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祥微
【摘 要】在我国贯彻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大背景下,德育之有效性越来越重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似乎带来了越来越有个性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安好动、沉迷于动常保画、狂热于追星……教师不能以单一的德育模式强行灌输教育思想,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时代特色“顺势而教”,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自主达成德育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德育 顺势而教 儿童心理 特点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228-01
社会的发展带来人的发展,当今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之时,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理论道理和填鸭式的灌输。学生似乎更加自我了,更加顽皮了,更加个性了……一切看似“危机”的时刻,却可能恰恰隐藏着“顺势而为”的“转机”。为了让德育教育具有更高的有效性和实效性,笔者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时代特色,尝试在与时俱进的真实体验和儿童社会的“时尚潮流”中,进行顺势而为的德育教育。
一、鉴时事,学自爱
屠格涅夫曾说,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
现如今,很多家庭的“小公主”、“小王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如何自尊自爱,那么其他的品德教育也无从谈起。
为此,笔者顺应孩子的“自我”心理,首先肯定他们需要关爱,渴望获得关注的心理需要,并表明作为老师能够理解他们的感受,让学生在接纳自己的过程中,回归至平静的理性思考。其后,在日常少年生活中要求孩子除了“一心要读圣贤书”,还要“两耳多闻窗外事”。笔者也结合时事新闻和身边实例和学生分享,引发他们讨论思考,潜移默化中渗透德育,学会真正地自爱。
例一:责任与担当。韩国客轮“岁月”号发生事故后,笔者以船长先离开岗位上救生艇和事前擅自改装客轮的事件,让学生在新闻中了解到责任和担当的重要性,加上“蝴蝶效应”的解释,让学生明白每一个个体的存在和决定都将给别人的生命带来重要的影响,感受自我价值。
例二:勇气与亲情。有学生因为被批评跳楼自杀新闻发生后,笔者以问题带着学生思考:她走了之后我们的生活有受影响吗?她的家人呢?这样做值得吗?自杀和改变自己,哪一个更需要勇气?……在令人震撼的新闻中,让学生明白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人生,敢于挑战自己而不是逃避、找借口。
例三:坚持和梦想。马云的阿里巴巴越来越强盛,旗下产品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在学生了解了阿里巴巴的发展史后,笔者留给学生三个问题:嘲笑、讽刺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别人嘲笑你的梦想,你还会继续坚持你的梦想吗?你有为你的梦想努力吗?由此激发学生对自我积极意义上的坚持,学会如何面对嘲讽,学会为“自我”涂抹上灿烂的色彩。
……
社会新闻带有新鲜感和动态性,其本身可以带给社会民众诸多的思考。笔者从德育教育的本身需要中提炼出相应的角度,在学生产生共鸣的时候顺势而发,在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同时也引发了学生对自我的理性评判,不再活在自我的小天地当中,学会真正地自尊自爱。
二、共游戏,建同心
小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为此教师时常为“如何让学生安静地坐在教室而烦恼”。相反,笔者认为对于儿童旺盛的精力如同大禹治水,堵不如疏。当学生适当地宣泄了其需要外放的精力后,即满足了他们对活动的需求后,也能让他们更好、更平衡地生活,对课堂专注有更多的帮助。
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食物的需要更为强烈(蒙台梭利)。为此,笔者顺应学生对活动的喜爱,在适当的课间和班会课等活动课中,安排学生进行集体游戏。学生通过游戏互动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也在其中慢慢学会互相沟通、合作、互助。
例一:小按摩师游戏。利用课间五分钟,让学生以横排或竖排为单位,统一向一个方向,随着有节奏的小歌谣中给同学的身体做一个简单的按摩——敲敲背、捏捏肩膀。学生在互相服务中增加彼此之间的感情,且明白“热心会传染”:在一个集体中,你看似是一个付出者,最终也会成为受益者。
例二:找零钱游戏。带学生在操场玩“找零钱”的游戏,男生代表1元钱,女生代表5角钱,男女生自由组合,最快组合成需要的数目即为获胜者。学生在寻找和奔跑中体验着游戏的刺激,释放精力,也让他们明白在一个集体中,每个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要懂得互相尊重和珍惜,爱护每一位同学。
例三:“齐眉棍”游戏。在教室中利用铅笔,至少三人各用一根手指共同缓慢抬高一支铅笔,每人的手指不能离开铅笔。没有空间和地点的限制,就可以利用一根稍微长的小棒让学生去体验到相互合作、沟通和团队默契的重要性。
……
在班级活动中借助心理学团队活动,满足学生对活动的需求,不强求学生在游戏中有所感悟,而是适时点拨对活动进行思考和体悟。久而久之,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明白如何团结地进行班集体和团队生活,真正达到“学中玩,玩中学”的班级德育教育。
三、赏经典,扬美德
随着现代影视业的发展,儿童动画的发展也教育带来了另一项困扰:学生痴迷动画。为此,笔者顺应学生对动画的喜好举行“动画节”,效果喜人。
活动一:寻找经典人物和故事。让学生在自己喜爱的动画片中找出你认为最经典的动画人物或故事,以最勇敢、最诚实、最感人、最节制、最温柔、最团结……等“之最”经典系列,写成介绍短文,以读书分享会的形式,将心目中的“最经典”分享出来,让学生在十分“时尚”的交流中激发正能量,渗透德育教育。
活动二:推荐经典动画。在铺展古文阅读,经典诵读的大背景下,向学生推荐制作精良、符合学生兴趣的动画片,如《弟子规》、《成语故事动画版》等传统动画和《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等国外经典动画。学生在好玩的动画时间感受着积极品格的影响力,在无意中调整其价值观向其靠拢。
……
动画故事本事充满奇思异想,符合孩子喜欢幻想的心理,能勾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倘若强制性地阻止学生看动画,容易引发学生的叛逆心理,孩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大反弹”。为此,两全其美之法便是引导学生欣赏动画之美、之经典,引导他们学会理性地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动画片中汲取正能量,发扬人性的美德。
四、看偶像,认是非
高段很多学生以“我是否有崇拜的明星”来衡量自己的潮流程度,避免自己在同学中间失去话语权和融入团体的机会。为此,学生大肆地听流行歌星、看偶像的电影、电视剧。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了“重要他人”的概念,指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学生所推崇的明星便是其中的之一的“重要他人”。
为此,笔者顺应学生的“时尚潮流”,借助“偶像”之力,帮助学生建立理性的是非观。
步骤一:诚心了解偶像。为了获得学生的认同和接纳,笔者尽量积极地表达自己对追星的理解和感受,分享自己喜欢的明星和理由。其后,笔者通过口头交流了解学生“最喜欢的偶像明星”、“最崇拜的是谁”、“最希望变成谁”以及其中的缘由。
步骤二:分析偶像的优点。班杜拉认为,儿童看到对榜样人物的行为给予强化,将对其以后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笔者选取了最近社会人气高涨的“TFBOY”少年组合,同学生一起搜集该组合的有关资料,引导学生看到他们成名背后付出的代价和努力、遇到困难时候的反应和态度,同为学生面对学业的态度和表现以及他们对歌迷的期望和寄语……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开拓师生双方的视野,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差距,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避免盲目崇拜偶像,明白偶像“可崇拜”的地方。
步骤三:评判偶像的不足。笔者根据“时尚潮流”讨论负面明星,例如贾斯汀比伯各种不良事件,让学生了解到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完美。
……
学生的心理是最容易塑造和受影响的,为此让学生在鼓励和批判中不断地反思,分清是非,以理性的热情进行适度地追星和崇拜。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为此,不将学生引入固有的德育教育模式,而让学生在现有的生活情景中“顺势而教”建立良好的品德,不仅是学生的幸运,更是教师一生的功课。
参考文献:
[1]周宏娟.小学班主任应如何开展德育[J].德育研究,2010(11):181- 182.
[2]沈风飞.让德育之花在小学中年级精彩绽放[J].赤子,2013(8):308- 309.
[3]普君.浅谈学生的“教育”与“自我教育”[J].现代阅读,2012(1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