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在构建和谐班级中的作用

2016-07-04 11:12:50敬小兵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10期
关键词:班风任课教师班集体

敬小兵

学校教育是社会对各类型人才完成道德品质的塑造,实施基础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达到提高被教育者综合素质的主要载体和育人基地。班集体建设是学校教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并卓有成效的主体和关键。而一个班集体建设是否符合现代教育要求,成功与否很大意义上取决于这个班的引路人——班主任自身素质与人格魅力,它将直接影响着一个集体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的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班主任工作是优秀班集体建立、发展、成熟乃至最后达到育人成功的核心力量。和谐班级的基本特征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注重学生个性化,突出学生自我管理,民主平等的师生观。为了教育的健康发展,为了学生学会做人,为了和谐社会的创建,和谐班级的创建就意义重大。

一、班主任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品格魅力,影响着班级共同奋斗目标的形成

著名教育家斯霞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班主任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班主任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学生。”具有良好师德的班主任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就像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想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班主任首先要成为以身示范,正人先正己的富有人格魅力的“人师”。班主任的高尚的品格魅力,是立身之本,立教之根。班主任的理想、抱负,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发现,对未来美好的向往与不懈追求,良好的情绪影响着班集体共同奋斗目标。班主任如何引导、制定正确、科学、合理的共同奋斗目标呢?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是前提,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了解之后,对班级成员的构成情况及其爱好做到充分掌握,据此制定合理的班集体的建设短期、中期、长远目标。这一切来源于老师的高风亮节,公正严明,教师对困难生、学困生的关照是最好的教材,指导学生爱同学,从中收获到做人的道理。班主任对任课教师的尊重,与授课教师的协从一致、默契配合、互相关爱,也影响着学生对每位教师的态度——尊敬爱戴教师,珍惜、尊重教师的劳动。在班主任潜移默化的言行指导下,学生心中充满了爱,自然而然地对自己所感受到的一切充满爱心,最终实现爱父母爱周围人,爱生活的这个社会最终目标。

主任的品格魅力激励着学生满怀激情,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奉献整个社会,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这在实现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完成对学生身心道德、健康人性的塑造。

二、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影响着班集体建设中良好的班风的形成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在明确了统一的奋斗目标后,关键还要看落实在实践中的情况。集中反映就是班风,是班主任人格的扩大和延伸。良好的班风来自班主任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因为班主任的个性特点对学生有感染、熏陶作用。良好的班风会催人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直接关系着优秀班集体的形成,以此来更好地完成班级共同目标和育人目标。良好班风的构建有赖于班主任的指导。班主任应首先引导学生的行为规范,以教师不俗的谈吐,高雅的举止,热情坦诚的待人接物,让学生初涉这个班集体就有一认知,也就是良好的第一印象,激发其内心深处潜滋暗长的对美好性情的向往,并以此作为塑造自我新形象的开始。形成良好的班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友爱的情感生活。情感的交流胜过千言万语的批评教育,它将学生和教师的心灵贴得很近。班主任个性魅力将教会他们如何去“爱”别人,如何更有益于社会和人类;如何实现自身价值,让他们受益终生,在这样的班集体中学习生活,学生的心情将始终保持愉悦和兴奋。

三、班主任的业务水平、文化底蕴的学术魅力,对于现代班集体的良好学风的营造至关重要

在知识经济兴起的今天,教师应认清过硬的科技本领,文化知识于未来社会建设者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性,同样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时代进步的必要,学生获取知识的第一途径就是教师的传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班主任首先是一名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作为这第一身份的教师,要想让学生信服,必须要具备过硬的业务本领并不懈努力,积极进取。让学生以你为求知路上的标杆、学习的楷模,班主任凭借自己学术魅力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这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开始。班主任的学术魅力,放射着夺目的光辉,吸引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绚丽的光环,成为他们勇攀知识高峰的催化剂,引导他们领悟一切高、精、尖领域的征服,都以现在脚踏实地,刻苦学习为根基。在班主任学术魅力的引导下,一个具有良好的学习观念、学习目标、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意志和学习情绪的班级学习风气自然营建。由此可见,人格的力量,班主任的品格魅力、个性魅力、学术魅力组成了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它是现代班集体建设的关键。班主任工作是门学问,完善的人格魅力是研究这门学问的基础、前提。学生从班主任的言谈举止中发展其性格,从班主任的品行中形成其品德,从班主任的威望中完善其人格的全部含义。

四、要具有一颗博爱之心和理性管理行为,充分的尊重、欣赏每位学生,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班级体中的价值和意义

爱心是滋润师生关系的情感源泉,没有爱心,便没有真诚,没有爱心的工作是冷酷的没有责任心的工作,很难进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其沟通。 班主任是教师的排头兵,爱心是搭建师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情感基础,是与学生沟通的催化剂。对于班主任来说,具有博爱之心,也会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爱,产生爱的情感的和谐共鸣,形成爱的双向交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状态,这是催生师生关系良好发展的动力。班主任往往觉得对学生管理很严,很负责任,但学生往往却不领情,师生关系矛盾重重。这种现象表明,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体现“管”,但“理”的分量却远远不够。理性行为,也就是尊重学生的真实情感,关心学生的真实需求,思考学生的积极发展,真心实意为学生的发展、需求着想,对学生进行批评和表扬时,理性思考,突出赏识意识,因势利导,将问题的处理与学生发展中需要的素质、能力结合起来,这是消除师生隔阂,发展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关口。

五、是具有协作精神,协调所有科任老师之间的关系,协调科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

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及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班级及任课教师间的团结,创建良好的教师人际关系,应当自觉维护任课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主动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了解班内学生情况,适时邀请任课教师参加班级集体活动,取得他们的支持、配合与指导,形成教育合力。 所以,班主任不仅要能和任课教师和睦相处,而且要主动和任课教师不断加深交往,强化良好的协作关系。

和谐,如春花灿烂,沁人心脾;和谐,给学生以宽松的学习空间,给学生以亲密的交流空间,和谐的班级就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构建和谐班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师生的全面合作,需要各方面的鼎立配合与支持,更需要班主任在构建和谐班级中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的有赖于班主任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班主任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并用良好的心理品質、完整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去影响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为了心中那一份和谐,努力实践,就能在班级管理的领域中,谱写出和谐合作共赢的乐章,为教育的健康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班风任课教师班集体
从我们的班集体说起
爱心·言行·思想·制度·班风——班主任工作“五部曲”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28
我爱我的班集体
儿童大世界(2019年1期)2019-11-27 23:26:31
班风:班级教育的场域
新班主任(2019年5期)2019-06-25 10:49:04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教育(2018年55期)2018-01-28 21:38:20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长江丛刊(2017年7期)2017-11-25 05:42:32
浅谈家风与班风的良性互动关系
师道·教研(2016年8期)2016-07-10 09:03:06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新课程(2016年2期)2016-03-02 05:50:26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人间(2015年16期)2015-12-30 03:4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