糖尿病;血糖;并发症
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广东中山 528431
妊娠糖尿病是指孕产妇进入妊娠期后首次发生的糖耐量异常,其占妊娠期总并发症发生率的1%~2%[1-2]。妊娠糖尿病孕产妇易发生分娩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影响妊娠结局,威胁孕妇和胎儿生命安全[3-4]。选择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为妊娠糖尿病孕产妇提供有效保障,为高质量的妊娠结局奠定基础。本研究就循证护理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213例妊娠糖尿病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妊娠糖尿病诊断标准[5-6]:①2次空腹血糖均≥5.8 mmol/L;②孕妇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结果为1 h血糖≥11.1 mmol/L;③孕妇100 g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为1 h血糖10.6 mmol/L,2 h为9.2 mmol/L,3 h为8.1 mmol/L,上述3项指标≥2项者可以诊断为妊娠糖尿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孕产妇分为对照组(93例)和观察组(120例)。对照组孕产妇年龄24~42岁,平均(32±8)岁,孕期33~41周,平均(36.5±2.5)周,初产妇63例,经产妇30例;观察组孕产妇年龄23~40岁,平均(33±6)岁,孕期32~39周,平均(36.0±2.2)周,初产妇74例,经产妇46例。本研究经我院道德伦理委员会批准,孕产妇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孕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孕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其适度运动,注意休息等。观察组孕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首先建立循证问题:妊娠糖尿病孕产妇血糖可能出现波动性变化,可导致孕妇产后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搜集循证理论支持:收集妊娠糖尿病孕产妇临床资料,查阅以往护理记录并总结经验,查找相关文献,结合相关专家意见,制订相应的循证护理措施,并将循证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1.2.1 心理疏导 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孕产妇情绪变化,对其不良心理情绪及时进行疏导,多与其进行语言沟通,使孕产妇感觉到被关注、被关心,以提高孕产妇对于妊娠糖尿病的正确认识,缓解其不良情绪。
1.2.2 药物和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应遵照医嘱给予孕产妇药物,常规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或者皮下注射胰岛素,告知孕产妇服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避免低血糖发生。护理人员还要征得孕产妇家属同意,对孕产妇饮食习惯进行合理调整,帮助其建立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嘱其多食鸡蛋、鱼、蔬菜和粗粮等高蛋白、高纤维食物。
1.2.3 加强血糖监测 坚持每日对孕产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进行检测,通过调整胰岛素用量和频率、适当增加血糖监测频率,确保其空腹血糖控制在3.3~5.6 mmol/L,餐后2 h血糖控制在4.4~6.7 mmol/L。
1.2.4 胎儿监测 加强胎儿畸形筛查,定期监测羊水量,记录脐动脉血流情况。指导孕产妇在孕28周后数胎动,从而及时了解孕产妇和胎儿健康状况,适当增加产前检查。在孕期达32周后,做好胎心监护,如果孕产妇血糖居高不下者,考虑终止妊娠。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孕产妇护理前后血糖变化情况、孕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护理前后血糖变化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孕产妇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孕产妇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孕产妇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产妇护理前后血糖变化情况比较(mmol/L,±s)
表1 两组孕产妇护理前后血糖变化情况比较(mmol/L,±s)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对照组 93 9.6±2.3 8.8±2.2 13.1±2.6 12.9±2.7观察组 120 9.6±2.3 6.4±1.5 13.2±2.7 10.0±2.8 t值 0.31 8.09 0.08 7.38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孕产妇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孕产妇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情况比较
妊娠糖尿病孕产妇持续高血糖,可对孕产妇和胎儿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威胁[7-8]。给予有效护理措施,加强孕产妇血糖控制,可减少因羊水过多和宫缩乏力等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反应[9-10],尤其是产程延长、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等并发症的风险性[11-12]。妊娠期是孕产妇特殊的生理时期,其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可发生波动,会对其心理造成一定影响,促使产程时间延长,不能顺利完成分娩。妊娠糖尿病孕产妇对于服用药物和饮食习惯有自己特殊的认识,可能存在一定程度服药、饮食依从性不良,从而影响了孕产妇血糖稳定性,进而影响妊娠结局[13-14]。
循证护理通过对妊娠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问题进行分析,寻找循证支持,一方面通过理性思维,发挥护理工作实践中的优势,调动孕产妇对糖尿病治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一方面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血糖监测,调整不良饮食习惯和服药习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15-17]。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孕产妇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循证护理措施实施后,能有效将血糖控制于正常范围内。观察组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循证护理措施可以帮助孕产妇和新生儿保持健康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血糖,巩固临床疗效,降低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改善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 李春平.情志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6,34(2):199-200.
[2] 林艳玲,杨文莉,李萍华,等.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14(3):272-273.
[3] 宋丽.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治疗作用[J].山东医药,2013,53(29):64-66.
[4] 陈少兰,徐胜珍.情志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4,11(5):760-761.
[5] 徐作俊,瞿艳,刘钧,等.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交通医学,2015,29(5):548-550.
[6] Michalewicz Z,Falkner N.Puzzle-Based learning: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J].Decision Line,2011,42(5):6-9.
[7] Most OL,Kim JH,Arslan AA.Maternal and neonatal outcomes in early glucose tolerance testing in an obstetric population in New York city[J].Journal of Perinatal Medicine,2010,37(2):114-114.
[8] 叶跃美,杜晓东,郑聪霞.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9):153-156.
[9] 胡艳粉,李领侠,张莹,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我国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围生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143-150.
[10] 朱海燕,吕俊菊,江华.孕妇体质量和血糖情况对分娩巨大儿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37(1):55-58.
[11] 赖雪红,潘淑媛.丈夫参与自我管理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血糖和自护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37(3):286-289.
[12] 张宣东,张华,蒋莉.血糖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2):89-92,96.
[13] 陈丽,吴丽芳.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4):624-625.
[14] 程飞,于莎莎.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35(4):296-298.
[15] 高玉东.妊娠期糖尿病两 种诊断标准治疗后对孕产妇及产儿的不同妊娠结局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360-362.
[16] 毛雷婧,葛星,徐叶清,等.孕前体重指数和孕中期体重增加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影响的队列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 36(5):416-420.
[17] 朱佳佳.妊娠期糖尿病健康教育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9):2430-2431.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5.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