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攀 晋其云 王东红 杨昌伟 郑家深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贵州 遵义 563003)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和组织蛋白酶-D检测在宫颈鳞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王攀晋其云1王东红2杨昌伟郑家深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贵州遵义563003)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和组织蛋白酶(Cath)-D水平检测对宫颈鳞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SCCAg和Cath-D的水平。分为宫颈鳞癌组3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CIN组)25例;慢性宫颈炎组25例。宫颈鳞癌组在术前、术后分别检测血清SCCAg和Cath-D浓度,分析其对宫颈鳞癌预后的情况。CIN、慢性宫颈炎组仅检测术前血清SCCAg和Cath-D水平,分析血清SCCAg和Cath-D水平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特征、手术疗效的关系。结果宫颈鳞癌组术前血清SCCAg和Cath-D水平明显高于CIN、慢性宫颈炎组(P=0.001,0.000), 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432、0.321)。宫颈鳞癌组术后1年内未复发患者动态检测SCCAg和Cath-D水平呈进行性下降(P=0.02,0.04)。宫颈鳞癌组术前血清SCCAg和Cath-D水平与临床分期、肿瘤体积、分化程度、间质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等有关(P<0.05);计算血清SCCAg和Cath-D诊断宫颈鳞癌及预测盆腔淋巴转移的临界值分别为0.95、3.21和17.33、20.25ng/L,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0.78和0.95、0.90;同时对SCCAg和Cath-D进行相关性分析,二者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清SCCAg和Cath-D检测对宫颈鳞癌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对宫颈鳞癌术后疗效、预后判断及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等方面具有更高参考价值。
〔关键词〕宫颈鳞癌;鳞状细胞癌抗原 ;组织蛋白酶D
宫颈癌中宫颈鳞癌居多〔1〕。目前应用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和组织蛋白酶D(Cath-D)同时检测对宫颈鳞癌诊疗的应用价值国内报道较少〔2,3〕,本文旨在检测血清SCCAg和Cath-D水平对宫颈鳞癌诊断、术后疗效观察及预判转移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病理活检确诊、住院并实施标准手术治疗的宫颈鳞癌老年患者35例为宫颈鳞癌组,年龄55~68岁,平均(60±2.1)岁;按照FIGO分期,其中IA2 期5例,IB1期8例,IB2期10例,ⅡA期12例。病理确诊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5例为CIN组,慢性宫颈炎25例为慢性宫颈炎组。所有病例均排除妊娠、支气管囊肿、肺结核、牛皮癣及湿疹等其他疾病。组别间进行年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215)。随访宫颈鳞癌组在手术后1、2、4、26、52 w分别检测SCCAg和Cath-D水平,CIN组和慢性宫颈炎组仅在手术前检测一次血清SCCAg和Cath-D水平。
1.2检测方法静脉抽血3 ml,3 000 r/min分离血清置于-80℃冷冻保存待检。SCCAg和Cath-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试剂由上海信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检测仪器为荷兰WellscanMK2酶标仪,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检测。
1.3结果判断选择本院体检健康女性25例(经过妇科检查及宫颈刮片确诊)检测SCCAg和Cath-D水平,确定本次实验SCCAg和Cath-D的参考值,SCCAg的95%可信区间为0.1~1.5 ng/ml,≥1.5 ng/ml为阳性,Cath-D的95%可信区间为4.3~7.5 ng/L,≥7.5 ng/L为阳性。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和标准误。AUC小于0.70表示准确度较低,0.70~0.90为中等,0.90以上表示较高〔4〕。
2结果
2.1三组血清SCCAg和Cath-D水平比较宫颈鳞癌组术前SCCAg和Cath-D水平显著高于CIN组及慢性宫颈炎组(P=0.001、0.000),而CIN组与慢性宫颈炎组SCCAg和Cath-D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432、0.321)。见表1。
2.2宫颈鳞癌组手术前后血清SCCAg和Cath-D水平变化随访1年未复发的宫颈鳞癌组,在手术后1、2、4、26、52 w分别检测SCCAg和Cath-D水平,其水平呈进行性下降,表明与宫颈鳞癌疗效和预后密切相关。见表2。
2.3宫颈鳞癌组术前血清SCCAg和Cath-D水平与不同病理参数的关系手术前血清SCCAg和Cath-D水平与临床分期、肿瘤体积、分化程度、间质浸润深度、是否有脉管癌栓、宫旁转移、盆腔淋巴结转移等均明显相关(P<0.05),且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间质浸润深度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性(P<0.05)。见表3。
表1 三组血清SCCAg与Cath-D检测水平比较(四分位数)
表2 宫颈鳞癌组手术前后血清SCCAg和Cath-D水平
2.4应用ROC曲线分析SCCAg和Cath-D水平对宫颈鳞癌的诊断价值及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性能评价依据敏感度与特异度之和最大化原则计算血清SCCAg和Cath-D诊断宫颈鳞癌及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临界值,为0.95 ng/ml、3.21 ng/ml和17.33 ng/L、20.25 ng/L,敏感度为0.76、0.66和0.91、0.89,特异度为0.85、0.87和0.89、0.90,阳性预测值为0.84、0.55和0.87、0.72,阴性预测值为0.78、0.90和0.90、0.95。SCCAg诊断宫颈鳞癌准确度较高,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准确度为中等,而Cath-D对宫颈鳞癌诊断和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度均较高。见表4。
2.5对SCCAg和Cath-D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对宫颈鳞癌患者在手术前和手术后1、2、4、26、52 w的SCCAg和Cath-D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二者具有分好的相关性。见表5。
表3 宫颈鳞癌组不同病理参数的SCCAg与Cath-D术前检测结果(四分位数)
1)线性趋势检验
表4 血清SCCAg与Cath-D诊断宫颈鳞癌及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的AUC、标准误、P值及95%可信区间
表5 宫颈鳞癌组血清SCCAg和Cath-D手术前后的
3讨论
宫颈鳞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国内外认为其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关致癌因子通过各种物质作用机制激活原发基因,使细胞增殖和凋亡紊乱〔5〕。目前临床对宫颈鳞癌的诊断尚无统一及规范的肿瘤标志物〔6〕,因此寻找早期诊断和预测的标志物是提高宫颈癌诊疗的关键。而SCCAg存在于鳞状细胞的胞质内,是肿瘤相关抗原TA-4的亚单位,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与各种器官的鳞状细胞癌相关〔7〕。当鳞状细胞异常增生时,就会被动表达SCCAg并释放到人体外周血中,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的免疫活性,激发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8〕。Cath-D是一种52 kD的含天冬氨酸的糖蛋白,是存在于细胞内溶酶体中物质,有分解细胞内蛋白、激活细胞内酶原和激素的作用,当肿瘤组织细胞代谢加强时,随着肿瘤的发展Cath-D也会明显升高〔9〕,有研究显示〔10〕,在多种肿瘤患者体内的Cath-D均有高度表达。
SCCAg和Cath-D水平在宫颈鳞癌组术前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及慢性宫颈炎组,可能是因为手术摘除肿瘤瘤体后,消除了肿瘤分泌源〔11〕直接导致结果下降。因此,血清SCCAg和Cath-D水平测定可以作为诊断宫颈鳞癌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手术疗效和预后判定的标志。
资料还显示,血清SCCAg和Cath-D水平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瘤体大小、肿瘤浸润深度、脉管癌栓及盆腔淋巴结转移有直接关系,与Gadducci等〔12〕、丁洪慧等〔13〕报道高度一致。其机制如下:①可能是宫颈鳞癌侵犯鳞状细胞基层,肿瘤中的SCCAg容易通过血管、淋巴管进入外周血导致水平增高;随着其临床分期的上升,SCCAg水平也不断升高;同时肿瘤细胞在恶性生长时期,鳞状细胞基因表达和调控失常,受到浸润生长及分化程度的影响,参与凋亡调控的细胞高表达SCCAg,使得癌细胞通过抑制细胞凋亡途径,而对机体相关的细胞自杀机制产生抵抗性有关〔14〕。②Cath-D水平同样与肿瘤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瘤体大小、肿瘤浸润深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直接相关,可能是Cath-D随肿瘤周围组织代谢升高,同时抑制了自噬体的活性,使得Cath-D的表达随着肿瘤病情加重而不断升高,Cath-D同时刺激癌细胞的生长,降解基膜和结缔组织、破坏宿主细胞外基质天然屏障,有利于肿瘤细胞侵袭,使得Cath-D纤溶酶原的水解片段有抑制血管生成作用,在缺氧条件下导致的环氧化酶2的表达使得血管密度增加〔15〕。SCCAg和Cath-D二者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存在高度正相关,说明SCCAg和Cath-D在宫颈鳞癌中的发生发展、分化程度、侵袭、转移等过程中具有相互调控、诱导或信息传递的协同作用,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表明,SCCAg诊断宫颈鳞癌价值较高,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价值中等,而Cath-D对宫颈鳞癌诊断和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4参考文献
1董小艳.50例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J〕.中国医学创新,2011;23:141-2.
2陈桂,黄德琪.宫颈癌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D检测及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23:3239-40.
3刘谢华.COX-2、MMP-9与SCCAg联合检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中医临床研究,2014;20:131-3.
4王乐三.SPSS在医学科研中的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生物医药出版分社,2007:50.
5顾晓荔,孟跃进,杨亚培,等.β-Catenin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5):481-3.
6高宝荣,赵桂玲,张虹,等.SCC-Ag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评估价值〔J〕.中国肿瘤临床,2010;37(11):630-3.
7李卫鹏,张蕾蕾.鳞状细胞癌抗原研究进展〔J〕.放射免疫分析杂志,2010;23(1):34-7.
8Homma S,Harada M,Yano H,etal.Identification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derived peptides having the capacity of inducing cancer reactive CTLs in HLA-A24 + cancer patients〔J〕.Int J Oncol,2006;29(3):577-87.
9王晓云,张凡,陈江平,等.自噬活性相关蛋白Cathepsin-D LC3表达与宫颈鳞状细胞癌新辅助化疗耐药关系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4):609-11.
10Mebratu YA,Dickey BF,Evans C.The BH3-only protein Bik/Blk/Nbk inhibits unclear translocation of activated ERK1/2 to mediate IFN-gamma-induced cell death〔J〕.J Cell Biol,2008;183(3):429.
11孔双燕.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检测在宫颈癌中的临床意义〔J〕.浙江实用医学,2009;14(1):51-2.
12Gadducci A,Tana R,Fanucchi A,etal.Biochemical prognostic factors and risk of relapses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J〕.Gynecol Oncol,2007;107 (Suppl 1):S23-6.
13丁洪慧,刘晖,梁美蓉,等.鳞状细胞癌抗原在宫颈癌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6):3757-9.
14黄玲莎,李美琴,黄文成.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16):1904-6.
15Myo K.Prediction of occult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patients with stageI-II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oral cavity〔J〕.Kokubyo Gakkai Zasshi,2006;73(1):100-6.
〔2015-03-10修回〕
(编辑苑云杰)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6)11-2680-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1.051
1遵义妇女保健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
2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
第一作者:王攀(1975-),男,副教授,主要从事肿瘤标志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