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璇
《牛津高阶英汉词典》中对“grammar”一词的叙述是: “Rules for forming words and combing them into sentences.”也就是说语法实际上是用来组织词汇构成句子的规律与法则,正是它的定义决定了语法学习的重要性。可以说,没有语法的存在,人类的语言将毫无逻辑可言,任何词汇的意义也将变得苍白无力。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提出的最终任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在课堂中常常以此为信条,帮助孩子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并学会自我探究的学习方法。
现今小学英语课堂对于语法部分的教学,往往以教师传授为先,学生在了解后,反复背诵,反复练习,这种形式枯燥而单调,一旦涉及语法课学生往往深感无奈,只能死记硬背。教授过旧版牛津英语的教师都知道,旧版课本单元与单元间无论是词汇句型,还是文本主题,它们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旧版课文将语法设置在CD部分,以主要句型结构如“—Touch your ... Please.—All, right.”的形式出现,搭配各类词组进行替换练习,侧重于机械式的操练。学生对于句式的理解往往停留在主要句式的留白部分,对于句型的架构与形成并不了解,通常在高年级的综合语用能力上有欠缺,句子的使用呆板苍白,流于课本上给予的句型形式。例如,五年级上册Unit8 Shapes D部分中的主要句型为“Teach you how to ...”, 学生能够轻松掌握,但是当学生想要表达“我知道如何做饭”时,往往不能说出“I know how to cook.”。那么语法教学真的只能以这种形式出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了吗?当然不是,在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教科书中Grammar time对语法部分的处理就十分精妙。为此,笔者将从语法学习的预设感知、教授方式和巩固操练出发,结合教学案例和自己所实施的教学活动,来谈谈对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Grammar time教学的所思所想。
一、利用课本情境,反复预设感知
语法的渗透不局限于本单元课堂,对于结构复杂,包含新词汇的语法,可以采取分散难点的方法。对于语法的学习,笔者认为可以分为对语法词汇的认读、对语法语境的体会和对语法运用的掌握三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语篇教学如Story time和Cartoon time都透露出无限的兴趣,原因很简单,这类教学材料都有配套的教学动画,由于学生对色彩亮丽、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乐于接受,会产生想要去理解,想要融入到情境中的冲动,因此学习语法就变得水到渠成。
Cartoon time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在于进一步回顾主要句型,感受本单元相关句型的幽默感,丰富学生语言表达的情绪,使语言组织能力在情境中得到进一步提升。然而除此之外,本板块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为下一单元做铺垫,在此处的渗透简单明了,通常带领学生进行趣味性朗读,如模仿、配音等,采取选择的方式,判断一下不认识的句子含义。此处为对语法词汇的认读。
第二步之所以是对语法语境的体会,是因为Grammar time的例句都来源于Story time,而更为重要的是,词句的理解离不开对语篇的理解,语境往往能够帮助人们从情感和字面上了解句子的含义,从而让接受者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句子运用的方式,清楚表达自身的想法。因此,教师可在学生学习Story time时有意识地对语法部分的理解加以引导。笔者在执教六上Unit1 The lion and the mouse的Story time部分时,首先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来模仿mouse的语言,然后出示句子“Said the mouse quietly.”,在轻声朗读quietly的时候,就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mouse的语气是低小轻微的,接着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lion的语气,学生已经能够根据之前教师引导的角色对比,产生代入感,准确地将狮子的语气读出。本环节中学生对“Laughed the lion loudly.”中包含的副词作用以及作用的结果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接下来的Grammar time中,学生对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以及副词和形容词区别的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从情感体会上来理解了。
为了更好地利用Story time文本语言环境带来的良好效果,加深学生对语法的印象,触发学生对语法的思考,教师可以在课后进一步诱导学生,让学生找找老师所找出的词能够影响谁。苏霍姆林斯基说:“好奇心、求知欲—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每个孩子都有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让孩子带着这份好奇,自己去追寻真理,他们才会对真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二、结合语法特点,创设多彩感知活动
词在句中学,句在段中学,在Story time的铺垫下,学生在情境中对语法有了一定的把握与认知,以旧带新,此时是语法在单元中的第一次正式亮相,“第一印象”尤为重要,“印象深刻”才能牢牢掌握语法运用。
1.罗列表格,对比归纳
表格,简单明了、结构清晰、条理分明,便于学习者归纳总结、对比。对于擅长形象思维的小学生来说,表格不仅能够帮助他们自我发掘,搭建语言支架,提炼语法要点,而且能够使复杂的句子简单化,让词汇与语法形成条理清晰的脉络,鼓励学生表达,促使学生更好地去记忆和掌握。
本课例是笔者在教授六年级下册Unit3 A healthy diet时所设计的课堂活动。主要句型是对一般现在时句型的回顾和对a lot of, some, a few和a little这四个量词的新授。知识的学习讲究以旧带新,本次活动设计笔者仍旧回归课本,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提问:What does Mike have for breakfast? How about lunch and dinner? What does Yang Ling have for breakfast? How about lunch and dinner?通过学生的回答,将Mike和Yang Ling的饮食习惯罗列在表格上,此时,表格中量词以及所跟名词已经清晰明了,让学生读一读量词后面的名词,小组讨论a lot of, some, a few和a little的用法,学生会自行发现很多规律,如a lot of后面用名词复数,some后面名词可以加“s”也可以不加“s”等,等到一系列猜想接近真相时,再将这些量词与可数和不可数名词构建成一张表格,让学生根据课文判断选择,学生便一下子豁然开朗了来,也更乐意地去接受教师的引导。表格的归纳理清了他们纷扰的思绪,回归统一,以图像的方式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印象。
2.图形结合,鲜明形象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注意使用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形式与过程更为直观、生动、形象,以适应儿童的认知特点”(教育部,2012),结合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能力的特点,将语法通过形象生动的卡通形象表现出来,不但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赋予了语法鲜明的形象,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无锡市新区坊前实验小学开展的英语研讨会上,何娇老师对五年级下册Unit5 Helping our parents中现在进行时的板书呈现令人耳目一新,板书以主要句型“What is\are ... doing?”和 “...is\are V+ing”为主。因为“V+ing”的形式就好比带着尾巴的鱼正在游动,而be动词与V+ing是密不可分的,be动词为鱼头,V为鱼身,ing恰如鱼尾,三者缺一不可,否则“The fish will die.”。现在进行时的特殊疑问句作为水草引领在前,鱼儿紧随其后,体现了特殊疑问句和肯定句的关系。
类似这样的设计还有很多,教师在展示和引领之后,可以试着让孩子自己设计语法卡通形象,充分发挥想象,活跃思维,构建生动形象的语法知识体系。
三、设计任务型教学,全方位巩固操练
任务教学法,也叫任务型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而提出的“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在他的理念中,英语课堂的设计,应当从课本出发,最终回归课堂活动,通过各种类型的课堂活动设计,达到语用的目的。这种任务设计从听说读写展开,设计活动难度梯度,引导学生一步步达到综合语言运用的目的。为此,在六年级下册Unit8 Chinese New Year 中,笔者设计了以下任务:
Task1:Play a game with Su Hai: link-link(连连看:读出闪烁的单词以最快的速度把伙伴找出来)
Task2:Listen and fill in blanks: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at Christmas?(听录音,完成表格)
Task3:Read and find: 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at Thanksgiving Day?
Task4:Write and interview:My familys holiday plans
以上环节中,在学生理解了Grammar time中的主要句型后,首先,回顾并复习已学节日及其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乐中学,为能力的提升做好准备,其次,进行听写活动,将语法与之前输入的词汇有效结合起来,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各类活动,引导学生用所学句型,表达并复述,进行简单的输出练习;再次,推进人物,朗读文章,文章中时态为一般现在时,学生先找感恩节活动,而后猜测今年他们在感恩节做什么—“Guess 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this Thanksgiving Day?”;最后,结合现实生活中家人对节日活动的安排,想一想,写一写,相互交流,以采访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们在层层活动的铺垫下,面对各种不同的活动形式,不会疲于应对机械式的训练,反而在游戏中,在各种发掘性的活动中,在享受视听材料的过程中,体会到运用语法的乐趣,在面对综合性语言运用活动中,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将英语运用到生活的语境中,达到新课程目标中提到的“英语课程提倡既强调语言学习的过程又利用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的目的。
语法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学习语法的能力,从而能够通过语境理解语法含义,利用图标、构图把握语言规律,善于发现语言特点,培养组织语言能力,以不变应万变,理解语境正确表达语言,从而形成基本的语法意识。从对现有文本情景的感知,到生动形象、直观明确的理解,再到系统多样化的锻炼,这样自成一体的语法学习脉络,能够使学生在今后的语言学习中形成自有的语言学习机制,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掌握系统学习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