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芳
摘要:纪录片是视听结合的综合艺术门类,它将声音与画面集合在一起,对观众感官产生刺激,从而完成叙事、情感以及思想表达。音乐作为纪录片中的重要声音元素组成部分,其应用能够起到强化纪录片价值与力量的作用。不同特点的音乐在纪录片中发挥的功能有所不同。对纪录片中音乐特点及功能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提升纪录片品质,因而备受关注。本文结合部分明显应用案例,分析和论述了纪录片中音乐的特点与功能。
关键词:纪录片;音乐;特点;功能;应用
纪录片音乐同时具有文化价值、审美价值以及商业价值等,能够提高纪录片的艺术观赏性,是引起观众情感、思想等共鸣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艺术享受的要求越来越高。众所周知,人类的视觉只能限定在一百八十度以内,永远看不到后方的事物。但是,视觉不同,它能够从四面八方对人类神经产生刺激,从而让受众产生认知。在追求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注重视听语言的应用。
一、催化情感
音乐作为独具魅力的视听艺术形式,在情感表达和交流方面的功能和优势无法替代。古人诗词“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深刻地表达了语言较之音乐在情感表达中的不足。音乐可以解除年龄、性别以及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带给人以心灵最深处的触动。纪录片音乐是连接制作者与观众情感沟通的桥梁,它能够起到一定的情绪渲染效果。在共生的自然世界里,人能够通过声音与动物进行互动,从而经过主观思维加工获得感受。比如,在法国纪录片《迁徙的鸟》中,作者利用音乐旋律的变奏形式形象地展现了鸟儿的生存环境,能够引导观众理解鸟儿的情绪波动。不同曲调和不同乐器的搭配使用,也可以完成不同情感的表达。多样化的音乐编配,为纪录片拍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的空间,也更易于他们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二、强化主题
纪录片在制作前期就需要明确主题,在主线的牵引下完成叙事,这是观众理解纪录片内涵的基础。纪录片音乐最重要的功能是强化主题,它能够起到丰满作品的效果,从而使纪录片获得观众精神上的认同和共鸣。纪录片音乐的设计应该为整体构思提供服务,既要缓解没有文字解说造成的枯燥感,又要凸显出纪录片的故事性。例如,在《北方的纳努克》纪录片中,作者弗拉哈迪就使用了弦乐、木管乐交相搭配的音乐,真实地演绎了纳努克一家的冰雪生活。当我们关闭掉所有声音时,只能简单地看到不同画面之间的切换。而当我们打开声音时,音乐配合纪录片的演绎,无需文字就能打破时空与文化之间的隔阂,更加深刻地体验艺术的魅力。前段时间,在我国大肆热播的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完美的音乐搭配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引起了强烈反响。
三、参与叙事
纪录片音乐可以与影像形成互动,共同完成全片信息的传达和文化表现。在纪录片播放到某个情感爆发点时,假如能够适时适当地加入音乐,那么音乐参与叙事的能力也就显现了出来。例如,在纪录影片《帝企鹅日记》中,主要描述和再现了企鹅举群迁徙、孕育生命的过程。影片演绎初始由轻声哼唱的女生带入,向观众讲述了事件记录的地点,而时急时缓的音乐融入,又在潜移默化中带动了观众的主观思维,使其意识到可能有故事要发生,给观众带去了一场完美的视听盛宴。与此同时,音乐还可以带动纪录片的节奏。恰当的音乐配置,可以使得纪录片演绎更加严谨、紧凑,有助于观众更加精准地掌握叙事脉络,便于观众对传达思想的领悟,是引发思考的重要手段之一。
四、彰显特色
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会因民族不同、地域不同而风格迥异、绚丽多彩,但是其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毋庸置疑。音乐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并没有国界之分,而纪录片中的音乐因其载体特殊性和传播广泛性,而使得民族特色彰显。如果纪录片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和指向性,那么背景音乐的融入将使得地域元素的渗透和呈现更加完美。尤其是在国际文化交流日渐频繁的时代,纪录片的功能和价值毋庸置疑。纪录片音乐作为思想、情感、文化的载体,能够在提高反响力方面发挥巨大功效,颇受国内外观众的青睐。因而,纪录片中音乐多附带一定的民族色彩。以《话说长江》为例,它激情澎湃、高亢悠远的韵律写照了中国母亲河长江的历史及命运。
总而言之,纪录片中音乐的功能强大,其应用价值与意义非常。未来,随着我国艺术领域的发展,纪录片音乐的特点与功能将愈加显现,对其开发也将成为业界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何泰伯.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应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01:86-88.
2.张欣.纪录片音乐的特征与价值探析[J].中国电视,2013,10:67-69+1.
3.王越.背景音乐在电视专题纪录片中的作用与地位[J].视听纵横,2015,05:107-109.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