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立勇
【摘 要】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化与发展,计算机与网络走进了普通中小学教室、走进了广大教师与学生的工作与学习中,现代教育、教学、学习、工作与生活离不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成为当代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的提高成为教师专业化建设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内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既能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扩大课堂的容量;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个别化学习与协作式学习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因此,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能只着眼于教学结构的优化,更应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英语教学;运用
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的课堂教学,以其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多样性,教学信息传递的高容量、高效率和教学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交互性和个别化,使得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活泼,其智力、能力、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显示出传统教学不能比拟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力争使其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挖掘新的潜能。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进行的活动,只有调动双方的积极性,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减少注意活动中意志成份参与,能够有效吸引和保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注意力。通过幻灯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将各种不同的信息,如数据、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地集成在一起,进而展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使抽象的图形、数字,呆板的文字、图片,变成赏心悦目的画面,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为学生创设出真实的、符合自然规律的语言学习情景。例如我在讲初中英语新目标七年级下册(Go for it)unit 5 section A 时,利用几幅动物的图片教学词汇tiger, elephant, koala, panda,lion,giraffe 等,学生通过对图片的视觉效果到思维的联想,很容易地学会这些生词,而且还非常感兴趣。如果教师只是简单的告诉学生这些词汇的中文意思和读法,那学生即便学会了,也会觉得很乏味,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2.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情感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包含不同媒体信息的各种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还可以根据教材有的放矢地增加一些课外知识,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对课本起到补充作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使用,可以提高教学媒体的展示力和交互性,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比如: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学的特点是以单元教学为主。大多数单元的编排形式都是一样的,但并不是说就应该按照一成不变的顺序,以同样的方式策划每一单元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反映客观事物,以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能极大地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在初级阶段的语音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可以更直观有效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每个元音、辅音的发音部位的剖面图,动态地演示口型和舌位的变化过程。学生可以立刻准确地了解发音的部位,避免了传统课堂上教师反复示范、口耳相传,而学生感性地模仿一遍又一遍仍然找不准发音部位的难题。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和谐的课堂。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将语言、例句以及课外背景知识信息转化成动感的图片、动画图象信息,课上可根据教学程序播放,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学科知识内容,也减轻了教师在课堂写板书的劳动强度,相对减少了讲课所需的时间。教师也可以随机加大语言操练的力度,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对课本也起到补充作用。在学生进行练习时,老师把练习题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解答,有针对性地讲解,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缺陷进行及时的补救,缩短了师生间教与学的反馈周期。甚至在进行小组对话训练时,如果把对话情景通过小摄像头拍入银幕,那学生的兴趣就更浓了,大大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在短短的四十分钟时间里,老师传授的知识相对丰富、增多,学生真正习得的东西也相应增多,大大地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英语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过分依赖课件教学,忽视人的主导作用,削弱师生情感交流
有些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时,没有处理好教学的主导作用和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的關系,也没有处理好课堂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关系。实际上,课件只是教学辅助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唯一手段,它仅能替代教师的部分角色,使教育教学趋向比较理想的过程。在计算机教学中,以人为本,以机器为人服务是一项基本原则。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指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既不能限制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不能影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使人为机器所役,影响到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和信息沟通。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不应因计算机的出现而消失和削弱,永远应是计算机辅助教师,而不是教师辅助计算机,更不是计算机取代教师。
2.课件制作必须符合自身的教学需要
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能只将教材内容按原顺序、原结构简单直接地植入课件、搬进课堂,没有考虑教学内容的展示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扩展学生的思维。
3.课件运用要适时、适当、适度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抓住认知的时机,运用得适时、适度,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误以为多媒体运用得越多,学生参与率就越高,所授语言材料就越容易让学生掌握,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都以多媒体课件为主要手段,忙得不亦乐乎。不但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违背了多媒体的辅助原则,更弱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教师应有选择性地在部分教学环节使用多媒体。而其他教学环节则可采用其他的教学方法,比如英语课堂上开始时的“Duty report”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好方式,它是多媒体所不可替代的。有时在课堂教学中一个实物或简笔画同样能起到神奇的效果。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合理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让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立体感强,信息量大,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使教学真实化、趣味化和多样化,有力唤起了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优化了教学过程,有效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现代教育技术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更不可能代替语言文字本身,不可能代替所有的教学手段。在运用过程中,两者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在教学中多尝试、多探索、多实践,才能使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达到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张丹 《有效教学 和谐课堂—初中英语》,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
[3]林立 《新版课程标准解读与教学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4]吴兰岸 《现代教育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5]宁夏教育厅教学研究室 《义务教育学科教学指导—初中英语》,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