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性,中高职衔接、专本衔接的人才培养,要求课程内容设置在教育层次上与工作岗位设置的层次有效对接。本文就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中高职衔接、专本衔接,探讨针对行业工作岗位技能需求的课程设置。
关键词:工作岗位 岗位技能 中高职衔接 专本衔接
课 题:本文系2014年度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课题“(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中高职衔接、专本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研究” 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DJY-2014-B-b053,项目主持人:石岚。
随着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企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是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却是企业难以寻找适合的人才。学校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合企业的需求,学校培养方案不能很好地体现课程设置与行业工作岗位设置的有效对接,与岗位工作的关联度不太高,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与从业岗位技能出现脱节。
职业院校设计出企业认同的、有利于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行业的工作岗位设置对接课程设置是非常重要的。
一、中高职衔接、专本衔接的内涵
中高职衔接、专本衔接是指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推动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尤其是高端技能型人才。中职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培养的是高素质劳动者,以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和技能操作训练为主,注重学生“经验技能”的培养,发挥基础性作用;高职、本科高职教育以发现、分析、解决综合性技术问题为重点,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人才,注重学生“策略技能”的培养以及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主导性作用。
中高职衔接、专本衔接,主要着重知识、技能的课程衔接,就业和升学的衔接,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证书的关系衔接三个方面。知识、技能的课程衔接方面,中、高、本职是三个不同的教育层次,具有衔接关系,面向的对象具有层次差异。衔接的设置着重在职业岗位技能学习、知识学习的深度层次上。就业和升学方面,中职、高职生毕业后都面临就业和升学,这也是中高职衔接、专本衔接的两个主要着重点,这两种需要体现在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的衔接设置上。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证书的关系方面,沟通具有学历的职业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职业培训,重点放在一些证书课程(即学习课程后可以进行相关证书的考证)的设置。
二、针对中高职衔接、专本衔接及工作岗位技能需求的课程设置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性,中高职衔接、专本衔接的人才培养,要求课程内容设置在教育层次上与工作岗位设置的层次、岗位技能的需求有效对接,包括知识对接、技能对接和职业素养的对接。
1.课程层次
中高职衔接、专本衔接的衔接课程,内容依次上一个台阶,体现层次性和发展性,具有多个层次,既不同但又相互联系、逐层依次递进。例如机械基础课程是一门中职、高职、本科高职的衔接课程,机械基础1、机械基础2、机械基础3(机械设计)分别对应中职、高职、本科高职,是同一门课程的不同层次的要求。中职机械基础1要求学生能够识别和分析零部件的装配关系;高职机械基礎2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工况条件对标准件进行寿命计算、选型计算,会设计简单的零件,侧重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的学习与应用;本科高职机械基础3(机械设计)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工况条件设计机械装备,更注重岗位技术领域方法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岗位层次
职业工作岗位要求包含适应岗位(现在的岗位)、发展岗位(未来的岗位)两个层次。在机械设计与制造行业,主要有操作岗位、技术岗位、管理岗位三个方向。
操作岗位以操作为主,历经“学徒工—操作工—操作技术工(设备维修技术工)—师傅—技师—高级技师”的发展路线;技术岗位以设计、研发为主,历经“助理设计员(绘图员)—助理工程师(助理设计工程师、助理工艺工程师、生产技术员)”—工程师(设计工程师、工艺工程师、制造工程师、装配工程师、质量工程师等)—高级工程师(高级设计工程师、高级工艺工程师)—总工程师”的发展路线;管理岗位以生产、技术管理为主,历经“组长(生产组长、生产调度)—主任(车间主任、设计部经理、生产部经理、工程部经理等)—总监(生产总监、技术总监)—总经理”的发展路线。
在操作岗位,操作工人是中职人才的适应岗位;师傅是高职人才的适应岗位,也是中职人才的发展岗位;技师是本科高职人才的适应岗位,也是高职人才的发展岗位;而高级技师是本科等专业人才将来的职业的发展岗位。在技术岗位,助理设计员是中职人才的适应岗位;助理工程师是高职人才的适应岗位,也是中职人才的发展岗位;工程师是本科高职人才的适应岗位,也是高职人才的发展岗位;而高级工程师则是本科以上的专业人才将来的职业的发展岗位。
中职、高职、本科高职不同的教育层次,具有不同的岗位能力培养目标,对应不同的工作岗位层次。同一层次的教育,也应该有适应岗位和发展岗位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不同层次的工作岗位能力、职业岗位技能要求是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
3.课程设置
职业岗位的要求会随着技术水平发展而变化,由于时间和空间对学校教育的限制,尤其是单一层次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可能涵盖现在和未来的所有岗位。针对行业工作岗位技能需求的中高职衔接、专本衔接的课程设置,衔接的课程内容依次上一个台阶,体现层次性和发展性,既避免单一层次的中、高、本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纵横拓展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而且在不同教育层次之间实现适应岗位要求、发展岗位要求的对接,可以使中、高、本职学生比较顺利地进入适应岗位,将来也有望进入发展岗位,有利于适应企业的需求,有利于自身职业的发展。
下面以产品开发、产品制造、企业管理岗位为例探讨课程的设置。
(1)产品开发岗位
中职、高职、本科高职不同的教育层次分别对应绘图员(工艺员)、助理设计工程师(助理工艺师)、设计工程师(工艺工程师)不同层次的工作岗位,具有不同的岗位技能要求,相应有不同的课程设置、不同的能力培养目标。
中职层次对应的绘图员(工艺员)岗位,工作岗位技能需求是读各种简单的设计技术文件、能描图、绘图、编制简单零件工艺规程,相应的主干课程设置有:机械识图、AutoCAD、 机械基础1、机械制造技术1、机械加工工艺编制1、毕业综合实践1。
如果中职的学生继续学习,进入高职,在高职层次对应的助理设计工程师(助理工艺师)岗位,工作岗位技能需求是绘制简单零件、三维建模、计算简单零件及其强度校核、选配标准零部件、编制加工工艺文件、选择零件的加工方法和工艺装备、设计简单的工装设备,相应的主干课程设置有:机械制图2、机械基础2、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技术2、Solidworks软件应用、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级考证、机械产品设计与制作、考证培训2、毕业综合实践2。
如果高职的学生继续学习,进入本科高职,在本科高职层次对应的设计工程师(工艺工程师)岗位,工作岗位技能需求是设计设备的结构、设计零部件并校核、编制设计技术文件、根据工况和工作要求的变化对装备进行设计改造、编制工艺文件、优化工艺参数、优化工艺过程、设计专用工装,相应的主干课程设置有:机械基础3(机械设计)、UG软件应用、 Pro/E软件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可編程控制器技术及应用、创新思维与训练、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高级考证、考证培训3、毕业综合实践3。
(2)产品制造岗位
中职、高职、本科高职不同的教育层次分别对应普通机床操作工、数控机床操作工或制造技术员、制造工程师的岗位层次。工作岗位技能分别是中职,能阅读机械图样、能操作普通机加工设备、能保证加工精度;高职,能操作数控机床、能对数控加工工艺进行编制与编程、能保证加工精度;本科高职,能编制复杂零件的加工程序并保证质量、能对工艺过程进行优化、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相应的主干课程设置有:中职,机械制图1(机械识图)、机械基础1、机械制造技术1、机械零件常规加工、车工实训1、钳工实训1、铣工实训1、电工实训1、考证培训1、毕业综合实践1;高职,机械制图2、机械基础2、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技术2、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典型零件数控加工、钣金工、机械制造技术实训、考证培训2、毕业综合实践2;本科高职,机械基础3(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数控加工工艺、现代制造技术、毕业综合实践 3。
(3)企业管理岗位
企业管理岗位基本没有中职。高职、本科高职不同的教育层次分别对应生产线管理员或车间管理员、部门主管的岗位层次。工作岗位技能分别是:高职,能熟悉加工工艺、能熟悉生产指标;本科高职,能制订生产计划,统筹车间生产、能判定、指导制造过程。相应的主干课程设置有:高职,机械制图2、机械基础2、机械制造技术2、生产与运作管理1、考证培训2、毕业综合实践2;本科高职,机械基础3(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现代制造技术、生产与运作管2、考证培训3、毕业综合实践3。
三、小结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中高职衔接、专本衔接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在中高职衔接、专本衔接中不同教育层次课程设置与工作岗位设置对接的探讨,是对技能型人才在层次结构和类型及职业胜任能力上所需知识结构科学化的探讨,也是构建人才立交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竞争力、就业能力的探讨,有利于实现中职、高职、本科高职教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启定,和震.职业教育本质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7).
[2]胡翔云.高职课程标准对接职业岗位要求研究[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
[3]漆军,余蔚荔.数控技术专业终身教育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探索[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