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会杰
试析舆论反转事件频发的成因与对策
周会杰
[摘 要]舆论反转事件是近年来传媒生态圈出现的不良传播现象,它具有传播渠道多样、社会关注度高、社会多方参与并互动、舆情持续等典型特征。舆论反转事件出现的成因是什么?在新的媒体生态环境下,谁应该承担起打造良心舆论场的责任?媒体人应通过实际行动引领舆论环境,传播正能量,从而在源头上遏制舆论反转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舆论反转;媒体浮躁症;舆论生态;标签化评判;媒体人
[作者]周会杰,鹤壁市广播电视台。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哈尔滨天价鱼事件”从微友发帖“万元铁锅炖”遭同情,到“当事人消失,调查方宣布商家合法经营”,再到“店家伪造签字,调查组涉嫌护短”,进而“调查组再次公布新结论”,四天内舆论三度反转,一波三折的剧情让大众紧绷的神经有点应接不暇。虽然“哈尔滨天价鱼事件”以“店家被处罚50万元,10名地方官员被问责”收场,但当地城市形象和政府公信力的负面消耗却是不争的事实。再往之前的2015年十一黄金周,一则“中国老人在日本京都碰瓷”的消息在社交媒体疯传。随后,某媒体发布“独家消息”称,经核实网络传闻属实。不少微友、网友于是拍砖、灌水,指责涉事老人“国外丢中国人的脸”。就在舆论一边倒的同时,这起风波突然出现反转——日本有关协会方承认之前的通告有“不符事实之处”,并向当事人“表示歉意”。至此,事件告一段落,但造成的影响却难以短时间内消除。
其实,2015年以来,从“成都女司机被暴打”到“郑州‘金蛋’被评最丑建筑”,从“男子开房就被抓”到“云南女导游骂游客”,从“上海小学生打伞”到“医生手术室自拍”“女大学生扶老太被讹”,一个个的舆论反转事件撩动着我们的神经,大众除了不停地跟着舆论变化站队,渐渐适应了这种社会角色,甚至有些受众对这类事件已经麻木。
以下为作者通过某搜索引擎搜索出的舆论反转事件网页数(如图所示):
舆论反转事件具有信息碎片化呈现、传播渠道多样、社会关注度高、媒体报道集中、社会多方参与并互动、舆情持续等典型特征,舆论反转事件往往是,舆论都把矛头指向了某一方,可事件突然发生逆转,舆论的态度也立刻随着新事件剧情的逆转而转向,往往转换只在瞬间,让很多人猝不及防、眼花缭乱。
透过这些事件,作为一个媒体人不得不反思,一起又一起的反转事件暴露出舆论生态的什么问题?是什么造成了舆论反转事件的频发?作为媒体又该担当什么样的责任呢?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7月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截至2015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达到88.9%,这些数据意味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现在,移动终端的新闻客户端以及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应用,正在超越基于PC端的门户网站,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也对传统媒体产生了更大的冲击。
图1:搜索引擎中舆论反转事件网页数
媒体竞争加剧,单个媒体影响力减弱,广告收入下降,受制于体制、技术、人才、资金等诸多因素,自身整合“造血”陷入了瓶颈。生存的危机感让一些传统媒体患上了“浮躁症”,不是通过媒体融合提高媒体的影响力,而是自降身价和新媒体玩起了“肉搏”,甚至为了所谓的“抢新闻”“赚转发”,仅仅把传统媒体作为平台,当起了新媒体内容的搬运工,并通过媒体平台竭尽全力煽情而不顾及客观。结果可想而知,不仅传统媒体的优势尽失,而且沦为新媒体的“俘虏”,“人云亦云,亦步亦趋”。
在新媒体时代,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让信息传播变快的同时,信息的准确度也被大打折扣,因为大家发布信息往往都是求快,而不是求准。
“中国老人京都碰瓷”事件中,某些媒体无视事件是2015年8月发生的旧闻,既不秉持媒体客观公正的立场,对涉事当事人进行核实,也不寻求官方核实,而是为了自己的所谓“独家新闻”,轻信日本一社区民间团体的发言,草率地发布传闻信息,“碰瓷”之说何来之有?媒体的责任又在哪里呢?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无良“大V”和媒体对事态的发展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某些媒体人与一些受众同样浮躁,以为负能量最能吸引眼球,结果给民众带来许多误判。
在“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中,许多媒体在传播互联网信息时,不是去核实当事双方的前因后果,正视听,引导舆论,止乱谣,而是不加甄别地抢新闻。“因别了一下车,暴打女司机”“暴力男踹翻女司机”“言语不当,任性男狂揍女司机”等充满暴力字眼的报道高频率地见诸媒端,当起了社交平台的传声筒。殊不知,舆论反转后,媒体的公信力被过度消费了。长此以往,媒体本身将陷入积贫积弱的恶性循环。
在“互联网+”时代,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不断刷新着大众的眼球,这其中包含大量片面的、碎片化的“自拍”“快曝”。特别是眼下盛行的微信,140字的上限足以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打开微信终端,随便一点就有若干“有图有真相”的信息。对于新媒体受众来说,生活周遭的耳听所闻、社交空间、娱乐现场,都被这样或那样的活动所分割,时间和空间在不知不觉间被打碎,也促使大众使用媒体的时间变得碎片化。对媒体来说,用户时间的碎片化一方面意味着“黄金时段”的概念将逐步弱化,另一方面意味着人们的信息获取也会进一步碎片化。
在“女司机被打事件”中,微视频展示的只是女司机被打的过程,而女司机多次强行别车的前提就忽略了。因此大家起初看到的东西就如管中窥豹,只是事件的一部分,整个客观真相看不到。但不争的事实是所谓“有图有真相”的“暴打女司机”被推到了舆论的最前沿,社会对涉事男司机的谴责也让当事人苦不堪言,而当时女司机也因为舆论的反转,受到社会各界的谴责,并被人肉搜索,她个人的所有记录甚至隐私被公之于众。相比皮肉之伤,她所受的心理伤害更是短时间内难以治愈的。虽然她也有过错的地方,但最终的结果是她难以承受的,或者说是不应该承受的。
碎片化造成的舆论误导让当事人陷入尴尬境地的还有像“陕西女医生手术室自拍”这类的事件。当时自拍照出现后,不少网友口诛笔伐,指责谩骂涉事医生是无良医生,敢拿着病人的生命开玩笑。在舆论的重压下,当地卫生部门最终对涉事医院的多人进行了免职处理。但事后当事医生直言:“不吃不喝连续做了七个小时手术,患者保住了腿,而手术室也即将搬迁,医生情绪激动下想拍照留念。”舆论反转后,大众对涉事医生一致同情,但卫生部门的处罚决定却无法更改。回顾这个事件,“有图有真相”的自拍照怎能代表整个事实的真相。从无意识的“自拍工作照”到“无良医生”的指责,涉事医生岂不成了“躺枪者”。
总之,这种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遭遇到了片面化的舆论窘境。
说起国人的围观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不管发生了什么事,都喜欢瞧一瞧、看一看,街头巷尾议论一番。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大众自然不愿放弃这绝好的机会。不仅围观,还要不知不觉地给评论对象贴上标签。特别是在舆论反转事件中,大众的这种标签化评判变得更加明显。
“中国老太京都碰瓷”事件中的“中国老太”、“小学生打伞”事件中的“最霸气女教师”、“女司机被暴打”中的“女司机”、“女大学生扶老太被讹”事件中的“女大学生”本来是弱势群体,但一被贴上各种标签后,一夜之间成为全国名人。特别是“中国老太京都碰瓷”事件中的“中国老太”甚至不懂得使用微信,更不知道拍砖灌水等互联网术语,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弱势群体,估计她这辈子都没有想到,自己在国外的一次受伤,竟然将自己推上风口浪尖,成为“坏明星”。且不说肉体之伤,老太太一生清白,临老了成了碰瓷者的心理创伤该有多深?更为恶劣的影响是,因为国内舆论的报道,国内一些媒体报道和评论传回日本后,日本舆论一边倒地骂声不绝。这则片面传闻造成的影响将长时间存在,并在悄无声息间败坏着中国人在日本的形象。尽管日本有关协会发文致歉,但影响却难以挽回。
抛开事件本身,新媒体时代人们在价值观判断上往往存在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成分在里面。一说到官员,就有人联想到腐败;一说到富二代,就有人联想到“纨绔子弟”;一说到拆迁,就想到野蛮暴力;一说到打伞就想到强势霸道;对待类似的事情上,人们的价值判断也通常是同情弱者的惯性思维。比如某地出现城管打人事件,大众往往自发站到流动小商户一方;但一说流动小商户强买强卖暴力抗法,城管无奈还击后,舆论和民众又马上站在了城管队员一方。
之所以热衷于贴标签,是因为许多事实或者事实背后的背景很复杂,一些人不愿意深入细致的探究,贴标签的行为可以代替复杂的思考过程。所以,在缺乏独立思考精神的舆论场里,标签传播会被很多人采用。它简单、直接,不需要真正动脑。说白了,大众一开始都是带着道德大棒,随时打击强者,但真相一旦被曝光,大众就随着舆论的反转一次又一次地站在强势群体的对立面,直到放弃道德的“审判员”立场,变成事件单纯的看客。
在“庆安枪击案”事件中,警方的一次正常履职行为却演变成一波三折的舆论事件。民众一次次的质疑,一次一次地将事件推向舆论高潮。如果当地政府在应对舆论时能够处理得当,或许就能避免无谓的“次生灾害”。好的是,事件最终拨云见日,将真相还原给大众。但无论是涉事民警、当地政府,还是被击毙当事人的家属都深陷舆论漩涡,这种“次生灾害”岂是一个标签化看客希望的结局吗?
在众多舆论反转事件中,无论是“女司机被暴打”还是“小学生打伞”,大众都付出了太多的争论,倾注了太多的义愤,支付了太多的感情,但是恰恰忘记了“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抛弃对道德大棒的依赖,抛开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进行专业性、技术性的事实还原。在公共讨论中,首先要弄清楚事实是什么,如果事实没有弄清,就已经有了倾向性的价值判断,那只能是一种偏执。说到底,大众秉持的还应该是中间立场。从这个意义上,一个社会舆论成熟的标志,就是情绪越来越少,而关注事实越来越多,我们的社会也将更和谐。
人们常说,新闻媒体是社会公器,它们为全社会的成员所共同拥有,共同使用,谋取的是公共利益。媒体的本质决定了媒体本身必须为全社会承担责任、提供服务,这也是媒体的生存法则。媒体只有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发挥其应有的各项社会功能,才能显示其存在的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
在舆论反转事件的舆论场中,浮躁不应当是媒体的应有担当。在新技术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今天,媒体人必须认真解决好社会责任缺失的问题,树立起一种全新的社会责任意识。正如美国著名报人约瑟夫·普利策曾经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只有站好这班岗,媒体才能胜任“时代变化的记录者,时代进步的见证人”的角色,保证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
目前,国内正处在经济发展转型期,改革阵痛中的矛盾凸显,国内舆论受国际舆论影响,舆论场易受各方势力干扰,时不时波谲云诡,背景意图复杂,越是在这个时候,越体现出媒体的担当所在。这个时候,媒体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敢于“亮剑”,挺身而出,勇立潮头,及时体现党和人民的立场,旗帜鲜明地引导多种声音协调起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舆论场,来引领舆论,主导舆情,积极和肆意恶搞、低俗粗鄙、迷信落后甚至黄色下流等舆论做斗争,确保健康向上的主旋律在舆论场的较量中始终不变调。
舆论在当前的新闻生产机制下,绝大多数媒体传统的采编中心已经被融媒体中心取代,媒体记者从一个单一媒介的采编者,变成集多种媒介采编于一身的“全能战士”。媒体记者不仅需要向一个媒体端口供稿,往往还要提供报媒图文稿、网媒图文稿、网媒视频稿、微博图文稿等,一些专业和行业媒体还有撰写内参和宣传信息的任务,工作量的增加是显而易见的。时间急而任务重,越是这样,媒体越要守护好自己的职责,不能因为“抢新闻”“发独家”而降低审核新闻的标准,更不能轻易采用信息来源不明、事实信息模糊甚至错乱的信息。在新闻审核体制上,要严格恪守真实、客观的原则,同时用“挑剔”的眼光审视稿件中信息的准确性,避免虚假错乱的信息轻易刊播出来。尤其要慎重对待涉法、涉医、涉访的新闻,一定要谨言慎行。对矛盾的突出问题,及时给予有理有据、严谨准确、思路清晰的报道,或采用内参、向有关单位发函等多种形式进行处理。同时,在媒体报道上要体现出人文关怀。无论什么样的事件,包括舆论反转事件,要站在尊重人格、尊重人性的角度,给予人起码的道德尊重。特别是反转事件临近尾声的报道,要用精神上的观照、关心、体贴和慰藉,来最大限度降低事件对当事人和社会的伤害。
另外,媒体要从体制和机制上把物质和精神奖励向表现突出,能够真实、全面反映事实的记者倾斜,对急功近利、给媒体和社会声誉带来损害的记者给予相应的处罚。在事件的报道上要弄清事件发生的脉络和前因后果,不给舆论反转留出发生的空间。
总之,舆论反转事件作为一种舆论现象,常常掀起某个事件的舆论热,在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一些舆论载体关注度的一度飙升,但热潮退去,舆论的结局又是什么呢?这是我们应该不断反思的。文中开头提到的“中国老人京都碰瓷”不是第一起舆论反转事件,相信也不是最后一起。但相信经过媒体人的不懈努力,舆论反转事件将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