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海绵城市”理论的碰撞

2016-07-05 09:21王明辉
大观 2016年6期
关键词:城市绿地径流海绵城市

王明辉

初二开始的新大钢改革课“探索与创新”,使我对一系列新名词倍感兴趣,如“真空运输”、“翡翠城市”、“海绵城市”等。这其中我对“海绵城市”尤其着迷。我的行动首先从它的理论开始。

20世纪70年代,美国提出了“最佳管理措施”(BMPS)[6],最初主要用于控制城市和农村的面源污染,而后逐渐发展成为控制降雨径流水量和水质的生态可持续的综合性措施[7]。在BMPs的基础上,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美国东部马里兰州的乔治王子县(Prince Georges County)和西北地区的西雅图(Seattle)、波特兰市(Portland)共同提出了“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其初始原理是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机制和设计技术,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减少开发行为活动对场地水文状况的冲击,是一种发展中的、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从径流源头开始的暴雨管理方法[8]。1999年,美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出绿色基础设施理念,即空间上由网络中心、连接廊道和小型场地组成的天然与人工化绿色空间网络系统,通过模仿自然的进程来蓄积、延滞、渗透、蒸腾并重新利用雨水径流,削减城市灰色基础设施的负荷[9]。上述3种理念在雨洪管理领域既存在差异也有部分交叉,均为构建“海绵城市”提供了战略指导和技术支撑。

2012年4月,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海绵城市”的概念首次提出;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建城函[2014]275号)以及仇保兴[10]发表的《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则对“海绵城市”的概念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总体来说,海绵城市的建设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1)保护原有生态系统;2)恢复和修复受破坏的水体及其他自然环境;3)运用低影响开发措施建设城市生态环境[10]。海绵城市技术基础设施除了自然河流、湖泊、林地等外,城市绿地应当受到高度重视。在满足绿地功能的前提下,通过研究适宜绿地的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和指标、规模与布局方式、与周边汇水区有效衔接模式、植物及优化管理技术等,可以显著提高城市绿地对雨水管控能力。

近20年来,英、美、澳、德、日等国家针对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内涝频发、径流污染加剧、水资源流失、水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分别形成了效仿自然排水方式的城市雨洪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相应的措施和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和实践应用[11-13]。例如,英国建立了“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DS)[14],以通过科学途径管理降雨径流,实现良性的城市水循环。澳大利亚则以城市水循环为核心,建立了“水敏感性城市设计”(WSUD)体系[15]。同时,新西兰也在LID和WSUD的理念背景下,整合、发展、建立了“低影响城市设计与开发”(LIUDD)体系[16]。此外,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对雨水管控方法的探索更早,法律法规相对完善,实践效果显著(表1)。

我国城市雨水控制技术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主要集中在雨水利用,近年来雨水控制技术重心逐渐转向雨洪调控及污染控制。《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中明确提出应建设下沉式绿地及城市湿地公园,提升城市绿地汇聚雨水、蓄洪排涝、补充地下水、净化生态等功能。较发达城市区域率先做出了一些探索,例如,深圳市光明新区、北京市顺义某住宅小区、上海市世博会区等开展了城市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项目等。但是目前关于城市海绵城市技术的实践主要通过湿地、潜流湿地等手段进行局部雨水收集和水体净化,缺乏明确的整体规划和系统性设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4年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从目标、指标、过程、手段、管理方面系统性给出建设指南,将为我国海绵城市构建起到指引作用。其后,财政部陆续发出“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通知”财建(2014)838号、“关于组织申报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通知”财办建[2015]4号,将切实推动了我国海绵城市构建的进程。

猜你喜欢
城市绿地径流海绵城市
城市绿地观花植物资源应用研究
西南岔河径流特性实例分析
西安市主城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城市绿地规划教学改革初探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
闽东北鹫峰山不同迹地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径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