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思维导图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2016-06-30 13:13余芳
职业·中旬 2016年1期
关键词:绘制导图课文

余芳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为帮助学生在写作中更好地掌握思维导图,写作训练可以从课文仿写开始。即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绘制出课文思维导图,挖掘课文的写作特点。然后请学生仿照课文思维导图绘制写作思维导图,最后根据写作思维导图进行课文仿写。本文就思维导图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思维导图 写作 仿写

“一图胜千言”,是因为图形更符合大脑的理解和记忆规律。由英国教育学家托尼·巴赞创始的思维导图则更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的最大特点是,以层级图形的方式,将复杂事物简明扼要地呈现出来。它能帮助人们进行记忆、整理,发散大脑的思维,启发大脑潜能,让人们处理事情更有章法,更有条理,更加高效。

如果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写作教学中,将会使学生写作逻辑更分明,结构更严谨,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逐步提高。笔者认为可以从仿写课文开始尝试。

一、如何在写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

1.准备阶段——以读促写

(1)从阅读课文出发提出写作主题方向。以《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该单元阅读与学习的重点为整体感知课文。所谓“整体感知”,就是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包括初步把握整体框架,感受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为进一步思考分析做好准备。这个单元选取的四篇课文都是写人的文章,而且三篇必读课文都是描写普通人。他們分别是《我的母亲》中老舍的母亲、《卖白菜》中莫言的母亲、《好雪片片》中的流浪老人。其中《我的母亲》和《卖白菜》分别用纵向贯通和取横断面的不同方法,刻画了不同时代的两位母亲的可敬可亲的形象。而且该单元的写作教学内容为“记叙文的选材组材”。所以笔者把单元的写作练习定为写人散文,人物形象为我的母亲、我的父亲或对我影响最大的人。

(2)从单元教学目标出发提出写作具体要求。根据单元“学会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思路”这一教学目标,在仿写《我的母亲》一文时,笔者提出了三个要求:

①抓住人物的最典型的性格特征。

②以时间为顺序,记叙一至两件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事例。

③适当运用白描和语言描写。

2.构思阶段——以图促写

(1)作——作课文阅读思维导图。单元写作练习是在一个单元阅读课文学习结束以后进行的。所以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绘制课文阅读思维导图,将课文的结构、情感线索、主要事例进行梳理。这既是对课文的学习,也为写作积累了知识。以下是《我的母亲》的课文阅读提示思维图(见图1)。

图1

(2)绘——绘写作结构思维导图。笔者主张构思阶段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在合作交流中完成。这种合作交流包括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学生可以分小组绘制课文的思维导图,然后确定一个认同度较高的课文思维导图。紧接着,学生整理小组交流意见,自主绘制个人的写作思维导图。图2是第一小组学生岑旭峰根据课文《我的母亲》的思维导图绘制的个人写作思维导图。

图2

(3)说——说写作思维导图。“说课”是教师非常熟悉的一种教学呈现方式。其实,在写作训练中,如果能适当仿照“说课”的模式,让学生“说写作思维导图”,用口头表达的方式,把文章的基本构思和结构呈现出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明了写作思路和意图。

(4)改——改写作思维导图。在学生分组进行写作思维导图的交流之后,小组成员将根据交流意见,对照教师提出的写作要求,对写作思维导图进行修改。修改完毕后,可当堂交给教师,教师进行进一步的评价和指导。这既可以大大节省教师批改作文的时间,又可以让教师在学生写作前,了解学生写作思路和主要内容,及时进行现场指导。

3.生成阶段——以仿促写

写作课多为两节课连堂,所以第一节课教学重点应放在绘制《我的……》的写作思维导图和修改写作思维导图上。接下来的一节课,学生根据自己绘制的写作思维图进行写作。在写作时,学生可以引用、改写原文的句子,将阅读文本当成仿写的材料。以下是学生陈小波作文《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

母亲,她没有显赫的家世,也不出自书香门第,她只是附海小镇的一名普通女子。母亲的娘家并不富裕,家里种点并不十分肥美的土地。平日里,下下河塘、打打零活,母亲娘家的日子总是过得紧巴巴的。

母亲生在这样的农家,自是勤俭,加上多劳作,身体倒也不差。幼时,我并不在母亲身边长大,听外婆说,我刚出生时家里的境况很不好。母亲不得不把我寄在外婆家里自己一个人到外面去找活干。我很难想象一个母亲是忍着怎么的心痛让才三岁孩子离开自己的羽翼的。或许是为了补偿不在我身边的缺失,每次母亲回家里总是会带一些新奇的玩具和难得一见的吃食给我,即使是在她最忙碌的时候也不例外。

后来,我开始读小学了,家里的条件好了,母亲也不必外出干活了,于是我又从外婆家搬回自己家。刚回母亲家时,我很不习惯,总是闹,吵着回外婆家住。那一年冬天,很冷。可不懂事的我夜里牛脾气上来了,半夜嚷着要去外婆家。母亲拿我没办法,竟半夜背起我往外婆家走。路上母亲怕我冷,把她的衣服脱下来裹着我,紧紧密密的,不透半点风。母亲背着我一步步地走在黑夜的冷风里。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到的外婆家,因为我竟在半路上睡着了,也许是哭累了,也许是母亲的背实在是温暖。第二天醒来,发现自己真的躺在外婆的床上,当时心里只是吃惊,却并没有特别的感动。只是那雪夜母亲背我前行的场景,后来时常出现在我少年的梦里。

初中一次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讲妈妈爱吃鱼头的故事,我忽然也大悟了,其实类似的故事也时常发生在我的生活里。只是鱼头,换成了别的其他东西罢了。那天放学,回家到灶间看见母亲正在熏鱼(那是我最爱吃的东西),熏得泪水直流,母亲咳着用她那粗糙的手擦着泪水,可依旧挡不住那呛人烟味。母亲见我进来,忙推我说:“出去,快出去!”我眼泪流下来了,是被烟熏的,或许还有别的更多的东西。

转眼我十七岁了,母亲也老了。我深知,母亲望子成龙的心。我更知即使有一天我变得一无是处,不名一钱,至少还有一个人会接纳我、关爱我——那就是我的母亲!想着母亲一辈子为家为我操心,没有好好休息过。我还能说什么呢?回报!回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反馈阶段——以评促写

学生完成文章初稿后,要根据写作要求在小组内进行互相评价。批改时学生要在自己负责批改的作文本上,正确地使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同時认真写上评语,提出修改建议,并且打上分数和等级。最后要求被改人对批改者的批改写出感想,表示认同,或表达不同的意见。

批改时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第一步看是否与本人绘制的写作的思维导图相符;第二步看是否符合课前提出的写作要求;第三步看仿写部分是否适当。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对照自己所绘制的思维导图对作文内容、结构、语言进行评价。分步对作文进行评价,能够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水平,从而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将给学生的作文带来预想不到的变化。

1.让作文构思更加有章可循

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仿写是写作训练的一个很好的方法。而思维导图的运用将使仿写变得更加有章可循。因为思维导图将指导学生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课文文本的内容,让他们学习课文的成功经验,激发他们仿写的兴趣。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对一些有特色的文章进行阅读思维导图的整理,安排仿写,会让学生觉得更有章可循,克服畏难的情绪,久而久之,自然能写出另一番天地。

2.让作文结构更加有序可依

写作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可以仿照课文《我的母亲》阅读思维导图中时间顺序。比如《我的母亲》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写母亲的出生、出嫁、我的幼年记忆、少年求学等经历写。以下为学生陈苗金作文《我的母亲》开头片断:

母亲的娘家在庵东的宏兴村以北的一个小队里。小队里的大多数人都姓苗,听说以前那儿住着一个苗姓的大户家族,故而有此一村。村子里的人以前都靠着滩涂,捉些海货过活。我母亲就生在这样的渔民家中,继承着渔家吃苦耐劳、心胸开阔的性格,在母亲的影响和教育下,我也渐渐长大,成人了。

3.让作文内容更加有料可加

写作时要避免记流水账,应选择成长记忆里最深刻和最感人的材料进行记叙。所以这一次仿写要求选择最恰当的材料刻画母亲最主要的性格特征。如母亲的笑或泪、悲与喜、严与爱等等。比如,陈苗金同学笔下《我的母亲》主要写了母亲三次“特殊”的赶集。一次赶集卖鱼,为了我的学费,凌晨四点就出了门;第二次赶集,为我买鞋。天全都黑了才进门,只为了寻找我以前看中的一双鞋;第三次赶集,是为受惊患病的我找偏方。三次赶集以时间为顺序,汇集了母亲深沉的爱,感人至深。比如徐明明同学写了母亲的鞋,从母亲所穿四双鞋子,反映母亲的不同侧面。从母亲出嫁前的布鞋写母亲的贤惠;从我幼年时,常见母亲所穿的棉鞋写母亲对我的爱;从我初中时,为母亲买的皮鞋,写我对母亲的感恩;从我高中时,母亲所穿的靴子,写母亲的时尚新潮和对我的理解支持。

4.让作文语言有情可述

教师常把学生写不出“真情实感”归咎于学生无话可说,认为是因为学生缺乏生活,所以才使他们的作文内容空洞。其实不然,学生并不缺乏生活,也不缺乏真情实感。他们只是有情不知如何表达,有话不知如何说起而已。所以笔者提出可以适当引用老舍《我的母亲》中的原话,表达对母亲的感情。比如俞晓峥同学在《我的母亲》中改写了老舍《我的母亲》中的部分原文。

“中考成绩下来,我没能考上普通高中。母亲却没有怨怪我,每次都面带笑容地送我出门上学,又面带笑容地接我回家。生命是母亲给我的。在我的生命中,母亲是慈母,也是严父。我之所以能够长成一个还不算坏的人,也全是因为母亲的缘故。”

三、思维导图在写作训练运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要避免思维导图关键词的随意性

思维导图是学生的写作导向图。虽然教师主张仿写教材中的典型篇目,但不代表学生的写作思维图必须与教材课文的思维导图一致。学生还需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择符合个人成长经验的材料进行写作。而关键词是文章每一个部分的高度概括,它将决定学生写作的内容和结构,关键词的选择是学生对作文进行构思、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在关键词的选择上不可随意。如果这样,运用思维导图就失去了引导写作,激发灵感的作用。

2.要避免思维导图公式化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线条、颜色,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联结,而每一个联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这些也构成了学生的个人数据库。在写作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可以有效打开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记忆,完成一次写作的想象和联想,更好地组织行文。所以运用思维导图,虽然是在对课文进行仿写,但是仿的也只是课文的结构和写作技法,而文章的内容还是力求让学生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所以绘制思维导图,一定要避免公式化,变成为了绘图而绘图,那就与初衷训练南辕北辙了。

总之,写作好比造房子,打好地基和搭好框架是关键。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中作者创作的思路和文章的特点,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而思维导图中的层级线条和关键词,就像一条条经线和纬线,交织出清晰的写作结构和思路。所谓“腹中有经纬,笔下有文章”,思维导向图,确实给写作带来了新的启示和方向。

参考文献:

[1]张鄂勇.思维导图的三招十八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慈溪职业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绘制导图课文
Art on coffee cups
烃思维导图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背课文的小偷
放学后
背课文
第6章 一次函数
在转变中绘制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