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模因论视域下林语堂汉译英典籍中的翻译策略

2016-07-07 05:49
关键词:林语堂翻译策略

秦 楠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金城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8)

翻译模因论视域下林语堂汉译英典籍中的翻译策略

秦楠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江苏南京210038)

摘要:林语堂汉译英典籍是其翻译作品中最为出色的一部分,选取其中五部比较有影响力的汉译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从翻译模因论的视角对其译作进行抽样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和数据统计,探究林语堂在汉英翻译中灵活策略的应用及意义。

关键词:林语堂; 典籍翻译; 翻译模因;翻译策略

一、 引言

除却写作外,林语堂还擅长翻译,尤其偏爱对中国古籍的翻译。他所选择翻译的汉语作品多数为中国古典著作,富含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这些对中国古代著名文化典籍的翻译将中国文化传播到西方世界,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更为他赢得了在翻译界的地位。作为一名作家和翻译家,林语堂本人及其作品近年来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模因(meme)是源于生物学的一个概念,它能够通过模仿和复制在人的大脑之间通过相互传染而传播,是“文化传播的单位,或模仿的单位”[1]。人类是模因赖以生存的载体之一,也是最便捷、最有效的模因传播机器,在同一文化中的模因往往通过模仿,尤其通过语言进行传播,如果是通过语言进行跨文化传播,那就必然需要翻译,“翻译是模因跨文化疆域进行传播的生存载体”[2]。彻斯特曼把有关翻译本身以及翻译理论的概念或观点统称为翻译模音,包括翻译规范,策略,价值观念等[3]。也就是说,“当某一种模因被人们广泛接受和认可时,它便称为规范模因,即翻译规范,否则便会被取代,甚至消亡”[4]。翻译理论的进化本身就是翻译模因不断复制传播的结果。翻译模因库中存在大量的翻译模因,其中有的翻译模因由于不能被普遍接受而消亡,还有一些翻译模因曾流行一时,后来又被新的翻译模因集合取代,另有一些模因则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得以在新的土壤上生存发展。每一种模因都是对先前模因的复制和继承,也会在复制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一定变异,在变异中求得发展[5]。运用模因理论,结合纽·马克的文化分类以及林语堂“脚踏东西文化”的个人经历,选择林语堂汉译英典籍中五部比较有影响力的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并作进行抽样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和数据统计,探讨林语堂翻译活动中的翻译策略以及其积极意义。

二、翻译模因论下林语堂典籍翻译中的翻译策略

模因论认为翻译的过程其实就是跨文化的模因传播过程。模因的存在既需要复制又需要传播自身,这个过程必然需要两种文化碰撞接触,接触过程中两种不同文化中的异质因子自然也会互相交流或者抵触,其翻译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异化策略,而要想让模因传播顺利进行,其四个阶段(同化、保存、表达、传播)中,归化翻译策略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林语堂深受西方科学、民主思想文化的熏陶,对西方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愫和赞赏;其“文化观是被西方文化,尤其是基督教文化浸润滋养塑造而成的”[6]。而身为中国人的林氏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并深受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影响,相信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可以获得“精细的灵性”[7]。按照翻译模因论的思想,模因的属性是在传播中“尽可能地复制自己”[8], 异化策略正是实现模因传播属性和宣扬本族文化的必然手段;另一方面,根据模因论,由于翻译“无用”模因,“不可译”模因的大量存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适当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抛弃这些不可译文因子。于是在译介东方文化时,林语堂坚持“拿来主义”和“送去主义”的思想,不会一味地硬译中国文化,也不会一味地迎合西方读者,而是本着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原则,在翻译中国古代典籍时采取熟练灵活的直译和异译策略,通过文化妥协、移植、补偿等方式进行翻译。这种翻译原则符合模因论的“变异、选择和遗传”过程。这种基于模因论的翻译策略在当时西方人的头脑中为中国构建了一个崭新的、积极的民族身份。

论文参照纽马克对文化的分类,从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机构文化四个方面对林语堂在汉英典籍翻译中的异质文化处理策略进行了统计分析。为了尽力确保广度和深度,论文从五部古汉语著作中各选择相对等量的汉英对照样本作为研究对象。由于五部作品在风格、句长、内容以及排版方面的不同,所选样本只能尽可能接近等量且各占原著作全部内容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详情见下表:

表1 研究样本

(一)生态文化翻译调适

纽马克认为生态文化应该包括动物、植物、地形面貌、气候等。[9]各民族由于生活的地域不同,生态条件亦大不相同。这些不同特点必然会影响到各民族的文化,使文化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性。本论文对典籍翻译中涉及的生态词汇例句做了如下统计:

表2 不同翻译策略处理下的生态词统计

由上表可见, 林语堂在翻译生态词汇时大多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归化策略使用的比重占总策略比重的57%, 异化策略所占比重为37.9%, 归化异化相结合的策略所占比重最少,为 5.1%。WO描述的是一种古代田园生活模式,WT是一部游记,包含了更多的生态词,因此被翻译策略处理词汇量远远高于其他几部著作。WF内容较少涉及生态文化,所以生态词汇在抽样中的策略处理量仅为37。

中西生态环境的差异很大,要在两种语言之间翻译出完全对等的生态文化词相当困难。有时为了避免歧义,林语堂会放弃“不可译”模因,采取灵活的归化策略,如将“……观者如蚁集……”译为“The audience stood around in crowds to look at the show…”[10]56-57。由于汉语中形容人多的形象说法 “蚁集”无法在英语中找到对等概念,林氏便舍弃了“蚁”这个形象,以 “人群” (crowds)取而代之,只保留了其内涵意义。当源语言和目标语言拥有相同的生态内容,且直译后的生态意象不仅保留了源语言的风味,同时也易于被读者所理解的时候,林语堂都会采取模因完全复制的手段,通过异化策略既保留异国风味又加深读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如将“……人非木石……”译为 “A human being is not made of wood or rock…”,[11]42-43汉语中的 “木石” 比喻死板冷漠的人。林语堂将模因完全复制到到译入语当中,读者不仅不会产生误解,而且在无意识的阅读当中对“wood ”和“ rock”赋予新的联想意义,领略到不一般的东方语言魅力,也使新的模因在新的环境得以发展生存。在翻译生态文化内容时,一旦直译会导致误解和混乱,而意译会使译文丧失原文风味和艺术体验时,林语堂往往会采取一种模因扬弃的策略,即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例如将“……有松涛声……”译为 “ ‘pine surfs’ (the whistle of winds over pine forests as heard from a distance) …”[12],在将“松涛” 直译为 “pine surfs”后,又对其含义做了一个解释。这种翻译策略不仅保留了原语韵律、特色以及句子结构,又不会给读者造成阅读障碍,让读者仿若身临其境,旧的模因被赋予新的意义,在变异中得到新生。

(二)物质文化翻译调适

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特有的器物、食物等物品。Peter Newmark认为, 物质文化应该包括食物、衣服、居所、交通以及通讯。[9]本论文对五部典籍中的相关物质词汇进行抽样分析,结果如下:

表3 不同翻译策略处理下的物质文化词汇统计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涉及物质文化的翻译中,林语堂更多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而不是异化的翻译策略,而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几乎很少使用。归化策略的使用比例高达 67.1%。 几部典籍中只有WH使用的异化翻译策略比例高于归化策略的使用比例。

中西方由于历史习惯迥异,在衣食住行方面也大相径庭。在涉及物质文化的翻译中,一种语言很难在另外一种语言中找到最贴切的对等词。鉴于此,林氏往往会抛弃无用或不可译模因,将难以言传的汉语物质文化内容归化处理。例如将“……罗衫汗透矣!”译为“…You are wet through.”[10]62-63,古代丝绸服饰 “罗衫”在本句中并不是重点,更为强调的是被汗水湿透的意象。林语堂的译文省去了 “罗衫” 这个意象,译文更为流畅地道。翻译中有时源语的一些物质文化在译入语种找不到相应的对等词,但林氏依旧采用了完全复制模因的方式,没有进一步解释。这不仅没有给读者造成阅读困难,而且保留了源语意象。这种翻译策略可以引起读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增强中国物质文化的吸引力。例如将“吴俗呼为‘臭腐乳’ ……”中在中国广受欢迎的的 “臭腐乳” 直译为“stinking bean-curd”[10]40-41, 是一种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翻译方法。林语堂也会时不时采取文化补偿的方式进行翻译,这种策略虽不及归化和异化策略使用得多,但其每一次使用都恰到好处,使译文褶褶生辉。例如“……福建的萝卜馃”被译为“…one kind of Fukien nienkao, rice pudding made with turnips…”。[13]32-33“萝卜稞” 是一种中国传统食物。不同于臭腐乳的直译策略,林语堂通过音译和注释这样的模扬弃手段,采取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完整形象地将中国独特的食物展现在西方读者面前。

(三)社会文化翻译调适

Peter Newmark认为社会文化主要应该包括工作和休闲,国家内的各种活动、比赛以及具有政治意义的内容。[9]根据他的定义进行抽样,结果如下:

表4 不同翻译策略处理下的社会文化词汇统计

上表数据显示,林语堂有关社会文化内容处理上多使用归化策略进行文化妥协。究其原因,这类词汇本族特点明显,涵义更为独特,难于直译,用文化补偿或者文化妥协的方式表意更为清楚明了。WF中每页的平均词汇翻译处理词数量远远高于其他四部典籍,为49。经笔者研究,WF中节选内容主论政治,因此所含社会文化词语相对更多。

社会文化词语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在跨文化翻译过程中很难找到对等文化词,为了避免两种语言之间的误读,林氏有时会放弃不可译的模因,采取灵活的归化翻译策略。例如将“……有谈廊庙之筹策者……”译为“Some discuss the policies of the court……”。[14]58-59古代汉语里 “廊庙” 指的是帝王的宫廷,词句中暗指帝王的政策。把“廊庙”译为“the policies of the court” 既忠实又传神。尽管林氏在涉及社会文化内容时多进行归化处理,但只要直译的内容不会给读者造成误读,他都会坚持用模因完整复制的方式进行翻译。这样的译文在不影响可读性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种异国风味,也更加吸引西方读者。例如“《道德》五千言……”中的“《道德》”直译为 “The five thousand words of Taoteching”,[14]38-39通过上下文可知“Taotehching”所指为一部著作,不会引起误读。作为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直译不仅保留原文特色,还可以传播中国文化。林语堂在翻译典籍过程中文化补偿的策略使用虽不及文化移植和文化妥协频率高,也时常会用到,以此弥补其他策略使用的不足。比如将“……口授琵琶行……”译为“…Po Chuyi’s poem, The P'iP'a Player, and could at once repeat it…”。[10]4-5一听到《琵琶行》,中国人大多都会知道其作者白居易。原文中虽未提及白居易,但读着一读就会联想到白居易。林语堂翻译《琵琶行》 时加了一句“Po Chuyi’s poem”,让西方读者和中国读者一样也了解到这首诗的内容和来源,达到了对原文真正意义上的对等和忠实。

(四)机构设置、风俗习惯、思想(活动、程序、概念)

Peter Newmark的文化分类还包括机构、风俗、思想,涉及政治、社会、法律、宗教、艺术等领域。[9]根据他的分类进行抽样,结果如下:

表5 不同翻译策略处理下的机构、风俗、思想词汇统计

从上表可看出,林氏在翻译5部作品中有关机构、风俗和思想的内容时多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而异化策略以及归化异化相结合的策略也被广泛采用。出乎意料的是,WT虽是一部游记,其中经过翻译策略处理的相关内容的页平均翻译策略处理量数值最高。经笔者研究,发现该著作中所涉及的社会生活内容颇多,或许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林氏在翻译机构文化时往往会忽略不可译或无用的模因,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将汉语中具有浓厚机构文化特色的词语译为容易为西方读者理解接受的内容。例如将“必未忍行亡秦偶语之禁,起东汉党锢之狱……”译为“…not have the heart to imitate the example of the Chin dictator and kill men for gossiping in the streets, or revive the party inquisitions of Han.”[11]30-31“偶语之禁” 和“党锢之狱” 分别译为是分别来源于中国历史上秦朝和汉朝的典故。林语堂在翻译中并没有详细介绍其中涉及的复杂内容,而是将其隐含意义翻译出来。虽然这种不得已的妥协策略会造成部分文化意义缺失,但整体译文读起来流畅自然,易于理解。机构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特色之一,将汉语中意味深长的文化意象移植到译入语中也是是吸引读者的一种有效手段。林氏在古典著作翻译过程中也常常会通过模因复制即异化的翻译策略。比如将神话故事里的“……恍惚张龙公挟九子……”直译为“we seem to see Old Dragon Chang breaking his way into heaven, carrying his nine sons in his arms…”,[14]34-35奈达认为,当直译导致语义不清、理解障碍或是晦涩难懂时,当意译完全丧失了原汁原味时,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策略不外乎是一种较好的选择[15];此时林语堂往往会对各种模因进行选择扬弃,采取一些文化上的补偿手段,通过释义、脚注等归化异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翻译。例如“听城头更鼓,已沉沉没第四通矣……”中的“第四通” 是古代中国特有地统计时辰的单位。将其直译会导致语义不明,林氏在直译后加以注释,译为“…it was already the fourth watch [about 3 A.m.]…”[13]6-7,既保留了古代中国特有的时间文化,语义也得以完整清楚地传达给西方读者。

三、结论

林语堂在翻译创作了大量优秀经典的小说和文章的同时,翻译理论思想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翻译领域争相借鉴的典范。不论其翻译作品还是翻译理论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翻译模因论为研究林氏的翻译活动提供了又一个新的视角。论文选择了林氏汉译英典籍中比较经典的几部作品,通过分类统计的方法,从翻译模因论的角度对其中蕴含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通过对林氏翻译中灵活的策略研究,发现林氏的翻译策略选择过程体现了翻译模因有效扬弃创新的再生过程,在抵制文化霸权的同时也抛弃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文化交流和借鉴的理念以及文本立意的升华。林氏这种翻译模因扬弃再生的策略选择不仅有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更有助于中国文化在与他者文化的融合中得以升华。

附录: 论文中缩略词

缩略词汉语WO《浮生六记》WT《冥寥子游》WF《东坡诗文选》WV《幽梦影》WH《记旧历除夕》Dim1明显归化处理Dim2明显异化处理Dim3归化异化结合

NSP译本抽样页数NSS译本抽样句数N明显经过翻译策略处理的词语数RS被处理词语量在每个译本抽样中所占比例RT单个译本抽样中被处理词语量在5个译本抽样中所占比例

参考文献:

[1]RICHARD D. The Selfish Gene[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206.

[2]马萧.翻译模因论与翻译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5(3): 72-76.

[3]ANDREW C. Memes of Translation:the spread o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eory[M]. Amstendam: John Benjamins.1997:7.

[4]马萧,陈顺意. 基于模因论的翻译规范思考[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6):21-28.

[5]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 语言科学,2005(6): 60-65.

[6]李立平.从基督教看林语堂的文化认同与文化选择[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7):11-13.

[7]林语堂.八十自叙[M]//杨雯, 李洁. 林语堂作品集.北京:南海出版公司, 2005:381.

[8]章华民.基于模因论的翻译策略[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8):142.

[9] PETER N.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103.

[10]沈复.浮生六记[M].林语堂,译.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11]张潮.幽梦影[M].林语堂,译.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12]苏东坡.东坡诗文选[M].林语堂,译.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68.

[13]林语堂. 记旧历除夕[M]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14]屠隆.冥寥子游[M]. 林语堂,译.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15] NIDA E.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1991:125-128.

[责任编辑李夕菲]

收稿日期:2015-12-10

作者简介:秦楠(1981—),女,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513(2016)02-0069-05

猜你喜欢
林语堂翻译策略
林语堂:幽默艺术与快乐人生
林语堂妙论“好丈夫”
探访林语堂故里
纸与墨,传奇人
——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有感
1940年林语堂短暂的重庆之行
Lin Yutang’s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his Translation Thematization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