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凤
【摘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挖掘学生自身潜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创新实验活动,开展课外拓展。
【关键词】 高中 生物教学 创新能力
自古以来,儒家一直信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经典理念,创新是中国发展的不竭动力,高中阶段是培养青年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育学生基本的创新能力显得十分必要。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探讨。
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是教育发展、社会发展、学生个人发展对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是高中生物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1、教育发展要求。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中课程价值、内容的设置日趋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且更加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说,它的主要任务是要提升学生所具有的基本生物学素养,其价值是为学生全面提高科学素养做出贡献。这也就要求高中生物教学工作需要由刚性转向弹性,更加注重挖掘学生自身潜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社会发展的要求。改善我国民众的综合素养是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提高国民生物素质使国民能够运用科学的生物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是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高中阶段的生物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从中得到更多的智慧启迪,进而更好地运用到学生的实践当中,要求学生能够活学活用。
3、学生个人发展的要求。高中阶段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即承接初级教育阶段的知识学习同时又为大学阶段学习、生活和步入社会做准备。在这一阶段所形成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既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运用本学科知识,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开拓空间。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教师在在开展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安全教学节奏与内容,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工作中来,建立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
1、转变教学理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单方面灌输教学理念,明确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充当引导者的角色而非主导者,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课堂表现、课下作业完成情况等的观察,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而改变课程讲解进程。总之要突破传统教学理念,打破灌输式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需求,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
2、合理安排课程内容。要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还要从课程安排入手,这是提高他们学习兴趣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高中生物课程以专题模块的形式呈现,每一模块设一内容主题,而不规定具体“知识点”,这也就为教学留出了极大的自主发挥空间。因此教师可以按照学生掌握程度对所教课程进行设计与选取。比如,针对于“生物科学与社会”这样的知识点,可有有针对性的选取适宜的部分进行选学,可以选择接近于现实的“生物或工业”作为侧重点。同时本着与时俱进的思想,教师也可以根据生物技术、生物学的发展情况适当地加入到教学内容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生物科技发展情况,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创新实验活动。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活动,是使学生首脑结合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在牢固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创新实验,在创新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例如,当蛋白质遇到浓硝酸后能够发生特定的生物反应,要证明蛋白质是组成唾液淀粉酶的主要成分,只需要在实验当中将浓硝酸滴入唾液淀粉酶就能知晓答案。
4、开展课外拓展。教学活动不仅包括课堂上的活动还包括课外的延伸,教师可以结合所学知识,通过布置课外作业、开展讨论会、辩论赛的形式,延长学生思维的广度,培养他们动手操作的创造能力。例如,在选修二课程学习阶段,教师可围绕“生物科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开展讨论会,还可以“生物科学对人类发展造成的正面影响大还是负面影响大”为题组织辩论赛,让学生各抒己见,挖掘学生的新思想、新观点,在潜移默中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学生在生物课程方面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对现行教学模式进行完善,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创新思维,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在生物学习以及其他各科学习的创新能力。
参 考 文 献
[1]曹丽艳.高中生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J].中华少年.2016(06)
[2]吴新军.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生物技术世界.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