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华:1971年12月出生于杭州近郊,现为杭州某小学体育老师。2006年触网写诗,有部分作品发于《诗歌现场》《诗林》《诗歌月刊》等,著有诗集《过隧洞的火车》《乡村书》,与人合集《禅意诗十家》。
蛙 声
一
蛙声把春天又抬高了一寸
蛙声还能把春天抬高一尺
蛙声把春天抬高到豁亮、温暖的高度
二
蛙声把唐诗宋词的意境扩展了十里
蛙声还能把唐诗宋词的意境扩展到整个江南
蛙声把唐诗宋词的意境推送到有人住的天涯
三
蛙声姓春,名日新
字士先,别号争鸣
蛙声生于雷镇,居于诸野
四
蛙声披星戴月,循着乡井故道
追上西风瘦马,奉上一枝
未曾世故的白梨花
五
蛙声牵挂乡邻
殷勤的蛙声,挨家挨户
把蓑衣和犁耙唤醒
蛙声把春耕的消息带给布谷鸟和白鹭
六
好雨时节
蛙声捧出憧憬的佳酿
在田野上大开宴席
把一个个憨实的小村灌醉
七
蛙声的草庐为秋风所破
蛙声在世道上越走越瘦
蛙声死于贫病交加
八
机器的聒噪
盖过了蛙声
叫卖灵魂的聒噪
盖过了蛙声
九
农药让禾苗羞愧
背离土地令荡子羞愧
写诗让我如此羞愧
木 门
一
孩子蘸了清水在木门上
写一个春字,春字淡下去了
春字渗到木门深层的木心里去了
二
潮润的春风摩挲着门框两边
用饭粒黏起的春联
春联上的墨迹模糊了
春联上的墨迹化在春风里
三
门脸上两个威武的门神
一个手执一柄大刀
一个悄悄地把长枪换成了一束花
四
门缝不大不小,刚够漏掉
堆满房子的那些芝麻绿豆的时光
五
容易心软的门闩杠
常常经不住隔着门板的几句好话
一拨两拨就动了
三拨四拨就开了
六
两扇门板一搭
就是一个弹棉架
嘭嘭、啪啪、嘭嘭、啪啪
棉花少女随着弦弓的咏唱醉舞
七
一块生锈的铁锁片
像一条手臂横搭在酣睡的锁鼻上
用小锁锁起的木门,像一件
只用一个纽扣扣起的汗褂
八
晴日里木门的味道
像一杯淡淡的凉白开
雨日里木门的味道
像一杯浓浓的绿茶
九
木门醒来
吱呀一声开
篱 笆
一
篱笆有高的,有矮的
有稠密的,有稀疏的
有整齐的,有参差错落的
有紧致的,有松松垮垮的
二
比菜畦高的是篱笆
比篱笆高的是豆架
比豆架高的是南山
三
篱笆那一面花飞蝶舞
篱笆这一面,母鸡在呼唤
钻进篱笆缝的小鸡
四
篱笆上挂了一只竹篮子
竹篮子里装满了阳光
和麻雀的唧唧喳喳
五
松动的篱笆木
抬起生了青苔的脚
它的心早已随年轻的乡村主妇
到隔壁家串门去了
六
枯朽的篱笆木
还记着他从前爱慕过的一只
容貌登样的葫芦
没有人知道,他临终时
在灶膛的火里说了什么
七
一道矮篱笆,是允许人跨越的篱笆
一道中等高的篱笆,是允许你来我往交换菜
蔬的篱笆
一道稍高一些的篱笆,是允许人谈天说地的
篱笆
一道有缺口的篱笆,是允许孩子钻进去偷枇
杷的篱笆
八
层层叠叠的篱笆中
有一个务农的乡下人
故乡的村村镇镇是他的篱笆
他活着,锄头铁耙扁担是他的篱笆
他死了,青青墓草是他的篱笆
九
层层叠叠的篱笆中
有一个身份不明的浪子
西装领带和金丝眼镜是他的篱笆
挂满头衔的名片是他的篱笆
彬彬有礼的冷漠是他的篱笆
你也是我的篱笆
老坎渡
一
渡口切入水中
村庄的昼与夜
无声地滑入流水
二
横渡船咕嘎咕嘎地摇远了
黎明挑着一担雾
走下鸡声悠远的江塘
三
渡船搁浅了
船老大把软软的木跳板
放入透明的江底
船上的人一个个卷起裤脚
从木跳板上走入沁凉的江水
四
江水枯了
一个赤膊老汉
从南岸挑稻草过来
水洼——清盈盈
纯净净的小酒窝——水洼
五
北方来的新兵
在船渡旁学游泳
一个脸盆大的冠蚌
他欢欢喜喜地捧回来
六
吴家磐头出蛟了
念佛班的老太婆
在磐头上摆开桌席
念了三天好事佛
七
村里的破脚骨
独自游过灰茫茫的江心
上岸擦身的人
看他露出水面的头
已是一个芝麻大的黑点
八
黄昏,等渡的人
像一截起毛的线头
一粒星星像一个豁亮的针眼
老坎渡像旧衣褂上一粒灰暗的纽扣
九
老坎渡像一只搁浅在时光里的鞋子
江水越浅,江月越冷
鞋帮上的芦花越白,越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