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摘 要:初中是每一个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这门课程的阶段,对于学生来说,物理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门课程。它是一门需要结合理论与实践的课程,不仅仅要扎实的掌握其中的理论,动手实验更是帮助理解与熟练运用知识的必修课程。因此初中物理的实验,对于教学来说非常重要。实验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起他们求知探索的欲望,通过动手锻炼来增加他们的观察能力与学习的思维能力。因此想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能力,就要从实验课程上入手。
关键词:观察能力;学习思维;教学模式
物理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自然学科,其中不仅仅包括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同时还有大量的科学实践。物理本来就是一门研究万物变化的学科,因此物理实验就是支撑整个体系的基石。对于初中生来说,物理的学习在这个阶段主要还是以基础为主。因此想要打好基础,就必须要通过实验来掌握其中的原理,通过观察来找到其中的规律,通过总结来彻底明白知识中所蕴含的内容。
一、通过观察物理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人们最早开始研究物理,是由于对周围环境的好奇。为什么水会向下流动?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为什么任何物体都会向地面掉落?等等,这些居多的疑问,就是驱使那些前辈进行物理探索的动力。很明显,这些疑问都是通过观察总结产生的。物理本来就是用来研究事物的科学,因此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观察。只有发现,才会有疑问,有疑问才会有探索的动力。比如初中物理课中,有一课专门讲解静电。虽然静电的存在与产生大家都知道,但是这仅仅是知识中的一小部分。因此在课程中教师为了激起学生的兴趣,可以选择不同材质的布料与物体进行摩擦。通過对比让学生来区分什么情况下会产生静电,什么情况下无法产生静电。除此之外通过橡胶棒与毛皮材质摩擦,可以得到正电荷与负电荷。而这些毛皮材质我们可以把它们看做我们的衣物,而静电的产生总会让我们产生不适,如何消除静电呢?可以利用一节电池,将负极在皮毛上摩擦,就会带走大量的静电,这样一来就会避免因为衣物的静电对人体造成的不适。通过实验与生活中小细节的延伸,可以让学生充分的观察到其中的物理现象。这些前所未见的知识以及新奇的内容,很容易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将来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兴趣基础。
二、增加实验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物理离不开大量的实验。因此在学习物理课程中,不单单是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不断地加强动手实践的能力。实验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进行实验,而是通过让学生对实验过程的自我操作,来锻炼他们的学习能力与动手能力。有些实验在书本上看起来很简单,但是一旦需要自己动手操作,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只有克服了这些困难,才能在物理的学习中达到更高的层次。比如初中物理的电学,是非常抽象的一门课程,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中很难进行具体的理解。因此就要配合相关的实验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在实验中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与操作,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点进行思考加深学习的印象。在电与磁这部分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利用教学用具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制作实验道具。通过动手与理论的相结合,知识点更容易被理解与掌握,并且学生的学习思维也被很好的开发并培养出来。
三、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探究促进知识理解
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课本知识的一种实践,通过实际的演示与观察来得到相关的结论。这种模式对课本中枯燥的知识点,形成了完美的互补。让学生大量进行实践,是快速理解并建立知识体系的重要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物理知识可以被实践。通过身边的事情来学习物理知识,反而使得教学变得容易也让学生变得容易接受。比如有关浮力的知识,在学生的意识中,轻的物体才能漂浮在水面上,而重的物体肯定是要沉入水中的。面对这种认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普及正确的思维。我们都知道浮力的产生与物体所排开水受到的重力相等,很多学生费解轮船那么重为什么还能漂浮在水上,排水量的概念就可以形象的解释。很多轮船在官方的标准中都是排水量几万吨来计算的,这指的就是轮船排开水的质量,而这些水受到的重力等于水对轮船的浮力。这个例子对学生理解浮力公式很有帮助,同时也能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轮船可以漂浮在水面之上。这种教学与实践的方式,不同于课堂之上知识的灌输,学生对这样的学习并不排斥。因此学习效率与学习积极性也会大为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也将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四、注重分类与归纳构建系统化知识网络
如果有人问物理学的是什么,有些同学可能会回答“物理就是研究物体属性与规律的。”虽然这种回答不能算错,但是很明显这种认识没有对物理形成系统化的认知。物理是一个很庞大的知识体系,同时又分为很多个不同的部分。但是许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并不注意构建互相关联的知识网络,造成了各个知识点相互孤立,无法形成有机结合的知识网络。比如在进行温度测量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不单单要进行温度的测量,同时还要关注其他的影响因素,比如液体的密度与沸点之间的关系,或者是酒精灯与酒精喷灯的加热效率。前者通过对比液体密度来判断对沸点的影响,总结密度对于沸腾温度变化的比较。而后者可以让学生了解,可燃物如何才能达到更高的燃烧效率。虽然这些知识与当下的实验无关,但是可以令学生联想到以前所学到的知识,同时塑造他们的思维与联想能力,构建起物理学习的知识网络。而这种知识网络的形成,不管是对于学习还是考试来说,都是非常有用的。所以,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网络,对于提高解题能力与学习效率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结语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因此适当的理论教学加上足够的实验探究,是学好物理的最佳途径。因此在教学方面,要加大对物理实验课程的重视与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与探究能力,实现学生能力的全面增长。
参考文献:
[1]王卫.初中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策略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4,08:71-73.
[2]魏琳.农村初中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02:290-291.
[3]罗世灼.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实验探究能力[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1: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