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

2016-07-04 20:03杨婧薛冰王友婷孙静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调研

杨婧 薛冰 王友婷 孙静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流动所造成的农村社会大规模的“亲子离散”现象。一直以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以陕西科技大学2016年赴佛坪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数据分析陕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这一群体特殊现状的认识,以进一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所得研究结论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的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调研 现状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调研背景

留守儿童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产生群体。生活贫困的农村人多以独自前往城市出卖廉价劳动力,赚取低廉工资的方式给孩子带来物质上的支持。而因户籍制度的存在,并且儿童在城市生活的成本高,随父母前往城市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大多数儿童留在农村,孩子的教育与培养均存在问题,导致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情感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父母外出务工的影响。

二、陕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研及分析

本次调研采用了“走访调研”的形式,2016年6月16日至7月22日,陕西科技大学针对陕西省汉中市岳坝镇岳坝村、下岳坝村、曹林村、栗子坝村四处村落进行为走访调研。共发放问卷187份,收到有效问卷153份。

1.陕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结构调查及数据分析。

1.1当地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工作情况。调研数据显示,调研涉及地区有58%的家庭父亲独自外出打工,25%的家庭父母均外出务工,17%的家庭父母两人均不外出打工。由此我们可以了解陕南山区以岳坝镇为例,附近的村庄范围内,多半家庭存在着父亲、母亲、或父母两人都外出务工的现象。这样留守儿童的看护就交到他们的隔代亲属或是近亲属手上,存在看护和身心成长等方面欠缺的问题,极易造成留守儿童背离家长期望走上歧路的现象。

1.2当地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工作时间。调研结果显示,调研的家庭中,分别有21%、43%、27%、9%的家庭父母外出务工的时间0-2年、2-4年、4-6年和6年以上。其中有11%的家长不到半年回家一次、18%的家长每半年回家一次、63%的家长每年回家一次、8%的家长回家次数低于一年一次。这一结果表明,在当地很多家庭的父母都有外出务工的时间,而且每次务工时间较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较短。这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容易造成家长与孩子的隔阂,长时间的分离,极易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疏远,而且父母很少参与孩子的教育与引导,极易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严形象,造成日后无力管教孩子、孩子逆反心理强的状况。

1.3当地留守儿童监护人受教育程度。调研结果显示,调研地区孩子的监护人中分别有67%、20%、7%、3%、3%的家庭中,儿童的监护人的受教育程度依次为未接受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和其他。这一信息反映了大多数当地村民知识水平浅薄,接受的文化水平低,无法对儿童进行较为专业、系统的教育。无法解决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问题。

1.4当地留守儿童遭受意外伤害的状况。调研结果显示,当地有65%的儿童曾经遭受过意外伤害、35%的儿童未遭受意外伤害。过半的儿童曾遭受到意外伤害,这一大比例数据显示出生活在农村的儿童安全意识低,没有自我防范的能力。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留守儿童监护缺失的问题普遍存在。而且监护人文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也普遍存在,甚至有无监护人的现象,这些都导致“留守儿童”得不到学习、心理上的帮助,只能够依靠在学校仅有的学习时间、自我调节心理问题。但由于很多留守儿童年龄尚小,生理心理上都存在弱势,并没有养成很好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在遇到困难时没有父母在身边给予适时的帮助,长期以往,在心理上会遭遇更大的挫折。

2.陕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获取知识情况调查及数据分析。

2.1当地留守儿童学习的情况。调研结果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儿童选择通过看书阅读、看电视的方式来获取知识,少数人选择了通过手机和其他方式来获取知识。这显示了当地儿童获取课外知识的途径大部分仍是传统的图书和电视,而且相比于城市中的孩子,这些小朋友的阅读资源非常的有限,这样就导致了孩子们在成长过程的知识缺乏,信息闭塞,日后难以融入社会。

2.2当地留守儿童外出获取知识情况。调研结果显示,我们可以看出分别有12%的儿童经常外出、25%的外出次数较多、43%的儿童不常外出、20%没有外出过。儿童大部分留守儿童鲜有外出经历,没有机会和条件去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造成这种现象主要还是经济能力的缺乏以及父母时间精力的缺少导致的。由于经济能力的缺乏,父母大都关注到孩子们的衣食温饱问题,而很少有空闲的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孩子,带孩子去走一走。

3.陕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调查及数据分析。由当地学校老师家访情况的调研结果显示,分别有5%、16%、59%、20%的儿童表示所在学校的老师时常去、偶尔去、很少去和没去过家访。只有5%的老师时常去家访与存在学业问题的“留守儿童”沟通,这个结果让我们深思。在缺乏父母陪伴的情况下,老师就如同我们的另一个父母一样存在,这些对于心理上需要更多关注的留守儿童而言,这样的关爱更显得十分重要。如果老师能够负责任,能够承担起孩子们心灵建设的责任,将会在精神上给予他们成长的动力。

三、陕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现状总结分析

1.监护缺失。家庭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留守儿童家庭重要成员的缺席导致了家庭结构不健全及其功能的缺失,尤其是监护人的更替和监护功能的弱化,导致留守儿童对新的家庭生活模式不适应,独立生活的能力受到挑战。调研区域佛坪县岳坝镇,83%的留守儿童对当地的监护管理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由调研报告显示63%的留守儿童家长一年只回一次家,67%的留守兒童监护人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因此,留守儿童由于监护缺失,自身的权利易遭受侵害。他们的人身安全、健康权、发展权不断受到侵害,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地保障。

2.知识匮乏。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学习辅导与监督,临时监护人与老师联系较少,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督导不力,再加上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不了解,对留守儿童的督导不到位,使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受到较大影响,出现了学习态度散漫、对自己的学习要求不高和学习成绩的下降。由调研分析可看出佛坪镇岳坝村当地孩子还是通过较传统的普通书籍和电视来获取课外知识,但是因为知识有时效性,所以知识鸿沟在互联网时代并没有缩小。

3.心理及安全隐患。父母外出务工导致与留守儿童的亲情关系发生了弱化。这种弱化主要体现在在外务工的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不畅、缺乏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等方面,难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由于父母长年外出打工,亲子之间交往机会减少,导致家庭环境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很多留守儿童的内心承受着空虚、失落感、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感,出现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等,个别严重的会出现心理障碍。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父母榜样的示范和学校的及时引导、约束,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品行发生了消极变化,出现上学迟到、逃课、学习目的异化、说谎、打架违纪等问题,甚至一些留守儿童和社会上的问题少年混在一起,产生违法乱纪行为。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面临拐骗、猥亵、诱奸、抢劫等不法伤害,以及溺水、自杀、交通事故等方面的隐患。

4.未受广泛关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国家没有相关的法律和措施来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学校没有系统的体系给他们带去知识,家庭没有能够随时给予他们呵护。各方没有实施切实有效的计划和方案来保护、关心他们这一特殊群体。

参考文献:

[1]叶敬忠,潘聰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 J] .人口研究,2005, (1).

作者简介:杨婧,女,1989年8月生,助教,现工作于陕西科技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薛冰,女,1996年3月,现就读于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14级,教改应化14;王友婷,女,1995年7月,现就读于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4级,会计142班;孙静,女,1995年12月,现就读于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14级,应化141班。

猜你喜欢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调研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