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职图书馆管理窥探

2016-07-05 09:21赵吉文
大观 2016年6期
关键词:维护网络数字化

赵吉文

摘要:图书馆是高职学校学生查阅资源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开展专业知识验证、自学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技术给图书馆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本文分析了网络给高职图书馆管理带来的新变化,从工作人员知识更新、精力投入、数字化建设、横向联系的强化、后期维护等方面提出的图书馆建设的有效性。

关键词:网络;图书馆;管理;数字化;维护

一、引言

高职学校图书馆是学生拓展自我知识空间的有效途径,学生可以在学校图书馆实现相关知识的查找,可以不断提升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因此图书馆对于高职学校的学生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近年来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管理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其馆藏信息资料进一步拓展,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也进一步提高。

二、网络给高职图书馆管理带来的新变化

(一)图书采购的新变化

没有网络的时候,高职图书馆每年都需要派出很多的图书采购人员,到不同的地方去采购不同的图书,这样的采购工作的难度较大,参与人员的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图书馆每年为此付出的成本也是十分惊人。当网购成为现代社会商品交换的主流之后,更多的图书采购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通过网购可以降低传统采购图书的成本,降低参与人员的工作强度,更好地规避了采购过程中出现的不良行为,规范了现代图书采购的效率和准确度。

(二)图书资料数据的拓展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资料的获取更多的可以从网络上获得,例如网络上有土豆、万方、知网等一系列的资料数据库,可以保证人们在这相关的数据库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和信息,高职学校的图书馆就是为学生、教师查阅相关数据资料的地方,图书馆的建设近年来已经开始向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更多的学生可以在高职学校的图书馆通过网络免费查阅相关的数据信息,这样可以进一步构建图书馆馆藏资料的广度。

(三)图书的管理更加高效

图书馆可以通过自己的网站将在馆的图书显示出来,学生可以不去图书馆,通过手机或者笔记本等直接查询到相关图书的借阅信息,不跑冤枉路,这样可以实现图书借阅更加高效、快捷,一旦图书换回图书馆之后,学生可以第一时间通过网络查到,可以实现学生借阅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同时现代信息化技术可以将相关书籍的信息通过扫二维码获得,这样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误差,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最为准确的图书管理。

三、基于网络技术的图书管理措施

(一)工作人员网络信息化技术的掌握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升级,图书馆应用网络化、信息化技术也是具有长期的更新、优化的特征。相关的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图书馆要想实现更加先进的网络化技术,就需要加强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因为新的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不断拓展工作人员的应用能力,只有工作人员进一步掌握了网络信息化技术,图书馆的网络化发展才能进一步实现。

(二)投入更多的精力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需要不断拓展图书馆在相关技术的应用上,一些先进的技术需要通过不断的引进,才能实现更好的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学生对其评价可以进一步说明这样技术应用是否满足需求,也是图书馆是否进一步加大相关的投入必要性的说明。另外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需要不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这些都需要图书馆的管理层不断加强对这一方面的认识,有效重视起信息化技术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数字化建设

今后社会是网络的时代,需要不断提升图书馆在这一方面的有效应用。具体来说,有电子数据库的构建,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图书借阅系统的优化等。学生、教师到图书馆的主要目的还是查阅相关的数据、信息,实现对相关教学知识的有效理解和验证,数据库的建设可以进一步拓展数据、信息查阅的空间,不断实现相关数据库的购买,定期维护等,这样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库查询到相关的论文资料、国家标准、专业书籍等。图书借阅系统的优化更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书籍是否在馆,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查阅图书馆的网站上的书籍借阅系统,就可以准确掌握,这就需要进一步构建这一图书借阅系统的几个重要环节,实现图书信息的全程跟踪。另外还有图书馆需要进一步加大电子阅览室建设,更新计算机,实现上网查询资料的快捷性、高效性的特征。

(四)加强图书馆之间的横向联系

图书馆在资源共享上需要不断强化,这十分重要的,因为高职全凭自己的实力构建数字化图书馆、复合型的图书馆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这就需要进一步学习社会上的公共图书馆发展经验,不断构建自己的联盟机制,实现不同高职学校图书馆之间相对联系,基于网络化建设,将不断的数据信息资源实现共享,这样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减低图书馆在不同领域的投入精力,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图书馆资源上的共享优势,强化了图书馆之间的联系。

(五)强化后期维护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建设不是一次性的工作,需要不断投入人员和资金进行后期的维护,尤其是一些基础的计算机、存在等电子设备等都需要定期检查其工作性能,保证其正常工作,在必要的时候需要进行相关基础设施的更新升级,这样才能满足网络技术更新换代的需要。因此图书馆需要有长期的资金和固定的维护人员,这样才能保证维护的有效性。

四、结语

图书馆是高职学生查阅资料的主要场所,需要进一步强化其与网络化的联系,实现数据库的有效构建,这样学生查阅的广度才能进一步提升,图书馆建设是一个高职学校教学等综合实力的体现,需要学校不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实现其建设的高标准。

【参考文献】

[1]刘会敏.传承:一个不争的事实——谈高校图书馆的消亡[A].2014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Management and Social Science(PMSS 2014),2014,01:124-125.

[2]赵彦静.“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及服务推广——以上海地区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为例[A].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2015年研讨会(二),2015,06:145-146.

[3]蒋知义,邹凯,谢振华,毛静等.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测评研究[A].2011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MSE 2011),2011,10:173-174.

猜你喜欢
维护网络数字化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发射台中央控制系统典型故障分析及维护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1938年法入侵西沙 日军积极“维护”中国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