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秀珍?严雄飞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腾飞,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社会对平面设计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中职学校注重理论传授的教学模式早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怎样才能培养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高技能型人才,是当前中职学校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新型学徒制的优势、制约因素三个方面,就平面设计专业实行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阐述。
关键词:新型学徒制 平面设计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一、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人才培养现状
计算机平面设计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才能在剧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果学生就业后,不能为企业解决问题、不能为企业创造利润,那么就得不到用人单位的看好,不适应现状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设计企业招聘时都要求应聘者具备一定的设计经验,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这说明设计企业对刚刚毕业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是不信任的。
通过对本地几十个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数据是不容乐观的:毕业后会熟练操作coreldraw、photoshop等软件的占70%;懂印刷知识的,没有;懂平面设计构图配色的,没有;具有手绘表达能力的,占15%;能熟练进行自主平面设计的,没有;懂设计制作材料、价格预算的,更没有。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对平面设计人才的高要求,另一方面,我们所培养的平面设计人才只学几个设计软件,不重视实践环节,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适应不了社会的需求。毕业就等于失业。要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可以尝试借鉴西方国家的新型学徒制。
何谓学徒制?其实它是一种传统的教习形式,当工业社会逐步走向现代信息社会时,传统的学徒制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生产力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在吸收传统学徒制优点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学校职业教育特点,开创了“新型学徒制”。从世界各国人才培养的实践证明,推进新型学徒制有利于推动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人才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完善现代企业的就业用工制度,解决企业普遍出现的招工难问题,对完善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平面设计专业亦是如此。
二、平面设计专业实行新型学徒制的优势
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倡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践交替进行,学生一般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用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企业参加技能实践,将职校的理论学习与企业的实践锻炼相结合,突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校企共同制定培训学习内容,结束后经考试合格授予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针对我们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这种模式的优势可体现在如下三方面。
1.学校与企業层面——合作共赢
从学校与企业层面的来说,有助于校企合作的深度开展。我们经常从各种渠道得知现在许多计算机平面设计企业都普遍存在着“用工荒”的问题,难以招到学生。虽然很多职业院校都会与相关部门合作,在学校设立企业招聘会,然而,总会出现一些设计用人单位无人问津的现象,甚至是一无所获。另一方面学生求职也显得十分盲目,学生们普遍感觉对企业不甚了解,不知该将“绣球”投向哪家对口企业。
因此,学校应以平面设计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为目标,以平面设计人才培养为核心内容,选择与一些优质、且有意向和学校合作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学校定期安排学生下企业进行设计项目真枪实弹的实践操作训练。设计类企业作为学校的实践基地,选派优秀的设计师对学生进行深入地指导。平时在校内的设计教学活动中,企业也定期派资深设计师到课堂进行实践授课。校企双方各司其职,共同完成设计人才的培养任务。在校企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进程中,学生对企业逐步了解,认可校企合作企业,被设计企业优良的文化氛围、精湛的技术所吸引,可以提早融入企业,企业就根本不必担心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了。
2.教师层面——理实兼备
从教师层面来说,有助于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许多职校的平面设计专业课教师实践水平很差,从自己毕业的学校到所任教的职业学校,许多平面设计专业老师几乎没有实践的经历,更别提有设计实战经验了,上课往往只会纸上谈兵,大糊涂教小糊涂,结果一塌糊涂,指导学生竞赛往往全军覆没。这样怎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呢?所以说,增长设计专业课教师的实践经验、水平,提高专业课教师的专业实践素质刻不容缓。
而新型学徒制对教师有着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资质。无数事实证明,也只有“双师型”教师才能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与平面设计实践工作,才能够及时地把新理论、新工艺、新技术传授给学生,我们的学生才有竞争力,才能接受市场的检验。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自我加压,使自己具备渊博的知识和过硬的平面设计专业实践能力,能游刃有余、准确无误地进行示范演示操作教学,并对学生的设计实际操作给予正确的指导和评价,成为名副其实的理实兼备的“双师型”教师。
当然,在校企合作中,专业教师作为下企业的领队老师,还要主动转换角色,既要当好老师又要当好学生的角色,充分深入到设计企业设计师的教学实践中,通过资深设计师的现场指导,提高自己的学识和设计技能。如此,才能在日常工作中,更充分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从枯燥、陈旧的板书讲授式教学中解脱出来,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还要经常给学生留些问题引导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教师要自如地将设计实践经验、创新思维运用到教学中,增强平面设计课的教学魅力。
3.学生层面——乐学成才
对学生来说,首先,因材施教,有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新型学徒制模式下,企业资深设计师和学生徒弟面对面地教育,增进了师傅和徒弟之间的感情,也增进了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日久天长,师傅对学生的能力和表现了如指掌,就可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提升,非常符合因材施教原则,也为日后学生的角色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师徒常常会处于一些突发的问题情境下,师徒可以就这些突发的新问题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不断提高。学习进程不再是学校课堂中预先设定好的,更具新鲜感和挑战性,学生徒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任务和项目的挑战者和完成任务的胜利者。正是这种情景,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刻体验到攻坚的成就感,使学习的效果达到最好。
其次,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有利于终身学习,科学发展。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真正实现了理实统一、知识与能力统一、教学场所与实际情景统一。在教师和企业设计师的共同培养下,学生在掌握职业技能的同时,还时刻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改善和提高。这种人才模式大大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眼界,也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更加成熟、成才。
三、中职平面设计专业实行新型学徒制的制约因素
当然,中职平面设计专业实行新型学徒制还存在着诸多限制因素。
首先,在于校企合作是否真正落到实处。校企合作真正深入开展,是实行新型学徒制的基础。在校企合作双重培养人才的模式中,企业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对学生进行培养,而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留在该企业工作,很难保障。他们对学校培养人才的大手笔投入是否只有投入没有产出?企业担心“为他人作嫁衣”。事实上,很多企业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很多学生眼高手低,往往毕业后不想在本地企业工作,而是“胸怀大志”,希望到外面闯一闯。这种现象导致校企合作停留在表面,企业只让学生做低端的工作,不会让学生接触实质性的设计技术工作,不会传授“绝活”。如何打消企业的顾虑是目前职业学校需要考虑的问题。
其次,经费制约。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行对平面设计专业教师的师资水平、实训场地、实训设施、配套设备等的要求都很高,人才培养的成本将大幅提升。为了保证平面设计人才培养的质量,就要突破传统的单一经费来源,灵活机动,多条腿走路,探索政府、学校、企业共同承担培养成本的机制。同时还可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提高效益。
第三,制度制约。就业准入制度是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行的重要保障。目前中职教育基本解决了学历证与职业资格证“双证制”问题,但就业准入机制还是没有解决。我国的平面设计行业几乎是没门槛的,对学历的要求不高,更不需要职业资格证,导致新型学徒制缺乏制度的驱动和保障,因此,高层面的规章制度还需尽快完善起来,确保新型学徒制的制度支撑。
总而言之,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中职学校改善平面设计人才培养质量有著重要的意义。当然,怎样找准新型学徒制和中职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切入点,还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实践与反思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张中洲.新型学徒制及国际上两种成功的培养模式.珠海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校,2007(3).
[2]胡锦秀.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3).
[3]杨小燕.新型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 2012(9).
(作者单位: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衢州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