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16-07-04 09:29:56周庆欢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10期
关键词:角色扮演法思想品德教学运用

周庆欢

【摘 要】思想品德课程作为初中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和鼓励学生树立健康生活理念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初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阶段,传统教学模式单一、枯燥,使得学生主观意愿上并不愿意接受思想品德知识,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角色扮演法以其自身灵活性、参与性等优势,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实践应用中能够显著提升思想品德教学质量。文章从角色扮演概念入手,分析角色扮演法应用的重要意义,最后结合初中生特点探讨角色扮演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希望为初中思品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角色扮演法;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运用

近年来,素质教育体制改革趋势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取得了长足发展。思想品德课程作为一项基础性课程,在教学中,应立足于学生的基本生活,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使得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地服务。新时期下,越来越多的新教学方法应用在实践教学当中,其中角色扮演法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且能够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因此加强对角色扮演法应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角色扮演概述

文中研究的角色扮演,是指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创设价值争论、道德两难的问题情境,以此来调动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并体会角色内涵,从而能够自主解决问题。角色扮演法的提出建立在社会直觉论、社会学习理论基础之上,使教育教学理论发展的成果,在具体应用中通过道德导向对学生的正向引导,探索道德教育、人格塑造有效途径。

二、角色扮演法应用的重要意义

角色扮演法应用,使得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增强学生对角色的认同感、完善学生人格,为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从心理学层面上来看,初中时期是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的关键阶段,合理的角色扮演法,能够使得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另外,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角色扮演法具有游戏属性,与学生心理特征具有较高的契合度。通过角色扮演,能够改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枯燥、乏味等不足之处,且能够将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化处理,从而逐渐培养学生自身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面对多元化社会发展趋势,课程改革明确要求思想品德教学不仅要传授基础知识,更为关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未来生活中道德两难矛盾、明辨是非,增强学生责任感。

三、角色扮演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结合上文角色扮演法运用的重要意义,可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广泛推广。在运用中,应立足于初中生当前身心特点开展教学活动,才能够最大限度上提高教学效果。详细来说。

(1)设置教学情境。情境设置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决定角色扮演法应用效果。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对活动主题进行设计,帮助学生创设具体的情境,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合理安排角色,为角色法教学进行预热。另外,教师还需要给学生观众设置相应的观察任务,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出观察任务。

(2)实施角色扮演。布置完任务后便可以进行实际表演。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指导者、组织者积极作用进行实际表演。既要灵活调控扮演过程,还需要引导观众进行细致的观察。通常情况下,一堂课共有45分钟,为了获得最佳活动效果,可以将扮演时间控制在5~8min为最佳。角色扮演并非独角戏,需要两个及以上同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因此同伴之间的合作和配合非常重要。所以说,教师要给予学生强烈的归属感,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如在学习“行为与后果”相关内容时,海因茨为了医治妻子的重病需要一种新药,但是药品价格很高,自身经济条件负担不起。教师可以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进行空椅子技术的角色扮演。学生扮演海因茨,对着另一种空椅子表述自己内心的想法等,通过角色互换,让扮演者能够充分感受到人物的真实情绪及内心感受,进而做出倾向性选择。在此基础上,能够引导学生学会倾诉,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会及时与教师、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地解决相关问题。

(3)采取多元扮演法。扮演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教师不能够只选择某一种方法,可以尝试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除了上述提到的空椅子方法,还可以采用新闻发布会、辩论赛及模拟法庭等方法。青少年关心社会发展,可以从时事政治入手,在教学活动开展前五分钟,让学生扮演新闻发言人进行新闻发布,其他学生对热点新闻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形成良性循环,以此来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良好习惯。对于辩论赛,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主题,如“社会秩序的维护靠法律、还是道德”,帮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意义,最后明确法治与道德二者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都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缺一不缺,不可以顾此薄彼。采取这种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认识和学习,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4)及时讨论及分享。在课程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已经做了足够的预设。通过预设,能够将扮演活动转变为具有目标性、计划性的活动,以避免扮演活动与主题相脱离。扮演活动是一种具有开放性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果不能够加以控制,极有可能出现突发状况。因此教师在活动中,要加强调整和控制,并处理好课堂意外情况。最为关键的是讨论环节作为价值引导的重要时机。在讨论中,教师要强调重點,避免在表演技巧上的讨论,从而实现道德认知具体化目标,使得学生能够与道德认知形成共鸣,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

(5)给予学生独立思考机会。与其他学科不同,思想品德并非纯粹的客观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深入理解及对是非的有效把握,为学生未来工作、生活提供更多指导。因此即便是角色扮演,也不能够在讨论过程中完全传递给学生。所以教师要坚持合理原则,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思考问题,不需要强求教学效果在课堂内呈现出来。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任务布置的形式,帮助学生对思想品德内容的消化和理解,在下节课堂教学开展之前,对任务完成成果进行分享,对其他同学也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四、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角色扮演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果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取传统教学方法之精华,树立现代教学理念,立足于新课改精神,将理论与实践、逻辑与情感有机整合到一起。深入分析学生个性化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关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合理安排扮演者及观察者,结合角色扮演内容进行及时的讨论和总结,将教学内容重难点呈现出来,最后为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初中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实现全面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冬梅.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策略[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2.

[2]胡成亚.角色扮演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探索与反思[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7):41-42.

[3]冯高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策略[J].成功(教育),2012,(03):155.

[4]陈刚.“学案导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让“学案导学”回归思想品德教育的本质属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04):51-52.

猜你喜欢
角色扮演法思想品德教学运用
浅谈角色扮演法在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6年11期)2017-01-16 01:09:27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
青年时代(2016年27期)2016-12-08 22:44:03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分析
谈“角色扮演法”在神经病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现状分析及思考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7:22:02
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性教学初探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提高学生思品课学习内驱动力
探析集约化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