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构建

2016-07-02 15:27:11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河北唐县072350
人间 2016年19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语文教学

桂 涛(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河北 唐县  072350)



试论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构建

桂涛
(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河北唐县072350)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性的课程学习,尤其是在新课标改革后,对于语文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打破传统固守的教学模式,让整个课堂氛围活跃起来,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本文是作者在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一些教学经验,如何使学生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更好的学习,主动地学习。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主体;参与构建

学习语文的最佳境界是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当中去,对知识的汲取有浓厚的兴趣。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参与讨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老师则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加强课堂学习环境的构建,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具有重要作用。

一、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不同

既然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就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要尊重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差异。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合新时代的教学要求,这种以老师为教学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在课堂上,老师过多的在意学习进度的要求,而忽略了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大量的讲课时间,占据了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学习的时间。所以,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积极学习的良好氛围,应该给学生一个自由宽松而又不失有效管理的学习环境。

首先,在课堂空间上给学生足够的自由。要创造宽松的学习空间就要充分发挥平等自由、民主的学习风气,使学生能够在一个平等、和谐、自由的环境下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学生自由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才能有更多的学习欲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其次,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思维的课堂。学生在学习中对于知识的获取只是接受教育的一部分,学生不仅要获得知识,还要学会生活、学会思考。自由思考的前提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能够独立的思考学习。

最后,老师要充分发挥引路人的作用,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做出积极有效的回答,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方法,应该尊重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这也是对学生人格尊重的表现。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营造课堂学习氛围。

1.建立激励机制。

良好的激励机制可以在学生主动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及时的鼓励对于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树立克服挫折的信心是一种必要的措施。课堂中,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2.建设学习氛围。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引人入胜的的课文讲解,扣人心弦的问题设置,巧妙深思的提问,生动形象的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有效方法。一旦学生产生了浓厚的求知欲望,学生也就学会了主动学习。

3.加强情感交流。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老师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教学过程。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沟通是整个教学过程成功进行的关键。学生可以从老师的情感中获得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对于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学习困惑要及时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

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让学生真正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中走出来,由要学习变成想学习,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学生只有在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之后才能慢慢过渡到会学的境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1.学会预习。预习是对所学材料的初步感知识记阶段。它要求学生在教师讲课之前,自己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分析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复习、巩固和补充有关的旧知识,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找出新教材中自己不理解、不清楚的问题,判别新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为接受新知识做好相应的准备。

2.学会听课。学生要学会学习,关键要学会听课。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包括知识上、物质上、身体上、心理上的准备。上课时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不能心猿意马,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把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理解互相对照、比较、补充。要特别注意做好课堂学习笔记,手脑并用,把一些需要记的重要内容——学习中的一些重点难点或书本上没有的东西记录下来,便于复习。

3.学会作业。做作业是我们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它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也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为今后的复习积累材料。

作业要求准确、规范、快速。平时做作业要养成不想清楚不动笔、不弄明白不做题、做完习题要检查的良好习惯,还要养成先复习教材再做作业的习惯。

4.学会考试。除了树立正确的考试观、正确对待考试、认真抓好考前复习和做好考前准备、调节好考试心理外,还应掌握一些考试技巧。如明确考试要求、掌握好答题的时间和节奏;答题时先易后难,先熟后生;查漏补缺,改错纠偏。

古今中外的许多名家学者之所以成功,与他们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密不可分的。

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一个整个的学习过程,学生学习并不是纯粹获得当下的知识,而是要通过学习学会自我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所以,老师应该锻炼学生积极的去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敢于探索,善于分析,学会自我修正。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仔细观察,善于发现,找到问题的关键,最终到达解决问题的目的。掌握启发引悟的方法,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参与学习。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对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把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出来,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在学习中尊重学生,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积极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参考文献:

[1]吴群慧,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特征[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2)。

[2]孙佰玲,初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3)。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113-01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语文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2:42:18
谈英语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科技资讯(2016年18期)2016-11-15 20:56:05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09:36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