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1930关中三年旱灾救助及其启示

2016-07-04 14:33孙秀林
2016年20期
关键词:旱灾启示救助

孙秀林

摘 要:纵观中国历史,旱灾一直是影响和危害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热点,它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存和社会的稳定。本文侧重对1928年到1930年关中三年旱灾的救助及其启示进行分析,通过从政治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三个角度给我们处理日常旱灾提供了一些重要经验,及其对于以后旱灾的预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旱灾;救助;启示

旱灾从古至今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其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关中地区在1928到1930的旱灾是当时影响程度最为强烈的一次,给当时的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同时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在这一时期,政府对关中旱灾从经济、政治、社会三个方面入手,帮助人们度过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现实意义。

一、旱灾救助措施

(一)给与人们财政的支持

在民国1928到1930年这一段时间内所发生旱灾导致人们的生活处于极度困难的时刻,社会出现了很多问题,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地物质困难和生存压力。面对日益紧张的社会环境,政府在当时采取了很多解决的措施,通过不断对地方经济扶持,对人们进行物质上补贴,使得人们过的幸福,进一步解决好人们在经济上所遇到的问题,缓和社会矛盾。在这一时期政府通过在农村实行农赈的活动,帮助苦难的人们恢复农业生产,使农业更快的恢复迎合人们的需要,它作为一种和急赈、工赈并列的救灾方法,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就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缓解了当时社会所出现的危机。实施农赈的关键是缓和当时社会所存在的问题,解决好人们赈款的分配比例,这样做有利于社会稳定,人们安逸。如:“1929年,在发生旱灾两年后,政府批准发行救济1000万元,中央赈灾委员会分拨给陕西95万元,” [1][p32]通过这样的方式便给一些没有经济能力的人们提供丰厚的物质储备,解决好当时人们所面对的生活负担,帮助人们走出困境,使社会能够更好的发展。

(二)建立健全的工作方针

随着当时旱灾的不断恶化,它严重的影响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社会的政治危机加重。由于当时人们社会生活水平出现困难,环境恶化,政府更加注意到旱灾的严重性,通过一系列活动来迎合人们的需要来解决社会所出现的困难。对于当时的旱灾情况,地方政府不断相应党的号召及时的处理好社会矛盾,缓解社会危机,采取了一些措施,解决人们的生存问题,通过及时的动员人们群众组织兴修水利来迎合人们的需要,缓解旱灾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当时在关中地区很多地方都开展对社会的筹备工作,政府不断对旱灾的所带来的问题进行解决,满足人们的生活,政府在当时兴修了很多防洪建筑,堤防工程来加固堤基,渭河流域由于当时流域水库少,调洪能力低,采取工赈的办法是迎合社会的发展需要而采取的有效措施,通过对工程建筑的投入来缓和社会所存在的问题,解决好社会的矛盾,使人们能够更加安逸的生活。据记载:“救济陕灾的根本办法,应该通过开渠凿井、兴办水利、修筑道路这三种举措来实施工赈,” [1][p31]工赈的实施对于农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二、旱灾启示意义

(一)要加强对粮食的投入

由于在1928年到1930年的旱灾导致人们的生活处于极度恶化的境地之下,很多人认识到自然灾害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其中它与人们生活的好与坏有着密切的关系,存在着很大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困难和财政困难,而当时由于对粮食的投入比较少,而导致很多人在旱灾发生的时候失去了良好的物质储备,没有了生活的必需品粮食,同时在此由于当时粮食的产量下降,粮食的价格又无限制的上涨,如:“当时在陕西省的很多地方到了30年代,谷之出产反较稀少,面粉之价格,较之数千年,激增不已,” [2][p36]使得很多人无钱购买粮食被饿死。查陕西仓储自民国以来,遂将各仓积谷提用净尽,颗粒无存,至将仓库折供原料砖瓦等巳售,地皮亦几经拍卖无余。[1][p42]这样便在很大的程度上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地损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面对在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那个年代,社会的矛盾不断激化,生态系统恶化,国家领导人必须在经济上加强对粮食的投入,缓和社会矛盾,解决好人们的需求问题,重视对粮食问题的投入,不断地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对地方物资储备的投入不断加强,使社会能够正常发展。

(二)加强救灾赈灾的能力

由于在民国时期关中三年旱灾给社会所呈现的种种影响,使之极大的破坏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人们的生活秩序混乱,生态系统失衡,进而影响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政府在此应加强对自身工作的注视力度,加大对社会的呼吁,加强救灾赈灾的能力,使得社会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解决好人们的生存问题,因为只有政府才有处理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来进行救灾活动的能力。由于当时的灾害情况过于严重,累计的人数之多,便使得政府要及时的解决这里灾民的吃住等问题,来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上所遭遇的困难,他们就需要调动起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社会捐款是赈灾的主要来源之一。1929年,国民政府振务委员会共计募得各类捐款535419.659元,其中指定捐款为323316.349元,占60.39%;捐俸助赈款为133489.97元,占14.68%;普通捐款为78613.38元,占24.93%。中央赈灾款项主要来源为发行赈灾公债,其次为各类捐款,在各类捐款中,指定捐款占的比例较大,而公务员捐俸助赈也发挥了较大作用。[3][p137]来满足人们在应对旱灾的过程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与方案,以使人们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减少旱灾的发生的频率,缓和社会矛盾。

总之,1928年到1930年关中三年旱灾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在此期间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人们找到生活的希望,帮助人们战胜自然灾害,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我们国家需要加强和完善我国防灾救灾法律法规体系,减少旱灾的发生给人们造成的恶劣影响,以及社会所发展正常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秦斌.陕西旱灾研究(1927-1932)[J].山西师范大学,2012.(04).

[2] 温艳.民国时期西北灾荒成因探析[J].社会科学家,2010.(03).

[3] 温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自然灾害研究[J].西北大学,2012.(06).

猜你喜欢
旱灾启示救助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水下救助抢险
板栗“旱灾”后生产管理技术
葫芦岛市旱灾风险评价
水下救助抢险
黑龙江省旱灾等级划分及旱情分布研究
德州市2014年旱灾应对措施与经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