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碧香
【摘 要】识字教学是语文在低年级阶段为数不多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在小学打好坚固的识字基础才能让学生为将来更加深入的语文学习做好准备。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是我们教师长久以来的追求。
【关键词】低年级;识字;效率
识字乃是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它的重要性在于其他方面的学习,例如读和写,都要建立在识字的基础上。新课标有着明确的要求,学生在小学的识字总量应该要大致达到三千五百,而一二年级的要求识字量为一千六百,这表明低年级学生有着繁重的识字任务,他们要识记大概一半小学阶段的识字总量。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记住的东西不容易忘,因而低年级是学生打好语言基础的黄金时期。然而对于识记如此庞大的“汉字家族”,很多学生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教师对学生学习汉字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识字,还要让学生养成自己的识字习惯,把识字当成一种乐趣,学的欢乐满满,又效率高高。以下是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就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的一些浅见。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不单单在学习中,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大部分低年级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校园生活,在上课时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会做很多的小动作。很多时候他们对于老师所讲的知识没有多大的兴趣,而窗外飛过的一只叽叽喳喳的小鸟可以马上带走他们所有的注意力。兴趣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是学好一个科目的必备条件,而创建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能够引起学生对识字的兴趣。我在教学一些象形文字时,如山、田、口、日等字,并没有着急让学生马上认识这些字,首先将这些字画成图让学生们观察,接着再指引学生们将这些图和字联系起来,学生们会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字是这样变来的,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从根源上认识这些字,他们对于这些字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是有限的,而社会是学生的更为广阔的课堂,很多生字的认识渠道都源于社会,例如道路名称、电视经常播的广告、学校附近的店名和学生经常吃的食品等等。比如在教学“冠”这个对低年级学生而言较为难的汉字时,我就引导学生们,大家有没有去过“冠超市”,因为这个超市是学生们都会经常去的,所以学生们都相继想起这个字来。还有一个学生发言说:“老师,是不是有个牌子叫做冠生园?”我不禁感叹到:“老师没有教给你们的很多东西生活都教会了你们。”相信学生们以后每次光顾这个超市都会加深一点对“冠”这个字的印象,久而久之,想忘记都难。再比如认识“吐”这个字时,我先问学生们:“大家平时会随地吐痰吗?”很多学生都回答说没有,并表示家长老师都告诉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之后接着问他们:“那你们有见到别人随地吐痰吗?”这时候学生们就变得活跃起来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表示自己见到过这种恶行。这时候,把吐痰两个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们牢牢记住“吐”这个字,并告诫他们千万不要随地吐痰,这样即对别人不利,也会危害自己的健康。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仅可以很快地学会记住一个字,同时还记住了一种美德,这实在是一举两得。此外,还要鼓励学生自己联想情境,对于合理适用的例子应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表扬,这对于学生学习信心的养成有着极大的帮助。
二、授以识字方法,灵活进行识字
中华汉字数量众多,倘若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识记,那么相必所花时间很多,识记效果也不见得会好到哪里去。所以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识字,还要促进学生养成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形成一定的识字体系,逐步提高识字效率。这样一来,识字对学生而言不再是枯燥无味的学习任务,识字对他们而言成了一种有迹可循的学习游戏,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一定的学习乐趣。
讲故事识字法。低年级的孩子普遍还是很喜欢听故事的,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学生能够很容易地记住生字。通过最为直观的手法,用低年级学生喜爱的形象生动的语言,将在他们眼里难懂抽象的汉字描绘成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这样学生的注意力都在教师所讲的故事上,自然而然地就将这些汉字印在他们的脑海里。就比如我在教学“船”这个字的时候,我就给学生们讲西方《圣经》里诺亚方舟的故事,告诉他们,这“船”字,左边的“舟”就是指诺亚方舟,而右边的“八”与“口”指的是诺亚的一家八口。可能部分学生对于诺亚舟的故事早有耳闻,再听我说这个小故事,学生们肯定能很快地记住“船”这个字。
近、反义词识字法。通过近、反义词识字,学生可以很快地记住多个字词,达到“举一识三”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前”这个字的时候,可以顺便教给学生们这个字的反义词是“后”,教学“追”的时候教会学生们这个字的近义词是“赶”,教“漂亮”这个词的时候可以教给学生们这个词的近义词是“美丽”,教“仔细”这个词的时候可以教学生它的近义词是“认真”。这样学生不单单学会了一个字或者一个词,他们懂得通过字词联想到其他字词,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识字效率,还能很好地增强识记效果。
归类识字法。对于需要识记的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字进行归类记忆。从构字的角度来看,汉字有象形、形声等几种,在教学中协同学生用合适的方法将汉字进行适当的归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自己的识字面,还能让学生事半功倍,极大地提高识字效率。低年级的学生在平时的作业里会经常弄混或者写错一些字,比如“末”和“未”、“千”和“干”等,我就会在课堂上将这些字归类起来教学,像“座位”的“座”和“坐下”的“坐”,“终生”的“生”和“终身”的“身”等,详细讲解他们的区别,比如“坐”是坐在“座位”上,“坐”是动词,而“座”是名词,这样归类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对这些字区别认识,在做作业时就能避免一些错误。我在教学“花、草、苞、芳”这些看上去有些相似的字时,引导学生们观察这些字的共同点是都带着草字头,都与花花草草这方面的东西相关。再启发学生们有哪些字和这些字类似,都是带着草字头的而且和花草植物方面相关的,部分学生就能说出莲花的“莲”字,蒲公英的“蒲”字等,这样的识记方法能够让学生举一反三,高效地识字。
游戏识字法。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小学学生眼里是索然无味的,而通过游戏的方式能够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低年级学习的许多生字都是其他字的“合体”,比如艹+早=草,土+也=地,日+月=明,木+木=林,口+及=吸,王+里=理。在课堂上,课堂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类似这样的识字游戏,学生们肯定会对这样的识字教学展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必定会绞尽脑汁然后争先恐后地答题,潜移默化地就会记住很多字。当然,不单可以进行“加字”游戏,“减字”游戏更能考验低年级学生的脑力。
三、开展课外活动,提高识字效果
低年级学生往往争强好胜,自尊心很强,他们极度渴望来自家长和老师的褒扬和嘉奖。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通过课外实践的方式拓宽他们的识字范围,让他们认识更多的字词。比如低年级对零食偏爱有加,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这一特点,可以要求学生平时在吃零食的时候对包装纸上的字进行识记,还可以将包装做成小贴纸粘贴在班级的展示栏中与同学一起分享。每个学生所喜爱的零食都会有所不同,不同学生就通过这种方式记住了不同的字,而每个学生又将自己的课外收获与班上的同学分享,这样一来,一个学生就能学到一个班级学生的课外收获,这样的识字效果是立杆见影的。此外,学生不仅爱听故事,也爱讲故事,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所以可以把一些家喻户晓的故事打印出来,比如哪吒、白雪公主、小红帽的故事,然后让小朋友们带回家读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这样学生就能接触到很多生字,有任何的疑惑家长也能马上帮他们解决,还要要求学生们将自己在读故事中新认识的字或者其他新发现在第二天的课前与同学们分享。学生在课外的学习效果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在在课外的很多过程中都能接触到很多生字,我会要求学生在身上放一个小本子用来记录在课外碰到的不认识的生字,可以先带回家询问父母。之后在我安排的每周一节的交流课上大家就能交流分享自己这一周认识的生字,有不懂的字可以提出来,如果有学生已经知道的就可以帮同学解惑,大家都不知道的我就会统一教学。这样学生就会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认识越来越多的课堂上没有认识的生字,在另一方面来说这是课堂的延伸。学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认识很多课堂上老师没有教给他们的字或者可以达到“超前学习”的效果,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
只有在低年级时打下坚实的识字基础,才能在高年级应对阅读和写作时显得游刃有余。 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创設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教会学生实用的识字方法,寓教于乐,这样方能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参考文献:
[1]许久婷 浅议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J] 考试周刊 2015年第18期
[2]张瑞燕 如何提高小学生识字效率[J] 软件:教学2015年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