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育人功能的体现

2016-07-04 19:26:11李纯
文理导航 2016年1期
关键词:思想教育高中历史

李纯

【摘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强化思想教育非常重要,教师应当强化思想认识,结合历史学科特点优化教学流程和丰富教学内容,以及拓展教学空间,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思想引领。

【关键词】高中历史;思想教育;功能研究

历史教学承担着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职责,应当在知古论今之中让学生受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历史教学除了承担历史知识传授职能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回顾历史的进程中展望未来、受到教育。历史教学中开展思想渗透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价值。

一是抵制不良思潮的需要。当今社会是一个各种理念思潮交织、参差不齐、良莠不分的时代,对青少年的思想发展产生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以历史教学为抓手强化主旋律正能量教育,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明辨是非,提高对腐朽没落思潮的抵制能力。

二是保障学生成长的需要。高中生进入了人生发展的全新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思想与情感的渗透,让学生的内心与祖国的发展同频共振,要为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积极贡献,将个人的成长发展与祖国民族的强大联系起来,科学规划自己的人生与目标。

三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需要。素质教育对历史教学提出了知识、能力与情感三位一体的目标,广大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充分重视,三者缺一不可。育人功能属于情感目标的范畴,要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渗透让学生思想受到震撼、情感得到陶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受到深刻教育。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思想教育的基本原则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体现育人功能,将思想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流程,应当坚持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潜移默化原则。高中历史教学切忌教师进行口号式的宣讲,一定要在教学内容分析、教学规律探究过程中,巧妙将思想教育渗透其中,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在润物细无声的引导和启发之中受到教育。

二是前后联动原则。教师可以针对性选择高中历史教材中前后关联的内容进行前后对比教学、组合教学,使学生对同一类型、同一题材、同一体系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化理解,而且前后联动教学更加有利于思想情感教育的开展。

三是联系实际原则。历史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历史长卷,从古到今许多内容和学生现在的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教师可以结合现代生活让学生去思考探究,从而达到加深理解、增强思想教育的目标。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育人功能的要点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育人功能,教师要与教学流程紧密结合起来,笔者重点结合以下四个方面。

1.要求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受到教育。在历史教学工作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搜集与教材相关的资料,在这一过程中受到教育。例如《红军的长征》,学生在课前可以搜集长征线路图,了解长征过程中的艰难险阻,以及搜集一些影视题材的片段等等。从数字、图像到视频,学生搜集的资料既可以为课堂有效教学提供信息补充,同时也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感受到红军战士不畏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进一步感受到革命前辈为改变中国人民命运,为缔造新中国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让学生思想受到了陶冶。

2.结合当前时政热点开展思想教育。历史教学既要回顾过去的历史,也要结合现在的时事政治,在学生思想中激起更强烈的共鸣。例如在《甲午中日战争》教学中,教师既要带领学生回顾这一段任人欺侮、没落腐朽的中国近代史,同时还可以结合当前中日关系现状、中日国力对比,特别是军事实力对比等方面,使学生拓展思维进行热烈讨论。在笔者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对今天中日两国之对比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从闭关自守的没落王朝到综合国力、军事实力显著提升的当今之中国,中日甲午战争这样的悲剧不会再发生了。学生在国庆阅兵式、辽宁舰劈浪斩荆的画面中产生了强烈的自豪感,中国强大了人民才有地位,国家的领土和主权才能得到保护。笔者还结合钓鱼岛纷争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如果再出现中日战争会是怎样的情景,这样的时事政治热点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对学生强化思想教育成效能够起到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3.设置思维碰撞焦点落实育人目标。教师要给予学生民主包容的氛围,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交流思想、辩论观点,从而达到深化认识和受到教育的目标。例如在《“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教学中,有学生对港澳现行制度提出了疑问。对此,笔者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港澳要采取一国两制,通过逐层辨析让学生明白港澳一国两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种创新,是保证港澳顺利回顾和维护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的一项重要保证,让学生明白一国两制是促进祖国统一方面所进行的一次政治创新。结合这样的辨析和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回顾港澳回归历程的艰辛,使学生明白一个强大的中国才是港澳能够顺利回归的坚强保障,如果中国还是没落腐朽、国力衰退没有话语权,港澳又会是另一种情景。学生在这样的讨论辨析中加深了对一国两制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同时也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4.联系生活实际增强思想教育成效。历史教学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增强感悟、加深理解。例如《现代社会生活的新变化》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引導学生从自己家庭以及生活入手,对比改革开放前后家庭生活条件、地区发展状况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在这样的对比中感悟变化之迅速、生活条件提升之快、经济发展之迅猛,从而深切感悟到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成果,让学生内心增强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学应当牢牢把握全面育人原则,特别体现思想教育的引领功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点亮指路明灯。

【参考文献】

[1]蔚泽军.新课标下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J].科技信息,2007(04)

[2]宋锦国.谈谈高中历史教学的层次性[J].科学大众,2009(02)

猜你喜欢
思想教育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56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政史地(2017年2期)2017-05-17 06:17:21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51:29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7:41:45
基于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想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54:49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9:08:35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