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杰
【摘 要】现代学前教育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思想道德水平,较好的心理健康素质,系统掌握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适应现代早期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需要,适合并能够从事幼儿园、早期教育机构、社区等相关领域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在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下,基于学前教育相关岗位对学生和核心职业能力要求,对学前教育实训室建设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人才培养;学前教育;实训室建设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以培养学前教育事业亟需的优秀从业人才为目标,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技能的提升。学前教育实训室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条件,一方面是满足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创新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因此,从人才培养的能力需求出发研究学前教育实训室建设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学前教育专业的岗位分类及能力要求简述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就业有主要的对口就职方向包括五大类,分别是:幼儿园班级生活管理者、幼教行政部门干事、早教机构教育指导工作者、早教机构课程顾问、早教机构行政人员、社区早期教育指导部门工作人员。各自岗位对从业者的核心能力要求存在一定的区别。在此仅以早教机构教育指导工作者为例对从业者应具备的能力及素质进行简述。具体如下:
一是,早教机构教育指导工作者应具备的能力。一般而言,主要包括了:①能够具备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能力;②能够具备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常识;③能够掌握早期教育规律、具备教学与课程开发的能力;④能够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及各种教学手段能力;⑤能够具备幼儿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教学指导能力;⑥能够参与早教机构环境布置和玩教具制作能力;⑦能够具备与幼儿家长沟通能力;⑧能够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⑨能够配合机构相关人员对教学环境进行清洁维护;⑩能够配合课程顾问或者行政人员定期对会员进行回访等职业能力。
二是,早教机构教育指导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主要包括了心理健康、热爱幼儿教育事业、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意识、个人能力培养意识、创新精神、科学文化素质等。
二、基于人才培养的学前教育实训室建设策略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仅从就业层面,不少学生毕业后并未选择对口的岗位从业,而是转身进入教育培训等相关行业。同时,学生自身能力无法岗位需求相结合也是造成优质学前教育人从紧缺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需要对自身进行一定的改革创新,例如提高学生的实训条件、完善实训基地网等等。
1.强化学前教育实训条件,完善学前教育实训基地网
在此基础上,应强化学前教育实训条件,加快微格训练室、模拟室、多功能厅的建设。具体如下:
一是,建立并利用微格训练室开展教学。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微格训练室,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教学活动。微格训练所依据的是现代教育理论,主要是指评价原理以及反馈原理,并使用角色扮演、实景模拟以及重复训练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方法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进行微格训练时,教育者一般会开展试教活动,这样所造成的干扰非常小。除此之外,教育者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录像,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帮助学生端正教学态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完善教学实践活动。
二是,建立模拟室,强化学生技能训练。要通过建立起模拟室,进一步加强技能训练。实训室的建设应该包含建立模拟室,这是为了进一步强化技能训练。我们可以在模拟实验室中进行模拟教学,并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模拟的工作岗位,从而提高其专业技能。模拟室应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教具、教学模式以及工作环境,让学生感觉真正处于实际的工作岗位,这样在提升学生参与度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实践技能。
在进行模拟教学时,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学生首先需要确认的是自己的教学任务,并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案以及所需要用到的教学工具。学生需要自行分组,各小组需要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根据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探索,通过不同小组的模拟教学结果,除了老师会评价学生的教学的行为,学生也需要进行自我评价以及评价他人,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模拟教学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教学积极性,充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进而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三是,建立多功能厅。通过建立多功能厅,帮助学生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在教授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他们专业技能的舞台,这时候多功能厅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顾名思义,多功能厅具有多样化功能,可以作为学生的演出场所,也可以作为学校进行专业培训的场所。通过组织演出活动,在展示自身才华以及专业技能的同时,学生的基本功也能得到显著提高。
同时,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强与各类学前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一方面,邀请一线教师到学校作报告,另一方面,向这些机构输送见习学生,帮助学生积累工作经验,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与附近幼儿园进一步合作,商量能否进行联合办学,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定期让小朋友在模拟室中上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
此外,学校应该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改善管理方法,进一步提高学校内部的实训条件,应重点加强对钢琴、舞蹈以及微格等实训室的建设,从而使得本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进而满足各类教育机构以及幼儿园对优秀幼儿教师的迫切需求。
2.优化实训室教学设备,为实训开展提供硬件基础
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制作室、琴房、舞蹈室等教学场所以及投影仪、多媒体等各类教学设备。在学校里,学生要想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就需要借助学校的各类教学设备以及不同的教学场所。
为了提高这些教学设备以及教学场所的使用效率,学校应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设备使用规范。与此同时,学校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经济条件,尽可能保证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种教学设备以及教学场所是完全的。
3.完善实训室管理方式,提升实训室管理水平
为了提高实训室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在完善硬件设备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对其管理方式进行改进,充分发挥实训室的教学作用,从而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我们需要考虑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设备以及教学场所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改进学校实训室的管理方法,例如严格控制实训室的使用时间、定期检修大型器材室、记录实训室的使用情况等等,保证实训室能够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二是,在建设实训室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尽可能多的为学生考虑,为他们提供较为完备的教学设备以及各种制作材料,尤其是在手工制作实中,学校应该提供齐全的制作工具。
三是,充分利用微格訓练室,利用情景模拟等现代化教学技术调整学生的教学活动。根据评价机制和反馈原理对教学活动进行完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三、结语
总之,必须在当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下,充分结合岗位的核心能力需求,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实训室的建设,使之更为符合学前教育专业的需求。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到实训基地,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实训基地的训练作用,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创新解决方案——高素质学前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学前教育研究,2015,05:2.
[2]阎妍.基于幼儿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课程建设研究[J].戏剧之家,2015,20:237.
[3]郭玲玲.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实训室实用型人才培养探索[J].时代青年(视点),2016,04:62-63.
[4]黄景.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探索——以四川师范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为例[J].亚太教育,2016,1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