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探析

2016-07-05 06:44郭宝科
运动精品 2016年1期
关键词:学校体育新常态发展

陈 宝 郭宝科 李 娟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新常态下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探析

陈宝郭宝科李娟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伴随着我国的经济迈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体育的发展也逐渐走向新常态,学校体育作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一直备受社会的关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是学校体育发展的核心,与现阶段我国学生体质逐年下降形成鲜明的对比,新常态下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仍存在大量的问题,不容忽视。以新常态下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为背景,探讨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新常态;学校体育;发展

自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常态”一词以来,我国的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但经济发展的质量却向上跨越了一大步。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体育的产生与发展[1],伴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体育的发展也逐渐走向新常态。学校体育作为体育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学校体育经过60多年跌宕起伏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果,已经慢慢的走向正轨,但迈向新常态下的学校体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以学校体育新常态为分析视角,探索学校体育在新常态下如何更好的发展,以期能够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1 何谓学校体育新常态

关于“新常态”这个词的理解,查阅了相关的资料,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确定的定义,但是众多专家、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新常态”。本文将从哲学的角度来阐述对“新常态”的理解,“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2]。换话句话说,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是一种不可逆的发展趋势。新常态就是一种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人们经过常态——非常态——新常态的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结晶。新常态从内容上揭示了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从形式上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周期性特点和过程[3]。学校体育新常态是学校体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一个周期性的过程,是学校体育发展的一个必然的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伴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也正迈向学校体育的新常态,尽管在现阶段学校体育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但是迈入新常态发展的阶段是历史必然的选择,是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

2 迈向新常态的学校体育

2.1学校体育走向新常态的发展趋势是历史的选择

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运动发展是它永恒的主题。然而,这种运动发展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进行发展。学校体育新常态就是学校体育否定之否定的结果,如图1所示,自从学校体育的萌芽,学校体育就按照自己的发展规律在不断发展,但在学校体育发展的某些阶段,甚至出现学校体育“无用论”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潮。恩格斯认为:“第一次否定的时候,就必须使第二次否定可能发生或者将有可能发生”[4]。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进步,彰显出体育本质的“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被人们广泛认同和接受,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方面的功能更是无法被取代,体育逐步步入正轨,迈向新常态。

图1 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示意图

学校体育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这个阶段,最终走向新常态,似乎学校体育又返回到了起点,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而是达到了一个相似于肯定阶段却又高于肯定阶段的一个阶段,从内容上说,这是学校体育自己发展自己;从形式上说,这是学校体育螺旋式上升与曲折前进的一个过程。正如黑格尔指出:“它从简单的规定性开始,继之而来的规定性就愈益丰富、愈益具体。因为结果包含着自己的开端,而开端的进程用新的规定性丰富了结果”[5]。学校体育从最初的萌芽时期到最终迈向新常态的发展阶段,需要不断的经历自我矛盾的斗争,不断的向前发展。学校体育在新常态发展阶段又有关于学校体育问题新的方面的出现,这些处于“萌芽”问题经过时间和实践的不断验证,通过已有的相关知识不断的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从而又会形成新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又巩固和完善了学校体育的发展,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学校体育的发展就是以此螺旋式上升的朝着探寻学校体育规律和真理而不断前进的过程。

2.2学校体育政策保障新常态

学校体育政策是依据学校体育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以学校体育的发展的客观事实作为政策的基础和依据所制定出来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策略并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根据经常变化的条件制定的”[6]。

图2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政策年度颁布数量变化示意图

政策是行为规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7]。学校体育政策就是我国学校体育稳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如图2所示,张文鹏、王健对我国1949年到2013年学校体育政策年颁布数量进行了统计,由图可知我国学校体育政策年颁布数量可以分为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之前、“文化大革命”期间以及“文化大革命“后至2013年三个阶段。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学校体育开始迅速发展,国家也针对学校体育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但学校体育政策年颁布量总是起伏较大,文革的到来,学校教育受到摧毁性的打击,学校体育政策也就处于“休眠”的状态,随着改革开放拉开帷幕,教育的恢复,学校体育迅速反弹式的发展,特别是“扬州会议”之后,我国学校体育学校体育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国家在学校体育政策的年颁布量上也趋于稳定。我国学校体育政策趋于稳定,从侧面也反映出我国学校体育现阶段正处于一个稳定的发展状态。随着“经济新常态”的稳步发展,我国学校体育也必将迈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

2.3体育思想转变引领新常态

我国的体育思想分为了三个阶段,分别为我国古代的体育思想、近代的体育思想以及现代的体育思想。随着我国体育萌发到走向新常态的发展历程,体育的思想也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姑且不论是体育思想的转变影响着体育的发展,还是体育的发展促进人们体育思想的转变,但是二者却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在我国体育处于萌芽阶段时,由于古代体育处于萌芽期,我国古代的体育思想总是依附于其它的思想混合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儒家以伦理为中心的体育思想、道家道法自然的体育思想、墨家尚力的体育思想、兵家攻防技击的体育思想、阴阳家对立统一的体育思想等[8],这些体育思想形成构成了我国古代最朴实的体育思想。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在体育可以强兵、强种、强国的思想下,我国体育进入了缓慢发展阶段。在“睁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等口号的引导下,国内的一些思想家和学者开展渐渐了解被视为“蛮夷小计”的西方近代体育[9]。十年内战期间,我国的体育思想更是错综复杂,最终人们开始逐渐的认识到体育的一些本质的问题,实用主义体育思想、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以及民族主义体育思想等占据社会的体育思想的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我国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开始大量的学习借鉴苏联体育的发展模式,形成一种“批美学苏”的体育思想[10]。随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引下,“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体育思想应运而生。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我国的体育思想遭受前所未有的摧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体育发展迅速,体育思想百花齐放,“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在众多思想中脱颖而出,成为社会的主导。现阶段,人们思想观念跨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国家体育的发展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为指导方针,学校体育的发展以“以生为本”为价值理念,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体育价值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被社会普遍的认可,进而不断的促进我国体育迈入新常态。

3 新常态下的学校体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尽管我国学校体育逐步走向新常态,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不断的探索、改革创新才能巩固我国学校体育新常态的稳步前进。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在学校体育问题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黄爱峰、王健对我国学校体育10大问题进行了反思,分别归纳为指导思想、文化堕距和体制情结等基本认识范畴的问题;封闭格局、考试体育、师资队伍等发展方式的问题;体育课改、农村体教、硬件达标、实然地位等体制机制的问题[11]。林楚辉认为我国学校体育面临教学内容与形式、青少年体质以及评价方式片面化三个方面的问题[12]。舒盛芳、沈建华提出了学校体育在青少年儿童体质、教学理念与过程的差异、地位、升学压力、办学条件以及决策管理、理论研究等方面的问题[13]。张京华认为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主要存在着学生体质下降、场地设施不足、师资力量匮乏、组织管理以及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等多方面的问题[14]。正是这些研究指出了我国学校体育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才促进了社会对这些问题的关注,才有更多的人集思广益来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已经是很大的一个进步。

图3 我国学校体育问题归纳与总结结果示意图

目前,我国学生体质不断下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通过对学校体育问题研究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如图3所示,所有问题归结于根本还是学校体育的核心问题即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的问题。围绕核心问题辐射出相关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四个领域。

第一,思想领域的问题。学生体质问题的出现,处于最核心应该是思想领域的问题。国家、学校和家庭如果从意识上就没有重视学校体育,其余的问题就可以不用讨论了。现阶段,国家在不断的督促着学校重视体育的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在2007年就颁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但学校和家庭是否重视了学校体育的教育,这仍然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学校抓升学率,家庭抓成绩,学校体育永远在学校课程中处于边缘学科。

第二,课程领域的问题。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不仅仅是一个摆设,而应该是让学生在体育的课堂上乐于学习,快乐运动,轻松达到课程学习的目标。但是,目前大多数学校和学生考虑的是升学体育的考试问题,反而造成学生厌恶体育的学习,形成了一种本末倒置的现象。

第三,体育资源领域的问题。体育资源包括“硬性”体育资源和“软性”体育资源。如果从国家、学校、家庭都有学校体育的意识,体育的资源缺乏也会限制学校体育的发展,但现实的情况是,学校以及个人既没有认识到学校体育的重要性,体育资源尤其是“软性”体育资源严重缺口,这类问题在农村学校体育教育问题上更加突出。

第四,体制领域的问题。制定任何一个体制、机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所处的领域。国家和学校通过制定学校体育的管理机制、评价机制、考核机制、反馈机制等都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但是这些机制一方面可能因为制定时间的久远,不适应当前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另一方面,很多学校为了升学率从而忽视这些机制,或者敷衍了事。现阶段众多体育教师也是出现这样的问题,只知道完成相关考核指标,并没有考虑“学生本位”,学生是否真的有所受益。

以上围绕学校体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所辐射出的学校体育思想、课程、体育资源以及体制的四个领域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领域都是相互影响的、相互作用的,任何一方面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学校体育整体的发展。

4 反思和建议

4.1抓重点:突出以学生为本位。

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如果不把握这个本质,那学校体育就会“脱轨”发展,最终将走向末路。所以学校体育的发展一定抓住学生本位的思想,不能“变味”,更不能打着“学生本位”的旗帜做着不为学生和家长理解的事情,如我国的“阳光体育工程”、体育素质测试、体育升学测试等一系列政策,本意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锻炼,但是在真正的落实和实施过程中却大打“折扣”,甚至有些地方都“变了味”,如果学校体育不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学校体育的发展意义何在呢?

4.2强观念:转变体育的思想。

任何一件事情如果想做好,必须从思想上加以重视,才有可能发展的更好,学校体育亦如此。当前,我们转变体育思维模式,应该完成“重技能”到“重素质”、“重竞技”到“重健身”、“重育体”到“重育人”思维的转变[15]。从政府层面上来看,国家应该从政策和指导思想上引导社会进行体育观念的转变。从社会角度来看,尤其是学校要强化体育发展的观念,让体育课程真正落实和惠及每一个学生。从个人角度来说,特别是对学生,应该强化他们体育学习的理念,让学生正确的认识体育,了解体育的本质和功能,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身体收益,只有这样,学生会有目的投身到体育的实践活动中。

4.3创课改:完善课程改革。

学校体育课程的好坏直接关系学生学校体育课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的身体素质、身心健康,所以需要不断的完善课程体系,使其目标明确,架构合理。任何课程的创新与改革都需要实践的检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是否成功,最终“话语权”应该把握在学生手中,而非推进改革的专家学者。因此,第一,加强对课程的理论研究,形成系统化、完善化的学校体育课程。第二,把握学校体育课程的规律,制定详细的学生学校体育的培养方案。第三,量化考核量表,使学生的体育考核更加透明化,多样化。

4.4调分配:“硬性”和“软性”体育资源合理分配。

“硬性”体育资源是指体育设施等;“软性”体育资源是指体育教师等隐形的体育资源。体育资源的多少虽不对学校体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但直接影响学校体育的发展质量。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学校体育的硬件设施越来越完善,但是农村学校体育的硬件设施与城市相比仍然差距较大。然而,“软性”体育资源缺乏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在基础教育阶段,专职体育教师就缺少30余万。体育教师以占教师总数不到5%的比例,承担着接近总课时11%的教学任务[16]。这与我国每年毕业的体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即失业、就业难等现状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确实也是值得令人深思的一个问题!

相比之下,“硬性”体育资源远比“软性”体育资源好解决得多,所以现阶段两个方面都需要抓,但突出解决“软性”体育资源的问题。第一,完善学校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第二,完善体育教师的选拔体制,加强对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第三,加强政策的引导,如“三支一扶”、“特岗招聘”等政策,鼓励高校优秀体育学生走向基层。

4.5促改革:政府、学校双管齐下。

随着学校体育的不断发展,在国家早期制定的有关学校体制的政策已经适应不了现阶段学校体育的发展,所以,政府首先应该破除阻碍学校发展的旧体制,制定出适应学校体育的相关管理机制。其次,就学校而言,更需要不断改变学校内部的学校体育的管理机制,尤其是学校体育的管理、考核、评价、反馈等机制,只有合理有效的学校体育机制的保障,学校体育才能够更好的迈向新常态。

参考文献

[1]骆秉全.体育经济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陈华文.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机遇和挑战——评《新常态改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谈大趋势》[J].产权导刊,2015,3.

[3]汪永祥.马克思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85.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99.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9.

[7]刘斌,王春福等.政策科学研究(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5.

[8]杨向东,张雪梅.中国体育思想史(古代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崔乐泉,罗时铭.中国体育思想史(近代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0]崔乐泉,罗时铭,赵玉梅,苏肖晴.中国体育思想史(现代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1]黄爱峰,王健.学校体育发展的10大问题省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02.

[12]林楚辉.当前学校体育在发展进程中的问题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9,01.

[13]舒盛芳,沈建华.改革开放30年我国学校体育取得的主要突破与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04.

[14]张京华.关于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主要问题的调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5]程一军.新中国60年学校体育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6]吴键.体育教育必须担起时代责任[J].中国学校体育,2014,01.

On the Developments of School PE in China under the New Normal

CHEN Bao,etal.
(Sports Institute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Hubei,China)

Abstract:With China's economy steping into the development phase of the new normal,sports development also heads for this new stat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sports,school PE is always the hot topic of social concern. Nowadays,Chinese students'physique is deteriorating year by year,which presents an obvious contrast against the core of the school PE,that is building up people's physique and health,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school PE in China under the new normal. This paper t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school PE under the new normal as the background,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school PE,to provide referenc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PE in China.

Keywords:the new normal;school PE;development

作者简介:陈宝(1992 -),安徽庐江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学校体育新常态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