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意识培养的作文教学模式探究

2016-07-07 19:44陈伯华
江西教育C 2016年5期
关键词:建构意义作文

陈伯华

中学考察语言能力的基本手段就是作文,作文不仅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考察学生对事物认识的深度,作文是名副其实的综合考试。

一、作文教学的核心与存在的问题

1.作文的核心在于语言和思想情感

作文教学虽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对于如何搞好作文教学,认知并不一致:有认为源于大量写作的,亦有认为来自大量阅读的,还有认为写作就是写作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目前的作文教学模式也多种多样,基本形成“语言·思维”“文体·过程”“动力·兴趣”和“做人·作文”四大教学模式。但无论人们总结的模式如何,作文这项活动实际上就是用语言将自己的知识、思想和情感表达出来,使他人能接受、愿意接受、乐于接受。

2.作文教学存在问题的根源

作文教学的方法繁多,但一直效果不好。如果深究到思想、情感和知识表达之上,我们就会发现原因无它,只在于作文教学更注重形式层面的东西。也就是说,一般意义上的作文教学只能解决基本表达问题,而不能解决表达什么的问题,更不能解决表达最终的效果和效率的问题。正是因为这样,有人认为作文可以教,有人认为作文无法教授,只能自悟。从这点看,作文教学似乎走入死胡同,因此唯有找出“自悟点”才是培养良好作文能力的必由之路。

3.作文教学的核心在于形成问题

有学者认为“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没有问题的思维是一种肤浅的思维。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设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因此,作文教学的核心问题便是“为什么要写”“写什么”和“如何写”三个问题。

二、作文教学中的问题意识培养

1.通过比较获得问题

了解了何为问题并不意味着就能直接发现问题,发现问题的前提在于找到事物或观点的参照物,从而形成比较。通过比较,人们就认识到差异。从这点来看,发现问题的模式在于引入参照物,形成比较,最终找出差异,进而对差异进行阐述,从而引发表达动力。

2.关注生活形成问题

中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对欠缺,其观点也较肤浅,因此必须让他们通过一定的方式获得参照物,具体而言,包括直接观察、人际交流以及阅读。在这三项中,直接观察、人际交流是非常直接的问题来源所在,此时应鼓励学生将自己正在观察之物、事、人与自己已有的想法、见解和认知进行对比,从而发现认知差距。如果没有认知差距,则可以引入横向对比之物、事和人,发现差距;最后一种就是通过纵向对比,发挥自己的联想,形成对比。在形成问题之后,学生便容易形成观点和情感,于是作文的内容、主题以及具体过程便都形成了。

三、作文教学的流程

通过问题而进行学习是典型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它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就是认为知识不是教师教授的,而是通过塑造情境,进行对话,受教育者自己将知识和思想表达出来,即苏格拉底所谓的“思想接生婆”。通过情境的塑造,形成了问题。

1.塑造情境——隐藏问题

在塑造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知道各种情境可能产生的观点、想法。但是教师必须善于将问题隐藏于其中,隐藏了问题的情境,对于学生而言便是意义的建构,如果教师明示问题,则变成了传统的知识传授。同时,通过隐藏问题,教师可以控制学生在作文时的思考过程。

2.进行对话——引出问题

如果说塑造的情境仅是教师的准备过程,那么进行会话或者说对话则是教师直接参与学生学习的过程。对话与一般性的会话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教师并不能将自己视为知识的掌握者,他只能依据学生的思维进行适时的讨论,从而引导问题一步步深入发展。

3.意义建构——认识问题

引出问题后,就需要对问题加以总结分析,对问题进行回顾,从而使得问题产生意义,最终使得意义对写作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意义就是一件事物存在的价值,在一篇文章中,描写的对象都有其独特的意义,从这个方面来看,写作本身就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这种意义建构与普通意义建构最大的不同在于,普通的意义建构本身就是目的,而作文训练中的意义建构仅是手段,最终的目的在于文章的形成。

在对学生进行基于问题意识培养的作文教学时,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学习内容及其意义对于学习者而言是陌生的,这可以通过对话,让学习者认识到这个问题,不仅能通过后期的反思来对自己的思维加以回顾和训练,并能最终顺利地形成能力,而且还能够知道发展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式。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县狮子中学)

□责任编辑:万永勇

猜你喜欢
建构意义作文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