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敏
【摘 要】本文以《弟子规》感恩思想问基准,探讨了如何促进初中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促进初中生健康、良好成长,弘扬中国传统美德,体现《弟子规》真正核心内涵,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初中生;习惯 ;养成
为继续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引导初中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以《弟子规》为依托,探讨了科学的实践对策,对建立良好的学风,促进初中生实现全面升华有积极有效的作用。
一、依托《弟子规》培养初中生感恩之心
纵观当前我国初中生家庭教育不难看出,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感恩缺失的现象。一些学生并不认为应该感恩父母,而是觉得父母对自己的爱理所当然;对待老师更是无法做到尊师重道,在校园里遇到教师不会主动问好,认为教师拿工资就该给自己上课。还有一些初中生对社会弱势群体显现出漠不关心的问题,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周遭事物显现出了麻痹的心理。针对这一普遍现象,我们认为,唯有回归传统,依托《弟子规》开展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形成感恩之心,方能唤起他们知恩图报的人之本性,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
首先,应依托《弟子规》引导学生感恩父母,即从小便应孝敬父母,有事必须告知父母,使他们知道自己的动向。同时,要利用课余时间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打扫房间、,整理衣物,为父母倒一杯水等等。《弟子规》之中还有关于用餐长辈为先的内容,这就要初中生在日常用餐之时应主动夹菜给父母,不应存在挑食的坏毛病。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可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组织学生来到校外体验生活、观看教育影片、组织亲子活动等形式,使他们以感恩父母为己任,在日常生活中从我做起,持之以恒。
《弟子规》中关于感恩老师的思想可由“长者立,幼勿坐”、“尊长前,声要低”等内容中窥见。针对当前一部分初中生不尊敬师长、学习态度不端正的现象,我们可将《弟子规》思想进一步拓展,即尊敬长辈需要由尊敬教师开始。通过家访、一对一交流、班会等形式围绕一个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可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需要以学生守则为基准,因此日常管理中我们应要求学生见到教师敬礼问好,主动为老师擦黑板、拿重物;课堂之中学生应尊重各科教师,认真听讲、踊跃发言;在校内通行应做到教师先行。通过一系列的日常小事,可培養学生在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的过程中懂得感恩之心的真正含义,进而使感恩思想进一步扩展与延续。
二、围绕《弟子规》培养初中生习惯养成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一部分青少年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感恩美德知之甚少,甚至认为《弟子规》内容早已落后,跟不上时代潮流,恰恰这部分人群的日常行为习惯存在较多代表性问题。例如,简单粗暴、性格孤僻、脾气暴躁、易怒;遇到挫折不思进取、不努力克服、无法积极迎接挑战;站没长相、坐没坐相、定力不足、心浮气躁、较易被诱惑;学习毅力不足、经常玩手机、不参加社会活动、目标性不强、过于理想化等等。该类坏习惯将会在班级乃至学校形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为此,我们应积极整改,围绕《弟子规》培养初中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正视传统美德、文化精髓的核心价值,通过与时俱进的学习、变通的分析,将《弟子规》之中的亮点之处为己所用,形成阳光心态、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规范自身言行举止,尊重他人,严谨学习、诚信待人,积极向上。
首先,应通过《弟子规》中的诚实守信思想,使学生明确诚信是立身之本,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不放大别人的缺点、也不过于自负。通过引导初中生学习《弟子规》进而有效的打消他们之间的矛盾,创建文明和谐的班级环境。
另外,《弟子规》之中“勿箕踞、勿摇髀”的思想教育我们遇事应稳定从容,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如何学会处变不惊,如何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渐渐令学生找回自信,形成阳光正能量。初中生面对日益繁重的学业应时刻以《弟子规》为标准,做到“朝起早”,规范作息时间;“冠必正”,使自己整洁大方;“规过于私室”,包容对方的不足并适时善意提醒,唯有如此,才能以规范言行要求自己,提升自我。
日常学习中,初中生应以《弟子规》为标准,专心听讲、温故而知新,积极独立思考,激发核心潜能。通常学生在刚升初中的阶段中,无法形成较强的自觉性,因此教师应尽早为学生制定规范,如开展晨读、晚自习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弟子规》核心思想,使他们尽快成长、谦虚谨慎,听从教师安排,收心学习,为后续升高中的繁重学业做好充分准备。针对一些学生愿意看小说、看漫画、沉迷网络的不良习惯,教师可通过“非圣书,屏勿视”的思想加以引导,使学生养成少看电视、专心读书、少上网、多听新闻的良好习惯。
三、结语
总之,为进一步促进初中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行为缺陷,我们只有以《弟子规》为依托,引导学生树立感恩之心、明确学习目标,找准努力方向,了解自身缺陷与不足,方能使他们通过自身努力积极整改、提升自信,进而健康、阳光的成长,实现又好又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建民.《弟子规》对增强农村中学德育有效性的作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21).
[2]陈克轶.谈《弟子规》在初中政治教材中的渗透[J].成才之路,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