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皈史研究的领域、方法及价值

2016-07-08 10:38肖东发
现代出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徽商徽州研究

中国出版史是以历史上的出版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专史,其研究领域可主要归纳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出版活动内部诸方面的联系,其二是出版事业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具体地说,研究并叙述出版事业形成及发展的历史条件和具体过程,记述历史上有重大贡献的编辑家、出版家在文化创造、文化积累、文化传播方面的业绩,记述各类型重要典籍编纂出版的过程,揭示编辑出版在社会历史文化形成中所起的作用,从而揭示出版事业发展的规律,是该学科的研究内容和研究任务。

研究出版史应该有明确的目的。研究工作不应满足于对历代出版史实的钩沉索隐和对历代图书的编辑、复制、流通、管理等出版环节的阐述,理出发展头绪也仅是研究的开始。我们要站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下,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全景式审视并清理出中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变革的脉络,总结其兴变盛衰的规律,以史为鉴,指导当今中国出版事业的发展。

我国是文字和图书出现最早的国家之一,编辑出版活动源远流长,从未间断,在三千多年的图书出版历史长河中,中国出版造就了灿烂的辉煌,为世界文明留下了大笔宝贵的财富。在传统的出版业中,我们的政府与民间一贯高度重视图书编撰与出版工作,这个优良的传统使得许多经典著作被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我国很早就萌发了爱国、爱民、追求进步的出版意识,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出版家们保持了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著述、编辑态度与作风;他们重视出版技术的更新,善于发明创造、重视出版经营(如书业广告、稿酬、版权等)的传统以及重视中外图书交流的传统等。

但是我们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研究中国出版的长处和优势,过度强调中国出版对世界出版的贡献,同时也必须采用辩证的研究方法,在看到中国出版的长处的同时,还要看到那些在所难免的缺憾。我在出版史的研究中,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尤其是在对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贡献与缺憾并重,避免“一刀切”“一风吹”的片面做法,以免出现不客观、有失公允的情况。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取决于时代提供的技术条件,也取决于对以往出版经验的继承。正是由于当时种种条件的限制,中国出版业并不是那么完美无缺,也有各种遗憾的地方。中国出版史的研究就是既要让人们把视野延伸到遥远的过去,又从遥远的过去回到现实,投向未来,只有批判地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吸取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才能给后人提供现实选择的历史参考,进一步推动中国出版史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国内外对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研究和讨论已有数十年,秦宗财博士《明清文化传播与商业互动:以徽州出版与徽商为中心》一书在充分吸收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创新和突破。其一,在选题方面,在我国文化传播史研究中,关注文化传播与商业互动关系的成果不多。该成果以此为研究主题,深刻揭示了明清文化传播现象及特征;其二,在切入视角方面,该成果以徽州刻书与徽商互动关系为视角,揭示了文化自觉、文化创新、文化传播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系;从市场学的视角考察徽商文化传播行为,这于传播史研究和商业史研究均为较大推进;其三,在研究内容方面,既研究了明清时期徽州出版及出版业的创新、发展情况,研究了徽州人选择如此文化传播形式的社会、经济及文化上的根据,揭示徽州出版在文化传播上的作用与影响,又是积极、努力地从多元和动态的角度探讨明清文化生产、传播与商业经济的互动,在宏观定性研究和阐述的前提下,以徽州出版与徽商的关系为具体,展开了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研究,提出了明清徽州文化传播商业化的概念,探讨了其实现的具体路径、形式、规模和影响,指出了商人在文化传播上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作者还坚持历史辩证法的立场,一分为二地审视徽州出版与徽商的互动关系,研究了清末传统文化传播遭遇的困境及商人的文化迷失,由此进一步揭示和凸现文化传播与商业发展之间的内在互动,借此提出对我们的借鉴。其四,研究方法上,该成果综合利用传播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市场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跨学科交叉研究。该成果研究视角新颖,史料翔实,观点正确,分析充实,结构严谨,图文并茂,体现了严谨的文风、学风。该成果为当代文化发展提供了诸多借鉴。

文化传播与商业的关系问题既是文化传播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在其他多学科也具有独特的意义。一是该书基于明清时期徽州出版和徽商的关系来考察明清文化传播与商业互动,研究上更具实证和贴近历史本身,既拓宽拓深了明清文化传播史的研究,在明清文化史、商业史、社会史等研究上也有—定的意义,同时这也是大视角研究徽学的重要成果,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二是探讨了明清文化传播与商业经济的互动以及文化传播的商业化,对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播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三是可为当今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新时代的文化事业,建设文化市场,提供一个极好的历史借鉴。四是探讨了文化传播与商人文化自觉的关系,于培育今人的文化自觉及其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史鉴价值。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出版印刷史的研究呈井喷之态,硕果累累,新人层出不穷,深感欣慰。我期待着有更多的好作品问世。

2014年12月22日于北大燕园

肖东发先生简介

肖东发,男,生于1949年11月。生前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出版研究所所长。

肖东发先生1974年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毕业,此后一直在北大工作。1983年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获硕士学位,1992年被评为教授。1992至1996年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主任。1995年被新闻出版署聘为出版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2001年起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任现代出版研究所所长,学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1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聘为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肖东发先生在北京大学开设“中国图书出版史”(北京市精品课)、“出版经营管理”(专业必修课)、“信息检索与利用”(专业必修课)、“北京风物与传统文化”(全校通选课)等课程,先后承担多个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发表学术论文近三百篇。专著《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华文化优秀著作奖;专著《年鉴学概论》获中国年鉴研究会优秀著作奖;合著《中国书史》获中国图书馆学会优秀著作奖;担任执行主编的《中国藏书楼》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担任常务副总主编和首卷主笔的九卷本《中国出版通史》获第三届中国政府出版物奖;主编的《从甲骨文到E-publications:跨越三千年的中国出版》获“中国最美图书奖”。

猜你喜欢
徽商徽州研究
无梦到徽州
徽州人
徽商怎样打破富不过三代魔咒?
Chinese Perch:Dream Beauty Portrayedin Art, Poetry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徽商回归之路
徽商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