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灿
摘 要:党的十八大要求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该研究在对天津师范大学艺体类学生党建工作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时期高校艺体类学生党员特点的成因和影响因素,从制度建设、理论宣传和实践平台搭建三个方面探索了高校艺体类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模式。
关键词:高校;艺体类;学生党建
近年来,随着高校艺体类学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国家创新创意产业的不断升级,社会对艺体类人才的需求有了较大提升,全国本科院校中有半数以上的院校设立了艺体类专业,天津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型大学,艺体类学生培养历史悠久,涵盖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编导、体育教育和民族传统体育、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和服装与服饰设计等17个学科门类,学生人数约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21.7%,其中,艺体类学生党员人数约占全校学生党员人数的14.4%,规模可谓相当庞大,艺体类学生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全校学生的艺术修养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由于艺体类学生思想活跃,但政治意识薄弱;个性突出,但集体意识淡薄;善于接受新生事物,但理想信仰不坚定等特点,决定了其管理和教育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初步构想。
一、新时期高校艺体类学生党员特点成因分析
以天津师范大学艺体类院系为例,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对艺体类学生党员、基层党支部现状展开调查与分析,对来自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体育科学学院等400名学生党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个人基本情况、对党的认识、支部建设和支部生活的基本情况等,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23份,问卷有效率87.2%。通过调查发现,高校艺体类学生党员,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对自身的要求,对社会的认识,对党的理论知识的了解、自身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以及党支部的现状等,都具有有鲜明的特点。
(一)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
艺体类学生大多家庭条件相对富裕,而且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比较高,因此,从小对孩子金钱和精力上的投入很多,尤其是那些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好而转行报考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考上大学,对孩子各方面的要求都是百依百顺,这就容易使孩子们患上“温室病”,比较自我随性,不太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很难适应大学生的集体生活,有的学生甚至是突击培训几个月就能来到大学,因此,在他们眼中,专业课是拯救自己的“法宝”,对专业老师唯令是从,对专业理论课和公共课却毫不在意,更别提关心时政了,政治观念淡薄如今已经成为艺体类学生的一个通病。另外,受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他们对物质的需求远远大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推崇“金钱至上”,人生观和价值观多少有些走偏。艺体类学生党员成长于这样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难免会沾染上这些不良习气。
(二)高校党组织重发展轻教育
按照上级党组织要求,各基层学院党组织每年都要完成一定的党员发展指标,对于那些未能如期完成发展任务的单位,还会有相应的批评和追责。因此,各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这一环节上格外重视,从前期的培养考察、组织谈话到后期的列入发展对象,都要经过一系列的材料审核和程序,最终才能让那些基本符合条件的学生发展入党。对于党务工作者来说,他们由于人手紧缺,更愿意从事党员发展这项工作,而对于发展之后的教育培养和管理,他们多少有些力不从心。对于那些已经入党的学生,党组织更多的是委派一定的任务,让他们去完成,而对他们思想状况的掌握,对他们理论学习的把控不到位,没有力度。
另外,随着高校近些年的不断扩招,学生基数尤其是艺体类学生数不断增大,相应地,学生党员数量也有增无减,“宁缺毋滥”的标准很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同时,对党员的考核和监督也往往流于形式,虽然年年都有考核,但真正不合格的学生党员基本没有,考核指标的设计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对优秀学生党员的激励往往都局限于学校层面,基层学院对党员进行单独表彰的很少,这就形成了真正优秀的党员缺乏正面激励,表现差的党员不能及时鞭策的状态。
(三)教书和育人工作分离
在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中,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党务工作者和专业教师,每一支队伍都不可或缺,然而,现实中确是:专业教师负责教书授课,育人工作则全都交给了其他人群体,尤以辅导员这一群体为最甚。教书和育人两张皮现象异常明显。专业教师尤其是艺体类专业教师,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很多都是小班授课,跟学生近距离接触的时间要多很多,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些专业教师只专注于学生的专业,而鲜有对他们做人处事等人生教育的灌输,甚至有些老师本身就存在理想信念不坚定,价值观有偏颇的问题,影响甚至误导学生人身观价值观的形成。
而当学生出问题的时候,大家会步调一致地把矛头直指辅导员,怪罪辅导员没能做好教育工作,没能把育人工作落到实处。诚然,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但是,动辄就1:400以上的师生比,使辅导员很难在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之外再抽出大量的时间去进行专门教育,德育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很难在短时间内落实到位。
(四)对艺体类学生党员教育的针对性不强
高校在对艺体类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做到“区别对待”,教育的目标设定、内容安排和方法形式上“一刀切”,致使艺体类学生党员参与度不高,认识不够深刻。一些院校在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时,经常稍加修改或者直接照搬,没有对艺体类学生党员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作深入细致的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业教师不担负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直接管理任务,对艺体类学生党建工作缺乏深入的了解,对他们的特殊性認识不足,教学方式方法缺乏针对性。辅导员这一群体,在繁琐的学生事务重压下,经常釆取相对简单的手段措施对艺体类学生党员进行管理和说教。
二、新时期高校艺体类学生党建工作模式探索
针对高校艺体类院系学生党建现状及原因分析,笔者认为应结合艺体类学生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建工作,努力探索高校艺体类学生党建工作新模式,构建党建工作新局面。
(一)强化制度建设,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艺体类学生党建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完善的制度建设,明确合理的规范化管理,能够较好地服务于基层党建工作,为基层支部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针对艺体类学生的特点,我们要建立完善的发展、考核、监督和激励机制,要围绕“两学一做”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强化党章、党规的学习和运用,将合格党员的指标定量化和定性化,严格履行各个环节的程序和规定,探索建立相对合理的党员考核评价体系。
发展党员时,要严把“入口关”,宁缺毋滥,不为了完成发展指标去盲目凑数,预备党员期间,要严把“培训关”,通过校、院两级党校开展理论学习和教育,动员校、院“一把手”亲自为学生讲党课,转为正式党员后,要严把“考核关”,从量化指标、群众评议、自我评议、平时考核登记等几个方面加强对正式党员的考核,可以建立日常考核登记制度,对党员平时参与支部活动情况、个人学习生活思想表现情况等进行实时记录,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
要探索建立学生党员挂牌制度,不断强化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和主体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让广大同学时刻监督他们的言行,时刻提醒学生党员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能扩大党支部和党员在同学们心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使广大同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有困难能主动找党员、找支部。
(二)发挥新媒体优势,提升理论宣传的吸引力
对于艺体类学生党员来说,传统的杂志、期刊、报纸等传统媒介对他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小,涉及理论宣传的文章他们更是不太感冒,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人都在刷朋友圈,浏览各种订阅号、企业号,如何在他们感兴趣的平台上,将党章、党规、习主席系列讲话等内容以一种新颖的形式推送到他们面前,是我们新时期党建工作应该考虑的关键问题。首先,宣传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避免与学生的实际相脱节,艺体类学生由于专业特点,他们的审美和关注点与普通文化类学生有差异,我们要善于应用着眼于当下的、生动而形象的素材去打造特制的理论宣传平台,潜移默化地将理论宣传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
其次,宣传的形式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可以利用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重要节点,通过线上发起,线下实践的方式,组织学生在网上互动的同时,踊跃参与各种主题实践活动,例如以建党95周年为契机,通过微信平台线上发起“我最喜爱的党员”主题投票活动,将各学院优秀的学生党员事迹在平台上予以发布,由学生投票选出最喜爱的10位学生党员,然后邀请这10位学生党员组成宣讲团,深入各基层党支部现身说法,通过朋辈教育,感染和带动普通党员不断向榜样看齐,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三)搭建实践平台,提高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艺体类学生普遍重专业、轻理论,如何将党建工作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结合,是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学生党支部和教工党支部合作共建,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授课中的育人作用,将平时的排练任务与时政相结合,比如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在课下微电影拍摄作业中,可以结合“两学一做”主题,在校园内进行街头采访、“我谈两学一做”等专题拍摄活动,比如声乐表演专业,可以举办以“忆党史、讲党性”为主题的教学音乐会等等,在学生进行专业实践的过程中,调动他们了解党史、学习理论的积极性。二是发挥学生组织的带动作用。动员学生会结合本学院专业特色,开展各类比赛活动,动员学生社团联合会以专业兴趣类社团为主体,發挥社团相对自由、感召力强的优势,带动社团成员积极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寓教于乐。在有条件的学院,可以探索将党支部建在学生会、建在社团的新机制,使支部管理更加灵活。三是为学生党员提供更多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平台。在宿舍管理中,可以引入学生党员兼任宿舍管理员制度,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服务,在实习过程中,可以设立“学生党员先锋岗”,鼓励党员同学尽职尽责地完成实习任务,在就业过程中,多为学生党员提供就业见习机会,积极联系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为学生党员提供时间锻炼的平台。
(四)完善全员育人机制,加强党建工作队伍建设
在艺体类学生党建工作中,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其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从专业角度来讲,他们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他们又是理论水平亟待提高,安全稳定工作中比较容易被触发的群体,因此,我们在党建工作过程中,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党建工作体系,组织一直政治强、业务精、专业化的党务工作队伍,充分调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党务行政人员和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参与到学生党建的工作中来,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形成“多部门参与、大党建格局”的工作新格局。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着力打造专业教师这一党建工作队伍,把党建工作贯穿到专业学习和实践的始终,发挥专业教师在育人过程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同时,要在专业教师队伍中,着重选择那些政治信念坚定,有责任感使命感的教师党员参与到对学生入党申请人、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培养和考察过程中。与此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要调整和创新授课方式方法,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艺体类学生单独分班教学,结合他们的专业特点,开展更多的“第二课堂”教育。
参考文献:
[1]冯雯婷.新时期高校艺体类学生党建工作研究FFF以吉林省为例[D].长春:吉林大学,2013.
[2]程涛.新形势下高校艺体类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创新研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2).
[3]刘纪刚、翟永库、于利丽.艺术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探析——以沈阳音乐学院大连分院为例[J].传承,2012(24).
[4]刘雨芙,何文书.关于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