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茂元
一、蒙太奇思维的定义
“通过分割、离散、跳跃的思维方式将个体聚合成整体、整体又通过形象进入人们的意识与情感中的规律与方法,就是蒙太奇思维(Montagethinking)。”[1]
蒙太奇思维的必要属性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多个对象组合,产生一个新的意义”。
二、蒙太奇思维的类别
(一)蒙太奇思维的有序表现
在美术领域中,与顺序有关的蒙太奇思维,是蒙太奇思维的有序表现。有序表现在艺术表现中,组成“整体”的“个体”之间具有顺序关系,例如动画的分镜头。
(二)蒙太奇思维的无序表现
在美术领域中,与顺序无关的蒙太奇思维,是蒙太奇思维的无序表现。
无序表现在艺术表现中,组成“整体”的“个体”并无顺序关系,例如《博朗剃须刀》的广告:猩猩、人类、剃须刀的顺序调换之后,对表意并无太大影响。
(三)被动意识中的蒙太奇思维
人们本能的、未能经过思考的“以整体来理解个体之合”的思维方式和规律,是被动意识中的蒙太奇思维。例如上图中,人们下意识识别出一个三角形。
(四)主动意识中的蒙太奇思维
以人们主动思考、理解的方式来实现的蒙太奇思维,是主动意识中的蒙太奇思维。例如作品《辛亥年》[2],需要人们通过对三位历史人物的思考,结合时代背景来理解“武汉的历史地位”。
三、蒙太奇思维的过程
(一)图像识读过程
图像识读是“以获得美术知识和有益信息为目的的对图像的观看、识别和解读。”[3]
这里主要指的是“主动意识”的识读。如果将整幅作品或“还未明确的作品意义”视为一个“整体”,观者需要在这幅作品中,寻找“个体”的线索,通过分别理解“个体”,进而将它们拼凑成“整体”来理解。例如《辛亥年》中,孙中山、溥仪和袁世凯三个“个体”分别代表三种势力,因此可以得出:三方角逐的焦点是武汉这一认识——“整体”。这也可以说是一个“解构→重构”的过程。
(二)图像创作过程
图像的创作过程可以分为:“局部→整体”,“整体→局部→整体”两种方式。
前一种方式,是在没有“整体”构想的基础上,从一个切入点开始,通过思维的发散,最后构成一幅完整的作品。假设艺术家陈波在创作《辛亥年》时,首先脑中没有此作的预想完成效果,或是通过创作过程的发展,最终完成效果与之前的构想大相径庭,那么这个过程,就是“局部到整体的创作过程”。
后一种方式则是作者在心中首先构思好作品的立意,然后寻找表义元素,通过表义元素在艺术作品媒介上的组合,进而将心中的立意反映在媒介中。与上面的例子相反,如果《辛亥年》与艺术家陈波根据心中的完成效果的假想相差无几,那么这个过程就是“整体→局部→整体”。
【注释】
[1]徐耘春.绘画艺术中的“蒙太奇”思维——中国人物画中场景衔接演变的研究[J].美育学刊,2014,(04):95-105.
[2]陈波.武汉美术馆开幕的《“武汉·印象”——武汉美术馆馆藏作品展》.2013.
[3]对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尹少淳教授的访谈[J].中国中小学美术.2016,(0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