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吕云涛
[摘要]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病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土地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交通拥挤、住房紧张这四个问题尤为突出。一个举世闻名的“花园城市”——新加坡,在解决这四个问题上有着独特而有效的措施,值得中国及世界其他各国学习与借鉴。
[关键词]花园城市;新镇规划;居者有其屋;城市病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059
1新加坡城市建设的基本情况
新加坡的国土面积为7143平方千米,人口500多万,在这样一个地少人多的岛国,只用40年的时间,就从建国时的贫困落后、环境脏乱变为经济发达、环境宜人的国家,新加坡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其花园城市的治理理念、新镇规划、“居者有其屋”政策三项举措密不可分。
11建设“花园城市”,营造美丽家园
新加坡建国初期就将“花园城市”的方针作为基本国策,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总理密切监督的“花园城市行动委员会”正式成立,负责制定和执行相关方案,并且保证了工作的科学性、持续性和严格性,这项基本国策坚持了几十年都未曾改变[1]。“坚持远见、整体规划”正是新加坡成功建成花园城市的关键,制定规划时高瞻远瞩,执行规划时严格落实,并有高度透明的反馈机制,因此,这项国策深得人心,获得一致好评。
作为一个人口密度大的小岛国,如何提高土地利用率至关重要,在这一方面,新加坡政府做得很出色,国内几乎没有一片荒地,每一片土地都能得到合理地使用。为了成为真正的花园城市,新加坡政府采取了适合国情的特色方法——立体绿化,平面上的土地不够用,就把绿化延伸到墙上、天上、房子里,因此随处可见墙体绿化、屋顶绿化、围栏绿化、桥体柱绿化等立体绿化形式[2]。此举可实现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空间,到处都呈现出一片绿色景象。不仅如此,新加坡的城市规划更是确定了以中心区为主体的星座结构,组团发展的空间布局和绿色、山水系统。
新加坡环境质量自然是许多国家都比不过的,绿色植物的普遍覆盖使得这里空气清新、干净优美。新加坡政府始终坚持做好“绿色建设”,不仅有相应的法规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更有严格的处罚措施,随手丢掉垃圾、在公共场所吸烟等不文明的行为都会受到严厉罚款,而且金额不小,这一措施利用成本—收益理论,让人们不敢破坏环境。并且每个业主都有责任对自家及周围的环境进行绿化,这样的全民行动,一定会营造一个环境优美的城市。
12新镇的规划与建设
新加坡新镇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从1960年开始,新加坡共建成了23个新镇,目前有90%的人口居住在新镇中,由此可见,新镇是新加坡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新加坡新镇规划运用了西方国家的许多理论,比如“田园城市”“快速路网结构”“新城市主义”“串联社区”“明日城市”“TOD导向模式”等[3],在吸取这些理论的精华的同时,结合本国特点,探索出了一个理性的新镇模式,并在土地利用与交通方面尤为突出。
在土地利用方面,既混合使用土地又有相对独立的土地,使用功能,每一个新镇都有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休闲娱乐区、教育医疗、交通转换站等各类用地,本着方便居民生活与工作的原则,一定比例的工业区和商业区使得人们可以就近工作,缓解了高峰期交通堵塞,避免“卧城”现象出现。虽然新加坡人口多、土地有限,但并没有影响到城市居民的居住质量,以高层、高密度为主的住宅方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高层发展,底层架空”的理念,使得公共空间更具有围合感,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多的绿地与休闲娱乐场所。
在交通方面,新镇建设采用了“TOD导向模式”,公交车站与捷运系统一体设计,层级分明的道路系统,新镇中心、小区中心商业设施与地铁站、公交站等大众运输交通相结合,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此外,还有人性化的步行系统,公交车站之间、小区内部、邻里中心都设置了有盖走廊,因为新加坡的天气炎热多雨,这样的设计可以为来往的行人遮风挡雨。
13“居者有其屋”,解决住房难题
新加坡建国初期,面临着严重的住房困难,住房形势十分严峻,据统计,有2/5的人口居住在贫民窟和窝棚内,大部分居民只能住在用木板和铁皮建造的棚屋之中,只有极少部分的人能住上像样房子,人均住房面积只有33平方米[4]。面对这种情况,新加坡政府制定“居者有其屋”的政策。如今,9/10的新加坡公民拥有自己的住房。
为了解决住房危机,当时作为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提出,让每一个公民都能住进自己的房子。1960年,组屋发展局正式成立。由于当时经济落后、人民贫困,所以建设的组屋是小户型的,如一室或两室一厅,主要是廉租房,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建造起了较大的组屋,如两室两厅两卫、三室两厅两卫加书房等。同时,在依据居民收入水平不同的基础上政府制定了购屋准入政策,并不断降低限制,20世纪70年代,只有月收入在1500新元以下的居民才有条件申请购买组屋,80年代又提高到2500新元以下者,随后又调整为3500新元,不仅低收入家庭可以购买组屋,中等收入的家庭也可以购买。此外,政府对于低收入家庭还给予了许多方面的补助,月收入在1500新元以下者可以享受政府的补助金[4]。
新加坡政府还建立了中央公积金和住房公积金保障制度。中央公积金局不仅为建设公共住宅提供了大量资金,而且也减轻了居民购房的负担。公积金会员可以用公积金存款购买新的组屋,如果不足以支付,可以向建屋发展局申请贷款,然后用将来的公积金偿还。这项措施不仅可以使低收入阶层能够买房,而且也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后来中等收入的家庭也可以享受这项政策,极大调动了全民购买的积极性。
2新加坡城市建设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启示
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时,各地便开始积极探索如何实现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改变过去过分重视城市用地增加,转而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使居民能够真正生活在一个环境宜居的场所。过去我们片面注重土地城镇化,而忽视了人的城镇化。新时期,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
21坚持以人为本,有序推进农民市民化
当前,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到城市工作,然而他们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城市人,他们赚了钱往往寄回家使用,他们的子女往往成为了留守儿童,许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并没有享受到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因此,如何有序推进农民市民化极为重要。首先,要为他们解决住房问题。当他们在城市中有了住房保障时,才能彻底离开农村,所以政府必须出台政策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健全以政府为主体的住房保障制度。加大公共住房土地供应和财政支持,多渠道筹集住房保障资金,才能让更多低收入者有自己的住所。我们可以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建设一个建屋发展局,专门负责保障性住房建设,尽快解决低收入者住房问题。其次,政府还应采取一些举措帮助农民工解决子女教育问题、医疗问题等一系列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保证他们也能享受到公共服务带来的便利。最后,城市中的居民应该改变对农民工不友好的态度,理解和认同农民转变为市民后的社会地位和权益。
22混合使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有效利用城市的每寸土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不仅是城市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标志,也是缓解当前人地关系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国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着用地结构不合理、土地闲置、城市用地紧张等问题。新加坡政府在土地使用中实行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工业区、商业区、娱乐区、居住区混合布局,降低土地浪费,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国城市可以采取平面混合使用与垂直混合使用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可以实现办公、居住、商业等功能的复合,在空间布局上若干功能分区明确、互为补充,不同功能的土地相对均衡的分布在一起,既满足了人们不同时间段的需求,又可以让人们就近就业,缓解了上下班期间的交通拥堵。第二种模式是将不同的功能区在垂直空间上分层使用,比如,一栋建筑较低层次可以设置餐饮、娱乐等休闲场所,中层设置办公场所,而高层可以设置宾馆、单身公寓等。以上两种模式都是本着节约土地的原则,避免出现土地过度集中于某一功能,打造多元化的复合空间。
23建设轨道交通,整合交通枢纽
随着私家车的增加,大大加重了城市的交通压力。为了缓解交通拥挤,政府大力提倡人们选择公共交通,但是只有公共交通方便与舒适,人们才会心甘情愿的选择它。新加坡式的新镇TOD模式,将地铁站、主干道、公交转换站与镇商业中心整合为一体,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城市中需要重建和开发的土地均可以采用TOD的理念来建造,其中的公交交通是指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公交干线,然后以公交站点为中心,就近建立集工作、商业、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城区。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可以减少人们对地面交通和私家车的使用量。目前,中国的城市中较少使用TOD模式,使用轨道交通的还是少数较发达的城市,建设中国特色的TOD模式,必将带来经济与环境双重效益。
24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形象
在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已由原来注重量的增加变为注重质的提高,提升城市品质不仅能满足市民的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且可以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不难发现,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有许多不文明的现象,我们可以学习新加坡政府的严格执法,采取严格的罚款制度,规制人们的行为。法制化的管理虽然可以“治标”,但是“治本”必须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才能实现,通过教育可以增强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因此,只有教育与惩戒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破坏环境的行为。此外,建设城市绿地系统是改善环境的重要举措,中国可以探索适合本国情况的立体绿化,提高绿地的覆盖率,不仅可以使空气更加清新,而且给城市增添了更多生机与活力。
中国与新加坡既有许多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在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们应该借鉴新加坡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
参考文献:
[1]谢新松新加坡建设“花园城市”的经验及启示[J].东南亚南亚研究,2009(1):52-55
[2]郑晓霞,金云峰新加坡建设花园城市对美丽中国的启示[J].广东园林,2013(3):4-7
[3]罗海明,张媛明借鉴与思考:新加坡新市镇规划、建设、管理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7302-7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