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渗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2016-07-04 04:56韦春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6年2期
关键词:德育中职教材

韦春梅

[摘 要] 中職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种种原因,他们中心理有问题的人数比例远高于其他同龄人。中职语文教育要正视中职教育的现状,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语文课的独特优势,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课堂上,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教师只要认真研究教材,充分理解教材的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就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情感和较高的道德修养,进而能够更好地迎接挑战。

[关 键 词] 名言警句;德育;自信心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5-0172-02

教材中的名言警句具有言简意赅、易记、易背的特点,当它们牢牢地扎根于学生的脑海中时,就有可能成为学生今后人生道路上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时代在变,学生也在变,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社会环境更加复杂。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诸多的困扰和考验摆在教师的面前,以往一些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如何走出困境,使德育工作更有效果,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所以,中职语文教师更应注重在课堂上渗透德育,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提升他们的情操。作为中职语文教师,我们在保证语文课的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的同时,应尽量进行拓展和延伸,在教学中增加更多的德育内容,为此,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发掘课文中的思想精髓,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中职语文教材选编的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其中有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有的深刻地阐述了生命的意义,有的热情地赞美了人类的美好情感,有的真实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的精彩地描绘了壮美多娇的祖国河山。真善美在优美的文字中熠熠生辉。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优势,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从而不断地修正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学习《史记》的相关选文时,我通过对司马迁生平的介绍,让学生明白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才可以成就大业;在对《鸿门宴》中人物进行分析时,我重点分析了刘邦从被动走到主动,最后终于成功脱险的原因,让学生懂得是因为他在困境面前沉着冷静,知人善用,能屈能伸,果断坚决,最终才得以化险为夷。然后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面临困难时的表现,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在困境面前不畏惧、不退缩是多么的重要。在讲解《师说》这一课时,除了让学生理解教师的含义,我还引申到学生所学的专业上,指出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所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质,使学生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是语文教学中德育与智育的统一,通过形象感染、感情陶冶、启发思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

二、积累名言警句,给学生补充精神食粮

在中职语文教材中,有着许多文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名言名句。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时就是通过这些语句来体现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这些闪耀着思想光芒的句子,加以重点分析和讲解。例如讲解《离骚》,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楚辞体的文体特点,领略词句的含义,同时也要让他们铭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一名句,理解屈原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分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一名句,不仅让学生理解屈原为解决民生的困苦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而且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活学活用。学生牢牢地记住这句话后,我鼓励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应有勇于开拓、勇往直前、不畏困难的精神。教材中的名言警句具有言简意赅、易记、易背的特点,当它们牢牢地扎根于学生的脑海中时,就有可能成为学生今后人生道路上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三、在教学中使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中职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大多数中职生都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失败者,又因就业起点低,社会对职业教育、中职生存在偏见等原因,致使学生普遍存在自卑,自信心不足等心理特点。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一个自卑、懦弱的学生是很难适应社会的。那么,作为一个中职语文教师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一)在语文课堂上运用期望理论,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育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由于对某人或某事始终怀着憧憬、期待、热爱、关怀之情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也叫期望效应。这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研究成果,它证明了教育者的信念、成见和期望对教育对象能产生的有效的影响。

教师应承认每个学生都有潜能,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相信通过努力,他们能够取得某一方面的成功。对学生抱有积极的期望,同时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传递给他们,就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自觉努力地去实现愿望。这个适当的表达方式就是赏识,肯定、赞美、表扬、鼓励以及宽容都属于赏识。实践证明,赏识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学过程中,即使学生表现得不够理想,我仍然采用鼓励的语言来进行评价,诸如:“你今天表现真出色,你真不错,朗读课文声音这么洪亮!”“看,今天我们班的某某同学也能主动回答问题了,进步真大!”“虽然你回答的问题不是很准确,但你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这也是你的进步。”这样的话语常常出现在我的课堂上。这些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发现了以前未曾注意到的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在一次次的鼓励中,学生不断地朝着我们的期望迈步,自信心由此得以激发。

(二)以课文中的名人做榜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实践证明: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就像一面旗帜,生动而鲜明,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最容易使人在感情上产生共鸣。现代心理学把模仿看做是人格完善的重要因素。在人类的历史上,有无数的名人如星辰般辉映我们的星空,他们或因成就瞩目,或因精神感人而倍受尊崇。在许多人心里,他们的形象是非常高大的,是高不可攀的。但他们也是凡人,在他们身上也有着一个个鲜活的感人故事。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穿插了一些名人的事例,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在讲授《赤壁赋》时,我联系课文的主题,声情并茂地向学生讲述了苏轼在仕途上屡受打击,却一直保持着乐观、自信、旷达的人生态度,从而在文学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的故事,鼓励学生不要在挫折面前退缩,不管情况如何恶劣,都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

四、利用语文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德育重践行,德育靠体验,社会责任感教育更是如此。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不是靠嘴巴“道”出来的,而是要看他的表现,最关键的就是他的行为。现在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主题德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实施德育的最有效途径,对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有着其他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例如,我利用我市举办“百色起义八十周年纪念活动”之机,以“红七军在田东”为题,让学生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方式开展探究寻访活动,追寻红七军在我县的革命足迹。学生到革命纪念馆查找历史资料,到红军村访问红军后代,真实地感受到了先烈们的献身精神,体验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会了感恩,懂得了珍惜。活动结束,学生所上交的作文较以往多了许多思考,多了许多真情。可见,跟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语文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度,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总而言之,中职语文教育要正视中职教育的现状,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语文课的独特优势,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课堂上,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只要认真研究教材,充分理解教材的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就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就能使我们的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情感和较高的道德修养,进而能够更好地迎接挑战。

参考文献:

李苏平.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软件(电子版),2014.

猜你喜欢
德育中职教材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