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招贴广告设计提升初中生视觉审美能力的研究

2016-07-06 15:21袁荃
艺术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招贴设计初中生

摘 要:21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的时期,当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呈一种多元化的趋势。在如今的美术教育中,广告、动漫、数字影像、摄影、民间艺术、装置艺术等艺术形式都可以通过合适的方式被接纳,成为与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传统美术教学内容并行互助的新组合。当谈论到培养学生的视觉审美能力时,大多以上美术鉴赏课为主要手段。但是,新时期的学生接触新兴事物非常快,他们期待更多元的方式,渴望了解更前卫的艺术手法。本文将研究如何运用招贴广告设计提升初中生的视觉审美,通过对招贴海报中的色彩、图形和文字三方面的视觉语言进行分析解读,使他们学会欣赏和创作,从而提高初中生的视觉审美能力,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并将美术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关键词:招贴设计;初中生;视觉审美

审美(aesthetic judgment),亦称“审美活动”。《艺术美学辞典》将其解释为“人发现、感受、体验、评价和创造美的实践活动及精神活动,是人的社会活动、精神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艺术欣赏的目的并不在于分析一幅画或了解一件艺术作品,而在于辨别作品的价值,并与之发生关系。所以,应该将招贴广告引入初中美术课堂,让学生从招贴广告设计中欣赏美,并融入今后的生活中去,逐渐提升他们的视觉审美能力。

Journal of College Teaching & Learning这本期刊2015年的第一期中,谈论到美国瓦尔多斯塔州立大学的教室里,有许多地方张贴着海报,如在橱柜里、黑板上,这样当学生感到无聊时,便可以在教室里阅读并欣赏。创建创意海报讨论,或者将例子作为这节课的一部分,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并提高视觉审美能力,启发和激励学生学習成为艺术家。学生们学会了探索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更加深入地认识了视觉文化,并了解了其是如何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的。

招贴广告设计作为传达思想的媒体,具有视觉设计最主要的基本要素,即文字、图形与色彩。一幅优秀的招贴广告必须在这三方面完美结合,精心设计并符合视觉审美的原则。

1 图形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任何形都是经验中的一种组织或结构,而且与视知觉活动密不可分,它把观赏者对形的知觉组织也纳入了形的整体研究。在招贴图形创意表达的过程中,图形是一种被心理、意念、情绪所浸染的感性形象,是意识之中的想象。图形的设计应遵循“阅读最省力”的原则,并且形象应概括、富有新意、通俗易懂和简明扼要,才具备达到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条件。在视觉意识中,主观理性的审美是带有一定意识倾向的精神状态,和客观的、真实的、可感知的感性图形融合,并通过视觉的形式表现出来。图形绘画的创作,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注意力、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心理品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1.1 招贴广告中具象图形对初中生观察能力的影响

具象图形给人以亲切、熟悉的感受,它以直观的形象真实地传达物象的形态美、质地美、色彩美等,具有真实感。招贴中具象图形的形式美主要是指平面广告创意与设计的诉求点是建立在具象或是说较为感性表达的基础上的。它采用展示、渲染和煽情的方法来展示它的形式美。从设计中,图形特征鲜明、生动,因贴近生活而富有感染力。有研究表明,感情色彩能让学生主动地感知这个世界的事物,从而彰显个性,是带动学生认知事物的法宝。我国心理学家丁祖荫认为,学生观察力的发展存在着阶段性,而初中生正处于发展的这一阶段,所以具象图形的内容对初中生观察力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

1.2 招贴广告中抽象图形对初中生概括能力的影响

抽象图形是一种高度概括化的图形表现形式,是一种高度理念化的表现。招贴广告中抽象图形的表现手法是自由且形式多样的,能给人创造更多联想的空间,富有时代感。抽象图形能抓住形态的“神”,舍弃具象的“形”,使所得的形象更具个性和视觉效果,它用隐喻、暗示和说理的形式美来表现形象,使其更富启发性。运用抽象表现手法表达一定可视的具体形象,实际上是从人的心理角度出发,从具体、特殊的形象当中抽出其美的共性,综合成一种能在人的精神上起美感作用的艺术语言符号。

英国在19世纪就提出了快乐的作品给孩子以愉悦的观点。一幅充满欢乐的作品,它的内容能深刻地留在孩子的记忆里。抽象的图形对学龄初期的学生来说是用来感受快乐的,物象的客观外表不是学龄初期学生对抽象艺术的表达标准。学生需要有一个自由想象和表现的机会,美术欣赏应鼓励他们用不同的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要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

2 色彩

2.1 招贴广告色彩语言对初中生色彩认知与偏爱的影响

瓦伦丁在《美的实验心理学》中,对年龄很小的学生做色彩偏爱的实验,发现他们偏爱那些具有较强刺激性的色彩。在学龄初期阶段,刺激性是决定一种色彩的吸引力的首要因素。帕森斯提出了对审美能力认知发展阶段的看法,他在认知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将人的审美能力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其中包括主观偏爱,很少在意他人的观点,没有好和坏的艺术观念,一切都是直觉的愉悦。威廉斯特恩认为,学生对那些产生快乐的艺术对象的特质最初是极其敏感的,如色彩、亮光和明显的节奏。招贴广告中的色彩能传达作品的情感、温度,特定颜色的结合可以唤起人们的各种心理反应和特殊的感觉,因此色彩是图画中最具有表现力的因素。“视觉艺术一直把色彩放在创作和审美的中心”,色彩是招贴设计诸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构成要素。一方面,它可以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直接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情感上的反应;另一方面,它还可以更为深刻地揭示形象的个性特点和主题。

招贴广告中的色彩语言能在短时间内引起学生的注意,经过设计后能唤起学生对画面事物的强烈真实感。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要把握住他们对色彩的敏感度,通过招贴这种强烈的有视觉冲击力的色彩,对学生进行训练,激发他们丰富的思考和想象,希望对他们的视觉审美有所提高。

2.2 招贴广告中的色彩情绪感受对初中生色彩情绪感受的影响

初中生对色彩的情绪感受大多源自人类共同的生活经验,他们重复着人类的色彩认识过程。在最初的阶段,学生对色彩的认识更多是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笔者曾经教过一位7岁的孩子画蛋糕上的草莓,由于红色的水笔没有了,笔者让他换一种颜色,他却说:“可是,草莓怎么能是别的颜色呢?”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接触面的扩大,其由色彩所引发的一系列联想,慢慢从一种模糊的状态向一个更丰富、广阔的范围扩展。招贴广告中强烈的色彩情感表现力,可以加深初中生对色彩象征语义的理解。色彩艺术让学生在招贴课堂中观察、接触、感受丰富多彩的形象,这个过程不仅是感知和记忆的结果,而且打上了他们自己的情感烙印,受到思维加工的影响。色彩能够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它并不仅仅从平面的色彩和形状上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更多是从多感观出发,引导学生感知事物,探索事物,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自己观察、思索客观事物。

3 文字

招贴广告中的文字对初中生图文结合能力的影响:

虽然有“一幅好的招贴广告不需要文字解释”这种说法,但这并不是说招贴广告都不需要文字。文字的突显程度会影响学生对图片中主角的视觉关注。审美与视觉审美感受的文字图形化,使文字在视觉上显得有美感。国外有研究表明,学生的注视时间主要在图画上,在文字上的注视时间一般不到9%;在注视次数上也主要分布在图画上,在文(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字上的注视次数一般不到7%。因此可以说,符号是思维的主体,人是用符号来思维的。由文字构成的字体设计具有良好的视觉传达效果,其本身具有独特的图形风格。采用独特的纯文字做编排设计招贴,拓展了招贴设计的表现空间。阿恩海姆是这样看待图像与文字的:“之所以语言是以现行方式使用的,是因为每一文字或字串都代表一种指示上的概念,而这些概念只能以连续的方式结合起来。”

阿恩海姆认为,随着人的成长,他辨别周围的环境组合本质的能力也在发展。也就是说,学生对事物各种关系的感受能力是在学习的进程中增长起来的。在招贴广告的教学中,虽然构成元素对初中生的不同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但是一幅完整的作品,这三个元素是缺一不可的。所以,“作品是如何组合起来的”是教师在进行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和解决的一个问题。要促使学生在观看作品时关注到形象之间的关系,而不再单纯地让视觉只集中于某個形象。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成熟且有洞察力的感受与理解能力,并通过对形象整体的把握了解作品的内涵。

4 结语

如今,纯粹以绘画代表美术的时代已渐渐逝去,今天的“美术”越来越艺术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艺术院校中,原来最体现美术特征的绘画类科目大多都被压缩到一个有限和狭小的空间内,取而代之的是充满“设计”意味的观念探讨和手段自由、以创新为核心精神的现代美术教育。在此过程中,要让学生在领略设计应用课程魅力的同时,将视觉审美上升到一个理性的高度。笔者通过对招贴广告中形式美语言的解读,带领初中生一同领略美术的魅力。加德纳认为这个时期的学生有新的审美能力的出现。他们开始理解其自身作品的美学特征,渴望知道作品的绘画方式,渴望知道线条怎样产生,颜色如何调配,怎样描绘阴影、明暗对比、透视的画法及其他效果,并热衷于学习这些课程。他指出,孩子们在此阶段表现出对美术多方面的兴趣,这一阶段正是我们对他们进行美术知识传授和美术技法训练的最佳时期。初中生在党群阶段发展时期,逐渐意识到设计的意义。于是笔者对这一时期的学生进行训练,使他们掌握欣赏一幅招贴作品的技巧,提高其视觉审美的能力和信心。

参考文献:

[1] 朱立元.艺术美学辞典[M].上海辞版社书出版社,2012.

[2] 孙平.平面广告创意与设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 H·加登纳(美).艺术与人的发展[M].兰金仁,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4] 鲁道夫·阿思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5] 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6] 钱初熹.迎接视觉文化挑战的美术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

[7] 邓福星.美术心理学[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8] 史蒂芬·梅尔维尔.视觉与文本[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9] 杨景芝,黄欢.从直觉到理性——青少年艺术发展中的转型教育[M].湖北美术出版社,2011.

[10] 张鹏.试论文字图形的视觉心理特征[D].广西师范大学,2010.

作者简介:袁荃(1991—),女,湖北武汉人,就读于海南师范大学,主修学科教学美术。

猜你喜欢
招贴设计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培养英语自学能力的几种有效途径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管窥儒家美学思想影响下的我国招贴设计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浅谈招贴设计的图形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