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突发精神分裂症事件的案例分析与启示

2016-07-05 10:22向驰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应对策略大学生

向驰

【摘 要】 本文在对大学生突发精神分裂症实例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以下启示:必须建立一套健全的危机管理机制,从而做到事前预警及时,保证信息畅通;事中快速应对,多方沟通;事后消除负面影响,总结经验教训。

【关键词】 大学生;突发精神分裂症;应对策略;危机管理机制

一、实例分析

1、事件

(1)2014年9月13日中午两点,湖北民族学院学生科接到当地派出所电话,声称该院一名大一女生(A同学)报警说有人对她进行性骚扰,接到电话后本人与班主任第一时间向领导汇报并及时赶到派出所,在派出所办公室内,A同学声称有两名男生正在通过电磁波对她进行性骚扰。民警和我们均判断A同学可能存在精神问题,出现幻觉。随后,我们将A同学接回学院办公室,并立即联系其家长,其父坦言A同学有过精神病史。在心理咨询中心专业老师的建议下,我们与A同学进行了谈话,帮助学生尽快平复心情。第二天家长赶到学校,经家长与学院领导双方协商,同意A同学休学一年,回家治疗,待康复后返校学习。

(2)2015年9月20日凌晨三点,本人接到保卫处电话,了解到本院一名大一学生(B同学)大喊大叫,宣称要跳楼,并且中途有过用刀砍门和踢门的行为。我们联系到家长才了解到,B同学曾患精神分裂症,随身携带有药,吃药后能有效控制病情。我们随即劝其吃药,吃药后不久,该生终于在值班室休息。其父亲赶到学校后,B同学强烈要求退学回家,经过与学院领导充分沟通协商后,其父决定让B同学申请退学。退学后其父亲与我们联系表达了谢意,并向我们反馈由于病情太重,B同学已经送至当地精神病院治疗。

2、原因分析

仔细分析对比这两起案件,不论是事件本身,还是两个学生本人的基本情况,都有很多共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事发时间。两起事件都是新生在军训期间突发精神分裂症。

(2)两名学生都有精神病史,并且病因都是因为中学学习压力较大。

(3)两名学生都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稳定病情,且发病前几天都没有按时吃药。

(4)在处理两起事件过程中我们都是被动应对,没有主动及时发现。

发病原因分析:

首先,通过两起事件的共同点分析不难得出,由于当前社会、家庭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以及教育制度本身的缺陷,中学生压力过大,容易患上精神类疾病。医学界认为:“尽管目前对精神类疾病病因的认识尚不很明确,但个体心理的易感素质和外部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的作用已被大家所共识。”数据证明不用药物治疗的出院病人在4-6个月复发率比用药物维持治疗高达8-12倍。患病学生在学校断药或者不按时吃药很容易复发。

其次,两起案件都发生在军训期间,此期间学生运动量大,容易引起身心疲惫,从而复发。新生军训作为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已成为全国高校的统一做法,我国高校并没有在军训前提醒曾经患有精神类疾病的同学不能参加军训。同时,我国高校体检往往是在新生军训完以后进行,在军训期间无法预知这种情况。近年来,很多媒体也报道了学生在军训期间猝死的情况,学校应该在军训前安排对新生体检,对学生身体和精神都进行全面了解,尽量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再次,高校没有提前掌握新生准确精神状况的渠道。我国高中就已经建立学生档案,可是这两名学生档案中却对他们曾经患有精神疾病这一重要信息只字未提,因此,国家应建立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特别是规范电子档案的登记管理,对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有明确说明,保证学生个人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启示:建立一套健全的危机管理机制

建立一套健全的危机管理机制是防范危机事件发生,保证校园安全和谐最有效的办法。

1、事前预警及时,保证信息畅通

只有提前发现问题,才能防范于未然。如何及时主动发现问题,核心在于是否能第一时间掌握重要信息。

(1)明确预警重点对象,即大一新生,特别是来自外地的同学。由于刚刚脱离父母监护,离开家到遥远的异地上大学,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

(2)筛选重点关注对象。在军训期间关注表现异常学生,通过查看档案、与家人沟通等方式全面了解和筛选重点关注对象。

(3)形成预警网。学校的预警机制往往是班级-院系-学校单线报告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学校预警机制应当更加细化,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寝室成员的作用,形成一张预警网。

2、事中快速应对,多方沟通

当危机发生后,则应快速反应,根据已有的危机管理计划和程序,启动紧急应对机制。

(1)辅导员作为危机事件处理的主体应该冷静沉着,及时赶到现场处理问题,在了解情况后,应第一时间向分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将事件的发展状况迅速做出判断评估,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2)如事态有扩大危险,应请求学校相关部门共同干预,联动处理,必要时向公安机关和医疗机构求援。

(3)在处理的过程中,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协调。辅导员应该在家长、班主任和咨询中心之间起到桥梁作用,及时与各方保持沟通,防止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不良影响,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4)平衡原则。在处理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在学生利益和学校安全稳定之间找到平衡。

3、事后消除负面影响,总结经验教训

(1)在危机发生后的处理阶段,一方面要注意消除事件对学校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应积极消除事件对相关学生的心理影响,防止对学生本人和其他学生留下心理阴影。类似事件容易造成学生恐慌,一定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信息泄露。在事后对学生本人进行定期的心理辅导和看护也很有必要。

(2)事件处理完以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尽量以书面形式报告此次危机事件处理的全过程,并总结归纳事件处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便指导以后遇到类似事件的处理,从而采取更加及时有效的防范措施。通过案件的整理归纳,真正做到实践升华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北京医学院.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

[2] 刘宏宇,卫冬妹.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例分析与策略[J].咸宁学院学报,2008(2).

[3] 李春伟,张熹.一名精神分裂大学生的案例分析和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08.12(下).

[4] 王璐璐,周治国,李红娇.高校辅导员对精神分裂症学生的识别与转介[J].中国校医,2011.10.25.10.

猜你喜欢
应对策略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发展探讨
初中英语情趣教学的现状浅议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