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文荣 黄振宣
[摘要]文章围绕思政课移动学习的教学改革目标,以柯式四层次评价模型为理论参照,结合移动学习的鲜明特点和思政课的课程属性,从移动学习平台评价、学生评价和课程教学效果三大方面出发,探讨各层次的评价内容和评价重点,确定具体的评价指标,从而构建基于移动学习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关键词]移动学习 思想政治理论课 评价体系 构建
[作者简介]韦文荣(1973- ),男,壮族,广西武鸣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黄振宣(1979- ),男,壮族,广西钦州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广西 南宁 530007)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移动学习平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开发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5JDSZK037)、2016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形态——虚拟实践教学研究”(项目编号:GXGZJG2016B051)和2014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4SZ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24-0101-03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学习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是指“学习者在自己需要学习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移动设备(如手机、PDA等)和无线通信网络获取学习资源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协作,实现个人与社会知识建构的过程”。①移动学习打破传统学习的时空限制,满足不同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帮助学习者更加灵活自由地接受知识,完成学习任务。学校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的信息化改革,开辟了思政课第二课堂——移动学习学堂,受到学生的广泛关注。在移动学习模式下,构建思政課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进一步提升教学实效性。
一、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效果评价体系不适应于移动学习
课堂教学主要采取面对面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完成学习任务,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开展针对性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依据学生的思想态度、行为表现、努力程度、考试成绩等来评价,其中的考试成绩是主要标准。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学习效果评价也只能通过考试分数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学习能力。移动学习具有移动性、自主性、时空性等特点,学生学习是个性化的,是自助服务,这就要求学生有比较高的自主学习精神和自我监控的能力,由此,课堂教学的效果评价体系显然不适应于移动学习,具体表现为:
1.学习时空不同。移动学习的时空具有移动性,学生可以在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任何地点学习,也可以在任何时间学习,即任何学生(anyone)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学习任何信息(anything)。教师也可以随时随地上传、更新资源,发布学习任务。而课堂教学的时空具有固定性,在固定的时间地点进行集中教学。学习的时空不同,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也不能一样。
2.交互方式不同。移动学习是人机交互,是移动设备链接无线网络后,通过各种交互工具(如QQ、微信、微博、聊天室、讨论区、在线答疑、电子邮箱等)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是非正式的交流,体现交互的自由性。而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直接面对面的交流,是正式交流,体现交互的约束性。交互方式不同,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也不可能相同。
3.学习自主权不同。移动学习的自主权在于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知识背景、个人喜好、学习风格来选择学习内容,调控自己的学习进度,实现个性化学习。而课堂教学的时间、地点、内容、进度等都事先设定好,不得随意改变,学生没有选择的权利,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显然,课堂教学采用的学习效果评价不能用于移动学习的效果评价。
二、基于移动学习的思政课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理论参照
思政课移动学习效果评价体系主要参照国际著名学者威斯康辛大学教授唐·柯克帕屈克1959年提出的四层次模型评价理论。具体如表1所示。
反应层次是第一评价层次,重点是评价学习者的满意度,可以通过对课程、内容、安排、组织、服务等的考查,来了解学习者的兴趣、情感和关注度,评价方法可以是问卷调查和访谈。学习层次是第二评价层次,重点是评价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可以通过学习者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评价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主要采取测试或考试的方法。行为层次是第三评价层次,重点是评价学习者学习后的行为改变,可以通过观测学习者在日常工作中的思想、觉悟、业绩变化来评价学习者的行为改变。结果层次是第四评价层次,重点是评价学习后产生的效果,可以通过考查学习者的业绩和学习者所在组织的经营状况,来评价学习所产生的效果。四层次评价模型理论广泛应用于企业培训领域,用于评价职工参加培训的效果,可信度较高。思政课移动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可以以四层次评价模型为理论参照,根据移动学习的特点和思政课的属性适当拓展和延伸。
三、基于移动学习的思政课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1.基本目标。2015年,中宣部、教育部颁布《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指出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在新媒体环境下,积极推动思政课移动学习的改革与创新的目的就是要把思政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基于移动学习的思政课学习效果评价,就是要紧紧围绕课程目标,从移动学习软件的下载量、学生的点击率和浏览量、在线讨论和参与测试的人数、微课资源点击率和评论量、课件和教学资料的阅读量等方面,来评判学生是否养成了随时随地浏览思政课移动学习平台的习惯,是否在生活学习中做出了相应的行为改变,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是否提高了相应的能力,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和效果等,从侧面评价思政课是否真正成为学生喜爱、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
2.基本思路。基于移动学习的思政课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是紧紧围绕思政课移动学习的教学目标,以四层次评价模型为理论参照,结合移动学习的鲜明特点和思政课的课程性质,从移动学习平台评价、学生评价和课程教学效果来探讨各层次的评价内容和评价重点,选取具体的评价指标,确定相应的权重,从而构建评价体系,具体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四层次评价模型已经融入移动学习平台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学效果评价。具体来说,根据四层次评价模型理论,反应层次主要研究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兴趣等主观情感。在移动学习模式下,学生学习的时间空间具有移动性和随意性,移动学习平台能引起学生对移动学习的兴趣和关注,由此可以说,与反应层次评价相对应的就是对移动学习平台的评价。学习层次主要是了解学生通过移动学习所掌握的知识,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学生评价。行为层次主要是检测学生在掌握知识后是否能学以致用,思想认识和能力水平是否有所提高,因此,行为层次的评价归属于学生评价。结果层次是用来判断学生通过移动学习后,其思想政治素质是否有所提高,教学实效性是否有所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可度如何,思政课是否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的课程,这可以从移动平台评价和学生评价中总结出来,因此,与结果层次相对应的是教学效果评价。
3.基本框架。在明确基本思路后,就要扩展和延伸各个评价要素,搭建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具体来说,就是要明确并且细化评价内容、评价重点、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权重等,建立和完善適合移动学习的思政课效果评价体系。
第一,确定针对移动学习平台的评价内容。可以从平台开发设计和平台学习资源建设两方面来评价移动学习平台。对平台开发设计的评价主要是对平台开发设计的理念、实用性、操作性以及界面的美观度等进行评价,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学生对移动学习的兴趣。对学习资源建设的评价主要是看学生对移动学习资源的接受度,看学习资源是否符合移动学习的特点,是否与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相结合。
第二,确定针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学习层和行为层都是针对学生的评价,学习层评价可以对学生对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评价,包括活跃度、点击量、参与度、贡献度等。活跃度是考查学生利用手机、PDA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频繁度,点击量主要考查学生点击移动学习资源的次数,参与度是衡量学生参与相关话题讨论的次数,贡献度主要考查学生贡献移动学习资源的多少。行为层评价包含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评价,掌握知识的多少主要通过考试来了解,能力提高程度的评价主要是考查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程度。
第三,确定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内容。教学效果评价可以从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满意度,移动学习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以及社会效应等方面着手。由此搭建的思政课移动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如图2所示:
4.指标选取。确定评价内容后,就要选取各评价内容的具体指标。移动学习平台评价是本评价体系的亮点,是区别于课堂教学评价的特有要素,其具体指标的选取应该根据移动学习平台的开发设计水平和学习资源建设的质量。学生评价的具体指标应根据思政课的属性和移动学习的特点来选取,学习层的指标应该选取能反映学生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指标,行为层的指标应选取考试成绩和思想政治素质。教学效果评价指标可以选取思政课满意度、教学质量、产生效应等。经过研究与设计,初步形成如表2所示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四、基于移动学习的思政课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保障
1.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是实施移动学习教学模式的前提和保障。对移动学习教学模式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和管理,保障移动学习的有效运行;设置移动学习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推广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利用移动学习的主动性,并将学生移动学习的学习效果纳入评优评先条件。
2.经费保障。根据《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要求,各个学校应该按照每生每年不低于15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用于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思政课移动学习教学模式的开展,需要软件开发、平台建设、师资培训、系统维护更新等,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应该拿出一部分思政课专项经费,用于开展思政课移动学习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3.网络环境保障。移动学习模式的应用推广,需要建立校园网络环境,实施校园WIFI全覆盖,使学生能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学习,网络也是移动学习效果评价体系正常运行的最重要保障。
[注释]
①王建华,李晶,张珑.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