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蕗璐
【摘 要】 随着高中历史学习要求的不断提高,有必要对其学习方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首先指出了历史学习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分析了注意宏观把握教材。在探讨课堂是关键,课后是温习和发展知识的空间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要养成看历史地图册的好习惯,以及注重听课的方法,最后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就做题与思考并重阐述了个人观点。
【关键词】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1
一、前言
高中历史学习的新特点,对其学习过程与效果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高中历史学习方法问题,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学习效果,提升学习成绩。本文从介绍在高中历史学习中,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校学习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认真预习、认真听讲、认真练习、及时复习等。预习是首要环节,通过预习学生可对相关学习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这样他们才能在听课时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听课效率。认真听讲不仅是指认真听教师的讲授分析,还指认真听同学的发言,积极思考,记好课堂学习笔记。认真练习是指独立、快速、准确地完成作业,掌握作业中的知识点。
三、注意宏观把握教材
要把握教材,就必须理清教材线索,掌握教材知识框架,构建知识体系。对此,教师要注意教材上以下几方面内容:目录和大事年表、每单元开头的引言、正文内容和阅读内容、原始资料、表格和配图、课后作业和课后测评。例如,在教学“工业革命生产力大发展”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资本主义国家与亚非拉地区的殖民与反殖民斗争”“资本主义内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为线索,给世界历史建立起基本框架和体系。
四、课堂是关键,课后是温习和发展知识的空间
经过课前的预习,带着问题来课堂学习,只要认真听讲和思考,做好课堂笔记,学习效益肯定不错。在老师的引导下,要积极主动地善于思考探究一些历史问题,因为课前的预习为你的思考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作为学生,应该有信心来驾驭历史问题,即使难度大的问题,相信在老师的指导下,也会解决的。还有,要做好课堂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价值的笔记一定要做。课后还要及时做好温习和巩固知识,对于理解和记忆的基础知识,一定要多看多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五、养成看历史地图册的好习惯
历史地图册是配合教材编写的。每一节教材内容,凡是用地图册能显示的,地图册上都有。学习历史和地理一样,必须有空间概念,这只有通过地图册给我们刻画印象了。我们通过地图册,不光可以看相关地图,而且也可以掌握一课或者一个专题内容的知识结构,总之,地图册上内容丰富,有地图,有图表,有历史人物介绍,有知识结构,还有习题。
六、听课的方法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听课是学生在课堂学习时的一种主要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来说,一堂历史课所涉及的内容(如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过程等)、概念(如历史的时间概念、地理概念、人物概念等)是比较多的,而且往往是一次性出现(如一个历史事件的过程,教师不可能在一节课上重复讲述)。听历史课的方法,可分为“听”“思”“记”三个方面。所谓“听”,即在听课时要抱着认真的学习态度,集中注意力,及时和准确地吸收教师所讲的内容,尤要关注要点,把握重要之处。所谓“思”,即在听课时要主动进行思考,一方面要对听到语音、语义等进行辨识,对所传达的信息及时作出反应;一方面还要对信息加以筛选,以吸收有价值的信息:听课的思考也包括考虑是不是听懂了,有没有疑问等自我质疑。所谓“记”,是指在听讲的过程中在笔记本上做听课笔记。初中阶段的历史课堂笔记,一般是记录板书提纲、基本概念、重要观点等。
七、做题与思考并重
做题当然也很重要。做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再回顾再思考的过程。现在的历史题,单纯考知识本身的已经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对某一事件的分析。这就需要用到读书时积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至于问答题,则更需要你的思考与分析能力。不要指望考卷上的题目是你曾经见过的,更不必费心去背某道题,只要掌握了方法,问答题也是很好解决的。首先是分析。通过回想老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的介绍,尽量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不要担心想太多,只要你觉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确的。更何况现在的考试一再强调“要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要有创新,有自己的观点”,所以你就要尽可能地多想一些。
其次是表达。最好是分条阐述,一点写一两行,不必太嗦,关键是把要点写出,因为评卷时也是按点给分的,写得太多,一个要点绕了好几个弯才讲完,不仅会喧宾夺主,使老师因找不到要点而扣分,还会浪费许多时间,以致来不及做完考卷。在分条时也有一个技巧,即根据所给的分数决定要分几条。一般一个要点是两到三分,如果一道题是八分,那么很可能它的要点就有四个。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漏答的可能,即使你实在想不出还要答些什么,也要尽可能写满那个推算出的条数。同时,还要注意序列号的安排。大点小点用不同的序列号标出,就会显得层次分明,逻辑性强,这样也就不容易丢分。
八、结束语
通过对高中历史学习方法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历史学习良好学习效果的取得,有赖于对其学习过程中多项关键环节与要素的充分掌控,有关人员应该立足高中历史学习现状,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沈玉顺.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J].上海教育科研.2014(11):88-89.
[2]钟启泉.公民教育与社会和谐[J].上海教育科研.2014(07):115-116.
[3]张肇丰.关于“教师研究”的问题讨论[J].上海教育科研.2015(0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