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童年

2016-07-04 03:14李明聪
参花(下) 2016年2期
关键词:堂兄

往事如烟,童年的旧事大多已淡忘。如今能够沉淀下来的,都是一些特别有感触或特别有意义的片断。这份记忆,相信,随着时间的洗礼与沉淀,将越发珍贵,越发深刻,越发绵长。

一、艰辛童年

1970年6月,我出生在湖南绥宁一个叫武阳大溪头的偏远小山村,那里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有茂密的森林,有新鲜的空气,有潺潺的流水,有欢快的小鸟,还有淳朴的民风。我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就是在这样一个几乎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中,我一天天长大。

记得那时整个村子搞集体化,全村的人统一劳作,统一开餐,那个场面,热闹喧嚣,自是孩子们喜欢的去处。当然,大人们是没有多少时间顾及小孩的,每天还没露出晨曦,大人们便在黑暗中摸索着起床,拿上农具出工了。这一切,为的是多挣点工分,以求年底能多些收成,让全家过年的时候吃上一顿饱饭。大人们的忙碌,自然给了小孩们更大的自由空间和玩耍的时机,在同小伙伴的嬉戏里,我的童年充满了天真与快乐。

记得小时候,我从未吃过一顿饱饭,能有一大碗稀饭填满肚子就算美餐了。大人们常常在照得见人影的稀饭里放上几片薯条,喝着稀饭,看着薯条在碗里荡漾,那种感觉,现在也许觉得浪漫,但在那时,却是单调和无奈,当汤喝完的时候,我才舍得用勺子把薯条送进嘴里。平时,实在饿得不行,大人们就叫我们喝一杯热水来充饥,这个方法还真简单有效。

三岁的时候,我破天荒地吃了几天饱饭。母亲响应国家计划生育的号召,进行结扎手术,我陪着母亲在医院里住了三天。那三天,每餐都有一碗白花花的米饭。于是每到开饭的时候,我就守在母亲身旁,盯着米饭,馋得连口水都流了出来,母亲常常把饭的一大半分给我。我三下五除二,几口就吃完了,然后还非要到母亲碗里再舀上几口。吃饱了,我就蹦跳着到外面院坪里,尽情和小伙伴们玩耍。后面传来母亲一句接一句的叮嘱声:“儿啊,在外面玩儿要当心,不要摔伤了!”我是一句也没有理会。

当然,穿着方面就更不用说了。那个年代,每家每户至少有三五个小孩,衣服都是大的穿了小的穿,烂了补补继续穿,一套衣服要穿好多年,实在烂得不行了,才用来做鞋底,或做补衣服的配料布,谁也舍不得丢弃。记得衣角有时还有一根根细长的吊带,微风吹拂,宛如一面面小红旗在迎风飘荡。当然,家境稍好的时候,大人们有时也要给小孩子添新衣服,不过一般都是春节前几天买,春节时穿几天,春节一过,大人们马上把新衣服洗干净后藏起来,只有逢年过节或者走亲戚时才拿出来穿。

日子虽然贫穷,但孩子们照样玩得尽兴。记得两岁的时候,我就跑到邻居家玩耍了,同一帮小伙伴们做捉迷藏、老鹰抓小鸡、狼捉小兔的游戏;我跟在大孩子身后疯跑,喊声、叫声、笑声、哭声,不绝于耳。有时,我和小弟玩泥巴沙子,一玩就是一整天。每当大人们天黑收工回家,找不到小孩,就会满村子叫喊。找到之后,把小孩拖回家,或责骂,或体罚,各家都会传出大人的吆喝声和小孩的哭闹声。

二、惊险一幕

记得七岁的时候,有一次我去叫同伴砍柴,不小心遇到一条大灰狗,狂吠着追赶我。我跑了好一阵,还是被狗追上,狗把我冲倒,在我大腿上一阵猛咬,顿时鲜血直流,最后还是同伴的父母赶来,用木棒赶走了恶狗。同伴的父母看到我血流不止,赶紧用木凳根部的泥土涂在我的伤口上,才止住了血。那天,我忍着疼痛砍柴后才回家,父母知道后,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只是扒开我的裤子看了一下伤口。咬伤三天后,因伤口痛得历害,没办法,父亲带我赶到武阳卫生院,医生看了一下,在伤口处涂了一些碘酊消毒。并告诉父亲,到县城防疫站去领药打针,可当天父亲没空。过了大约一星期后,父亲才抽空去了一趟县城,领回来一盒药水,村医隔些日子就在我身上打一针,屁股上、肚皮上、背上到处都打,直痛得我嗷嗷叫,伤口也足足痛了一个多月才痊愈。长大后,被狗咬伤的伤口还时常发红发炎,我到大医院看,医生说是肉里留有细小的泥土颗粒,导致发炎。现在想来,还算万幸,如果是一条带狂犬病毒的狗,我早就一命呜呼了。每当一想起这事,几十年了,我都觉得心悸。

还有一次,是我在绥宁二中读初二时,一次放月假,同李源、黄磊、黄李华、李星汝、杨彩虹、李永周、杨成、李元桃、李华音、李明觉等人回校,刚好村子里有装木头的大货车,为了赶时间,父母同司机好说歹说,司机才答应搭上我们一程。可汽车装了满满的一车木头,黄磊、李源、黄李华、李星汝挤到驾驶室,我和彩虹、永周、杨成、元桃、华音、明觉等人,只好站到货厢,记得当时货厢装了两米多高的圆松木,木头上面坐不稳,但木头离驾驶室货板还有将近半米的距离,于是我们就站在木头和货板的空隙中间,车辆转弯、上坡下坡,摇晃颠簸得相当历害,要是木头下坡时往前溜,我和彩虹等人早就被挤成肉泥了。只是当时有车坐,很开心,一点都没有意识到危险。

三、家里的病号

小时候,由于贫困,生病了基本上都是听天由命。记得小时候我生病发烧时,父母就把洗脸巾浸湿,贴在我的额头上,抑或在太阳穴上涂抹一些清凉油,有时就寻些草药服用。不到万不得已,一般很少去看醫生。在那个年代,社会物资匮乏,药品奇缺,而且医疗水平又差,小孩能活蹦乱跳地健康成长,自是他的造化。万一不幸夭折了,也只怪小孩自己的命不好。

我小时候家里有两个病号,一个是堂兄明朝,一个是二姐秋香。堂兄自幼丧父,母亲改嫁,只得和奶奶一起过日子。堂兄比我大十五岁,不知为何得了肺结核,咳得甚是历害。为了治好堂兄的病,奶奶和父亲省吃俭用,想尽了一切办法,到处寻医问药。堂兄病痛严重时,奶奶和父亲就好说歹说向亲戚、向邻居借钱,带堂兄到医院治疗一番,但因为钱少,每次住院都住不了几天,只好带一些药物回家疗养。因为堂兄有病的缘故,家里偶尔会破天荒地为堂兄买些猪肉,把肉切成肉沫打汤为堂兄补补身子。每当这时,我和小弟明苗便守在堂兄家的肉锅旁,盯着肉沫不肯离去。堂兄看着口馋的我们,把非常有限的肉沫分成三份,让我和弟弟各吃一份。吃着肉沫,喝着肉汤,我和弟弟自是十分的高兴与满足,对堂兄也充满了感激之情。

堂兄虽然有病在身,但为了糊口和治病,仍免不了劳作。记得堂兄的力气很大,挑谷担担都是一两百斤。由于过分的劳作,病又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后来堂兄的身体每况愈下,我十岁的那年,堂兄终于卧倒在床,还时常吐血。于是好几次,堂兄都有了自杀的举动,不过被父亲和奶奶及时发现,才得以制止。但终于有一天深夜,因经不起病痛的折磨,又不忍拖累家人,堂兄还是上吊自杀了,年仅25岁。那一天,我因为要去走亲戚,没有参加堂兄的葬礼,但我心里,无时无刻不充满了悲痛和内疚。长大后,我几乎每年清明都要给堂兄扫墓,以示对堂兄的怀念和感恩。

二姐秋香患的是支气管炎,时常咳嗽,有时晚上还会发出各种怪叫声。二姐也因为身体不好,骨瘦如柴。父母为了二姐的病,自是操了不少的心,到附近各个村庄寻访土医、游医,吃了很多“祖传秘方”,也吃了很多的中草药,效果都不理想。庆幸的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后来竟不知不觉地自己好了,全家人自是十分地欢喜。一直到现在,父母一提到二姐,总免不了要感慨:“原以为老二是带不大的,想不到老二的身体还变好了。这一切自是她的造化。”

四、求学生涯

1980年后,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由于组里田地多,我们一家七口分到了16亩多地。特别是推广了杂交水稻后,农田的收成猛增。父亲种田技术好,单亩产量在村里数一数二,家里一年的稻谷收成在一万八千斤以上。由于粮食多,收成好,除了吃饭外,家里每年还喂了四五头肥猪,而且每年还有几千斤粮食出售,家里的经济条件也慢慢好了起来。以前没饭吃的日子,彻底成为了历史。

但随之而来的,又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摆在了我父母的面前。家里四个孩子慢慢长大,都到了上学的年纪,光学费就成了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孩子的将来,为了孩子长大以后不再受劳累之苦,父母毫不犹豫地把四个孩子送进了学校。我七岁的时候,开始读小学一年级,那时大姐冬香读初一,二姐秋香读小学三年级。

自从读书后,我觉得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每天早晨,我先要帮家里做一些轻松的活儿,比如放牛、放鹅、放鸭,直到早上10点钟左右才回家,匆匆吃完早餐后赶往学校。说是赶,其实上学的路上,我和同伴们一点也不着急,说说笑笑,一路蹦蹦跳跳的,家离学校虽然只有一里多路,但通常要走半个小时之久。就是这样慢吞吞地走到学校,也通常是早的,有时老师还没有来。因为小学老师都是本村的村民,都是临时性的民办教师,家里都有田地,所以老师每天要把田里的活做完后才来学校。于是乎,正式上课往往要到上午11点钟以后。

父母平时经常和我们兄妹讲读书的道理,讲有关勤学苦读的故事,这让我从小脑子里就有了读书重要的意识。所以,别看我平时贪玩,但在学校里,我学习还是非常认真的,上课积极主动地回答老师的提问。放学回家,我就做砍柴、插秧、打谷、放牛等农活,常常是天黑了才回家。由于农活多,因此晚上10点钟吃晚饭都是常事。即便如此,我还是没有忘记功课,常常点蜡烛学习到晚上12点钟,都要父母催多次后才肯睡觉。凭着勤奋和刻苦,我的学习成绩优秀,在整个小学阶段都是班上的第一名,而且常常考全校第一。因為成绩好,我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也成了父母的骄傲。

虽然学习认真,但毕竟玩耍是孩子的天性,下课或学习累了的时候,我常常和同学们一起疯玩,直到上课铃响了都舍不得进教室。记得有一次课间休息,我追逐一个伙伴,从一堆很高的沙堆上跳下来,不幸摔断一根大腿骨,痛得哇哇叫。老师一看,急了,课也不上了,赶紧到地头找来父亲。父亲自是十分着急,把我立即背回了家,又马不停蹄地去找村里的接骨师傅。接骨师到后,摸了一下我的断骨,说可以接好。他让我平躺在床上,然后在我的断骨处喷了几口米酒,接着把我的脚猛一拉再猛一扭,断骨“嘎、嘎”作响,我在床上痛得死去活来,不停地打滚,最后父亲不得不把我按住。还好,接骨师技术高超,没扭几下就帮我接好了断骨。最后,接骨师在我的断骨处又绑了两块小木板。

这次意外,为了接骨,父母给接骨师送去了好些鸡蛋、猪肉,还捉了几只大母鸡作为酬谢。断骨是接好了,但走不了路,学习可耽搁不得,接好断骨后的第三天,我就开始上学了,不过不是自己走路,而是骑在父亲的肩背上。父亲每天来回接送,足足接送了一个月才放暑假。那次期末考试,我虽然带着伤,可还是考了班上的第一名。放暑假后,我的脚伤慢慢好转,可以使点力了,于是父亲为我做了一副拐杖,让我慢慢试着走路。两个月的暑假,我都是在拐杖的帮助下锻炼走路,第二学期开学的时候,我的断骨总算痊愈了。

当然,在我康复的日子里,接骨师经常到我家来看看。因为接骨这件事,我家同接骨师家也亲近了不少。以后每年,我都要到接骨师家拜年,以报答他的医治之恩。

小学毕业,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里的重点中学绥宁二中,那一年,我们整个学校仅有我和元桃、华音、杨成四人考上重点,但他们三个都是复读生,应届生全校仅考上了我一人。除此以外,同学们考的都是乡中学,还有的甚至连乡中学都考不上,于是便不再上学,在家帮父母干农活。这下,我简直成了整个村子的骄傲,我父母也因此欢喜了好一阵子。

五、拾金不昧

拾金不昧的经历有两次,最早是在大溪小学读三年级的时候,一次在教室捡到10元钱,想都没想就交给了班主任李大鹏老师。事后班主任在班上大大表扬了我一番,我甭提有多高兴了,后来想不到宗堂校长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又第二次表扬了我,要全校师生学习我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同学们事后都嚷嚷着要我请客,当时我都有点得意忘形了。要知道,那时10元钱,相当于老师一个月的工资,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还有一次,是在绥宁二中读初一时,一天傍晚,我在操场跑道上拾到一叠钱,都是十元五元的,我捡起来一数,有830元之多,那时我寄宿一个月伙食费才20元,父母在家喂一头肥猪,也不过几十元,面对这样一笔“巨款”,虽然我有点心动,但想到失主伤心着急的样子,我还是当天晚上把钱交给了班主任,之后班主任立即把钱交到了学校总务室。第二天清早学校就出了招领启事,失主很快就找到了。据说是一个在交管站上班的人丢的,钱是他收的养路费,是公款,他当天在学校看望儿子时不小心丢的,他有5个小孩,全靠他一个人的工资支撑全家的生活,如果钱丢了,他不但会受到处分,而且得用将近两年的工资来赔,全家的生活也将因此陷入绝境。他说,发现丢钱后,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整个人都懵了,晚上打手电筒找到深夜三点多钟,彻夜未眠。记得他领钱后,通过班主任找到我,千恩万谢地拿出50元钱硬要塞给我,我坚决不要。那一年,我上了绥宁二中校报的头条,我也因此被评为全市的三好学生,也算出了一次小小的风头。

现如今,20多年过去了,不管童年是贫穷也罢,落后也罢,平淡也罢,可笑也罢,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随着耳闻目睹太多功过悲喜,不知不觉间,在这个充满喧嚣、浮躁、虚伪和功利的世界里,这些关乎童年的记忆,如一条淙淙流淌的小河,始终清澈、通透、纯净。是啊,世界万事万物在变,唯有这份童年的记忆,却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它催我奋进,让我更加珍惜曾经拥有的一切,也让我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始终拥有一颗清纯、淡定、知足、快乐的心。

作者简介:李明聪,又名李明葱,湖南省绥宁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协会员,国家二级作家,先后就读湖南大学、清华大学,已发表作品500多万字,出版《李明聪文集》三卷,作品集《绿洲心海》《绿海星火》《绿洲霞光》《绍军、生跃、民开三人行》等6部,代表作有《漂浮的云》《漂浮的圆》《工作一星期》《平凡与新鲜》《紫丁香的诱惑》《举报》《更名》等。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堂兄
生命的指南针是良心
良心的指引
风之电话
风之电话
向日葵的理想
堂兄故事
情系家乡的堂兄
拖煤的堂兄
指南针
从堂兄当选谈起(创作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