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华
[摘要]文章分析了广东韶关丹霞山旅游景区的数字化建设,探讨其数字化建设模式和建设内容,提出将信息技术用于丹霞山风景区的资源保护、旅游服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解决措施。
[关键词]丹霞山景区;数字化;信息技术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249
1引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突飞猛进和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利用理念的不断提升,数字化技术已成为新时期国家风景名胜现代化建设管理的主要手段。从2002年启动监管信息系统工作至今,风景名胜区的数字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是,风景名胜区类型不同,数字化景区建设的需求和管理模式存在差异,要根据景区的类型和特点,实行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建立符合风景名胜区特点的数字化管理模式。
2丹霞山景区数字化建设
自2007年8月国家建设部正式确定丹霞山等24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全国数字化景区试点单位以来,丹霞山一直致力于开展风景名胜区数字化建设。
(1)在丹霞山景区长老峰票站入口处安置平板式全彩LED大屏幕,主要是考虑到环境因素,周边的地理位置有利于该系统设置与操作;另外,考虑到这里是人群较集中的地方,便于游客观望,有利于达到宣传的效果。
(2)韶关市市委、市政府先后投资230万元建设了视频监控系统、森林防火远程监视系统;投资300万元建设环境监测中心,基本实现景区重点区域24小时监控,为构建和谐景区、安全景区奠定了基础。
(3)建立完善的网络系统,为游客提供景区资源推介、旅游资讯服务和公益宣传,不但加强了景区宣传力度,而且利用规模效应和信息联播化实现了景区客源和旅游信息的最大化共享和实现了景区资源相互推介宣传。
3存在的问题
31认识不足
此阶段丹霞山景区建设的关键是景区决策层对景区数字化建设的认识理解和工作方式有差距,不了解数字化建设对提高景区核心竞争力、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作用,缺乏对高端景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有的领导不愿建立监管系统,但是无论愿不愿意,遥感监测这项工作一定是要开展。各景区应正确认识这项工作,打消顾虑,争取在短时间内,使景区的数字化建设能够上一个新的台阶。
32信息化基础工作薄弱,基础资料匮乏
从目前已经建立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的风景名胜区看,半数的景点的计算机配备条件较差,少数景点之前甚至没有计算机。40%的景点没有地形图,已有地形图中70%没有电子版,基本没有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提交的监测基础数据不完整,数字化景区建设较粗放,效率不高,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科学的评估机制。
33专业人才匮乏
丹霞山风景名胜区虽然是世界地质公园,但也存在人才瓶颈问题。许多景点的数字化建设从方案制定到各系统实施和维护基本只能依靠外援,没有自己稳定的专业技术队伍。
4建议
41景区数字化成为必然,领导意识待转变
风景名胜区综合管理水平的高低和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游客的切身利益,而对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和数字景区的功能与作用的了解和应用,是促进和提升景区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景区对自己实行有效的监管,也给景区管理提供科技支撑和辅助决策依据,是对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的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到今天,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监管信息系统和数字化建设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搞好监管信息系统和数字化建设成为必然。
42参照自身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数字化建设基本框架示意图,完善信息基础工作具体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