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晓男
[摘要]中国正在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对于县域特别是落后地区县域而言,传统农业、工业等所带来的综合效益正在弱化,发展乡村旅游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乡村旅游在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产业调整、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县域经济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238
乡村旅游是指旅游者以乡村地区为其活动场所,以具有乡村性特点的乡村旅游资源作为旅游吸引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旅游休闲活动。乡村旅游起源于1885年的法国,19世纪80年代开始大规模发展,乡村旅游在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在许多国家,乡村旅游被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手段。在美国就有30个州有明确针对农村区域的旅游政策,其中14个州在它们的旅游总体发展规划中包含了乡村旅游。在以色列,乡村旅游开发被作为对农村收入下降的一种有效补充,乡村旅游企业数量逐年增多。
1发展现状:以邹平县为例
中国正在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对于县域特别是落后地区县域而言,传统农业、工业等所带来的综合效益正在弱化,乡村旅游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促进了社会资源和文明成果在城乡之间的共享以及财富重新分配的实现,并为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和城乡差别的逐步缩小、产业结构优化等做出很大贡献,可以说乡村旅游对于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地处鲁中泰沂山区与鲁北黄泛平原的叠交地带的山东省邹平县,西邻山东省会济南,东接工业重地淄博,济青高速公路横穿全境26千米,西距济南国际机场62千米,计划建设的济青高铁将于2018年正式通车,地理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同时邹平县经济发展一直处在山东省县域经济前列,具有发展高品质乡村旅游的经济基础。近年来,该县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丰富的优势,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进行“捆绑”培育,聘请著名乡村旅游规划专家编制完成了《邹平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定了南部发展“印象邹平”“山里人家”,北部发展“枣园人家”“黄河人家”的乡村旅游品牌,突出“山水”“养生”“美食”“民宿”等元素,提出“建设山东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济南都市圈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思路,并以厕所革命为龙头,投入资金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成功创建了“百年枣园-顶呱呱生态采摘园-十里荷塘”连片乡村旅游区;前安村等3个村创建为省级旅游特色村,顶呱呱等3个采摘园创建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尚志无花果采摘园等3个精品采摘园,全县发展有农家乐经营户200余家,2015年全县接待游客2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6亿元,旅游消费额312亿元。该县的码头镇是地处该县西北部的一个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县里提出发展乡村旅游以来,镇政府积极挖掘当地有利资源优势,乡村旅游发展迅速,目前该镇被命名为省级乡村旅游强镇、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前安村、邵家等村被命名为省级旅游示范点和旅游特色村。每年吸引10余万游客,经济发展步入全县前列。
邹平县的乡村旅游是中国县域地区调整经济结构,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支点的一个缩影。我国的乡村旅游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参加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加。仅就我国统计的数字来看,目前每年有3亿国内旅游人次,此外还有3000多万境外来中国大陆的旅游人次,如此多的旅游者使老的旅游热点应接不暇。同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需求日益显现。发展乡村旅游,用自食其力的乐趣、优美天井的田园风光与世外桃源般的古朴乡情民风来吸引和分散旅游者,以减轻城市旅游热点的压力,同时能大大地增加农民收入,给衰弱的传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自2010年起,中国国家旅游局等单位联合推出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的建设工作。2013年,又颁布实施首部《旅游法》,规定城镇和乡村居民可以利用自己的住宅或其他条件开展旅游事业。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指出各级政府要研究制定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扶持政策,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新经济业态下,推动县域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据国家旅游局的最新测算,中国乡村旅游的年接待游客人数已经达到三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占全国出游总量的近1/3。据了解,目前中国乡村旅游经营户达170余万家,直接从事乡村旅游农民超过3000万人。与此同时,中国还将在2016年扶持约2000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6000个。
2乡村旅游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通过近几年乡村旅游发展实践表明,乡村旅游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尤其明显
一是正在成为现代农业的强大推动力。实践证明,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不仅能够将农业从单一的生产功能向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拓展,满足城乡居民走进自然、认识农业、体验农趣、休闲娱乐的需要,而且能够借助其较高的经济效益,充分调动各类经营主体加大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转变经营方式、运用新技术、保护产地环境的积极性。四川省江油市新安镇和三河镇在10个村连片建成了集现代农业、田园风光、生态旅游、农事体验相融合的“果语花溪”农业公园。2012—2014年,该区域内整合各类资金28亿元改善生产条件,投入远超过此前30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总和,并且大面积引进了猕猴桃和葡萄等新品种,推广了立体栽培、生物防虫等技术,配备喷灌、滴灌等节水设施,大大提高了农业发展水平。这样的例子在全国不胜枚举。据调查,只要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程度高的地方,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就高。
二是正在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增长极。“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能够使农业生产实现物化产品和精神产品双重增值,有效增加农业经营性收入;能够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扩大就业容量,有效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能够把农家庭院变成市民休闲的“农家乐园”和可住可租的旅店,有效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能够把农业产区变成居民亲近自然、享受田园风光的景区,保障农民收入“四季不断”。
三是正在成为美丽乡村的坚实支撑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客观上倒逼地方政府和农民等经营主体共同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把山水林田湖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美化村貌、绿化道路、净化环境,营造良好的休闲氛围,同时促使其把耕读文明作为乡村发展的软实力,不断提高乡村的文化内涵,整体上提升了乡风文明水平。正是在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以经济富裕、生态良好、村风文明为突出特征的美丽乡村。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聚集村目前已达9万多个,这些村已基本建成了美丽乡村。
3现存问题
发展乡村旅游尽管资源优势明显,发展空间较大,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不够科学合理,开发无规范性,盲目投资,无统一规划,档次上不去,景区基础设施落后陈旧,可进入性差;乡村旅游产品雷同,缺乏特色,缺乏文化内涵,对旅游项目的开发,不从本地资源优势和风土人情出发,而是盲目追求城市化,千篇一律;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不高,家庭旅馆卫生质量差,档次低,服务水平低,管理缺乏规范;乡村旅游开发缺乏科学规划及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支持,活动项目内容雷同,产品更新缓慢,很难对游客产生持久吸引力;乡村旅游人才匮乏,缺乏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及经营技能的开发和经营管理人才,相应的人才培训机制也不够健全,从业人员普遍素质低下,法治意识淡薄,导致乡村旅游处于粗放经营阶段。
4发展建议
钟情于乡村的游客除了追求清新空气、瓜果飘香、趣味民俗外,安全、便捷、卫生、舒适也缺一不可。因此,要打造优质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就必须以尊重乡村本性为前提,加之恰如其分的创意,做到“淳而不土”。为此,要做好几个方面的文章。
第一,旅游发展,规划先行。要认真规划,注重对乡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旅游部门要制定乡村旅游的总体发展规划,用来指导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之源,发展乡村旅游要求保护乡村文化资源,延续乡村历史文脉。应对具有乡土文化气息的传统作物、动物、饮食、服饰、工艺品、歌舞表演以及农作方式等,进行深入挖掘,并加以保护和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应符合当地的传统文脉,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并体现传统和现代的结合。
第二,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农”字当头。没有农业,就不叫农村;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因此,乡村旅游必须“农”字当头,以农为根,特别以农民为根。乡村旅游吸引人的核心魅力是农耕景象、农家习俗、农民的憨厚淳朴,归结到一点,就是“三农文化”。城里人是厌恶了钢筋水泥森林,要宣泄城市生活、工作的压力,才来乡村旅游。正因为城市和农村生活形态与水平不一,这种差异和错位形成了要去旅游的动因。因此,乡村景象绝不要去刻意雕琢成城市模样,劳民伤财,适得其反。要充分发挥农民积极性,把自己的家园打理好。
第三,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对于真正意义的乡村旅游来讲,同样要满足旅游者观有美景、食有佳肴、行有道路、住有房舍、购有特产、玩有体验这几大要素。因此要建立和完善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资金、营销、人才与科技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体系,强化政府的调控作用。同时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探索村民以资源入股、资金入股等形式共同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
第四,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客观来讲,农民群众普遍文化程度较低,观念较陈旧,信息不通畅,要把纯农业转为农旅结合,把靠体力转为靠智力经营,困难较多。为使乡村旅游尽快地健康发展,唯一的办法是学习培训,政府部门要建立起完善的乡村旅游培训体系。组织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专业培训,使从业人员掌握规范的服务和营销技能,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和规范化运作水平,使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史开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农村城镇化进程[J].中国市场,2007(35)
[2]陈成立浅谈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县域经济突破[J].中国市场,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