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网络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2016-07-06 01:05张玉军吴建胜曾子维
大学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实践教学

张玉军 吴建胜 曾子维

[摘 要]网络工程专业是以“工程”为导向的,因此有很强的实践要求。可以针对我校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不足,给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目标,完善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引入工程项目案例,开辟实践教学第二课堂,使学生积累工程实践经验。经过教学实践证明,该体系在实践教学中效果较好。

[关键词]能力培养;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6-0157-02

网络工程专业是以“工程”为导向的,因此有很强的实践要求。很多高校进行了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索:湖南信息学院设计了四种驱动力、四种推力、四种拉力的“ 三力合一”实践教学体系[1];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提出了一种多元立体化课外实践教学模式[2];许昌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开展“工程+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研究[3];长沙理工大学进行网络工程专业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4]

我校网络工程专业2002年开始招生,经过多年的建设,尽管取得了很多建设成果,但在实践教学环节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存在差距;第二,课程学习资源单一,教学缺乏工程实践指导;第三,学生对企业快速开发节奏适应周期长,学生编码缺乏规范意识;第四,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学校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针对网络工程专业现状,结合校内网络工程人才培养实际情况,给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

实践是内容最丰厚的教科书,是实现创新的最重要源泉,是完成由简单到综合,由知识到能力的必由之路。在网络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上,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调整培养目标与要求,创新工程教育模式,建立以工程实践、设计、创新和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补充,以完善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和课程建设为基础,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学科竞赛—创新计划—科研项目—项目实训—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综合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能力培养相一致,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应用相结合、学校与实习基地相结合、学习与就业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的参与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践教学八个学期不断线。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一)调整培养目标与要求

根据IT 行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调研国内网络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状况以及在校学生、毕业生和企业的反馈,调整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与Oracle 公司合作,引入企业定制的网络相关的Linux 系列课程和工程案例,加大力度开展实践课程,形成模块化专业知识结构,使人才培养面向工程、回归工程,着力加强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培养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应用开发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能够承担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同时掌握Web服务技术及Linux平台下的网络应用开发技术,具有从事网络系统软件、网络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创新工程教育模式

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引入工程项目案例,通过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变单向灌输为师生互动,既改革教学方法,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在案例教学中完成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学习,同时,在案例运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强化实践意识。

引入校园网、企业网、城域网,强化组网技术模块课程实战性;拆分10余个案例系统,应用到组网技术应用、Linux网络开发、Web应用开发等模块课程,提高学生编程团队合作、系统编程能力。工程案例的引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知识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认识,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追求的目标,积累了学生工程实践的经验,增强了学生就业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完善校企合作培养机制

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教育,充分发挥IT企业具有丰富工程项目资源的优势,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丰富、拓展校企合作培养工程人才的内容和模式。通过引入企业工程项目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实现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结合;将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引入实践、实训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通过工程项目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创业能力。通过三年的校内学习、一年企业实践的校企联合培养,形成市场主导、校企合作、形式多样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四)课程教学及实验环节

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思考、自己学习,并逐步由“学会”过渡到“会学”。在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练习系统,任课教师预先设置若干题目,经过认真分析和思考给出解决方案,并编写代码完成任务,训练学生编程实践能力,为工程项目实施打下坚实基础。在学生完成每个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导兴趣、导方法、导思维,确立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实现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理解知识、应用技术、创新发展。通过将“校园网网络解决方案”、“网络安全监控系统”、“防火墙系统”等工程项目引入到课程教学中,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知识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应用能力。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可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自行研制CAI课件、视频教学、教学案例、习题测试等多媒体资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意识。

(五)提升精英的第二课堂

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的不同,开展不同层面的教学活动,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给予相应的学习指导,以达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课内实验及课内实训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大众化工程技术型教育;以ACM 程序设计大赛、嵌入式程序设计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为依托,开辟实践教学第二课堂,以学生自己设计的研究课题为主,鼓励学生自主进行课题研究和探索,以老带新、以赛代练,拓展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面向学校、学院选拔优秀学生的参加专业大赛,并不断扩大学生参与规模、加强日常训练管理,充分发挥专业大赛这个实践平台的作用,提升优秀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鼓励教师将学生纳入科研项目团队,通过科研项目的锻炼,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精神、组织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三、实践效果

经过几轮的实施之后,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大大提高,通过对实习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调查反馈情况看,用人单位对我校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应用实践能力的评价普遍较高。专业对口就业率平均达到92.98%。同时,专业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以及教师的专业业务水平和工程能力均得到大幅度提高。

经过参加各类大赛,学生懂得学以致用,在应用中不断增加、提高创新需求,并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各种创新实践活动中逐渐体现应用创新能力。近四年,本专业学生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项、省级5项、校级32项,并取得了诸多优异成绩。

辽宁科技大学计算机实验技术中心获批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络工程专业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重点建设专业;“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网络工程专业特色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工程实践驱动的《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获批辽宁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获批省精品课程;“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校企联动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省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路由交换技术》获“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辽宁省规划教材、中国冶金教育协会优秀教材;《路由交换技术(网络版)》获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软件学院校企合作模式探讨”获校级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切实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积累了工程实践经验。如何实现我校网络工程专业的特色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需要继续深入进行研究的课题。

[ 参 考 文 献 ]

[1] 胡伏湘.“三力合一”的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

[2] 金永涛,安志远,刘海燕,等.网络工程专业多元立体化课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

[3] 平源.网络工程专业“工程+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科技资讯,2014(11).

[4] 李平,熊兵,吴佳英.网络工程专业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3(4).

[责任编辑:陈 明]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实践教学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