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华(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李小华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南阳473000)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止带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优于对照组的72.50%(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阳性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理化检查客观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急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临床观察
急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周围组织发生的急性炎症,本病常由细菌感染引起,是临床妇科常见急性疾病,近年来本病呈逐年增高趋势[1]。急性盆腔炎若治疗不彻底可迁延成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严重影响妇女健康[2]。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1病例选择所选病例临床西医诊断符合文献[3]急性盆腔炎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文献符合文献[4],辨证为中医湿毒壅盛证。排除标准: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肝肾功能不全等;对本次研究不知情者。
1.2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在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80例,包括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16例,人工流产术后或清宫术后发病33例,有性交史者15例,无明显诱因10例,产后发病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年龄19~47岁,平均(33.51±6.23)岁;病程1~5 d,平均(1.45±0.59)d。对照组年龄21~44岁,平均(34.88±6.50)岁;病程1~3 d,平均(2.13±0.46)d。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单纯手段治疗,具体包括0.4%替硝唑200 mL静滴,每日1次;左氧氟沙星,静滴,500 mg,每日2次;怀疑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者,加用阿奇霉素,0.5 g,静滴,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止带汤:茵陈蒿15 g,栀子10 g,黄柏10 g,猪苓10 g,茯苓10 g,泽泻10 g,车前子10 g,牡丹皮10 g,赤芍10 g,川牛膝15 g。水煎,口服,每日1剂,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7 d。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如发热、腹痛、带下异常等变化情况,观察治疗前后理化检查项目如白细胞总数(WB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B超盆腔包块等,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1.5疗效标准根据文献[5]制定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阳性体征全部消失,分泌物正常,盆腔炎性包块消失。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及分泌物全部改善,盆腔炎性包块明显缩小≥1/3。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及分泌物有缓解趋势,盆腔炎性包块缩小<1/3。无效:经治疗临床症状、体征及分泌物无任何改善,盆腔炎性包块无变化甚至增大。总有效=(痊愈+显效)/总人数×100%。1.6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配对数据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n)
2.2两组治疗后症状、阳性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见表2。结果示,治疗组治疗后症状、阳性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
表2 两组治疗后症状、阳性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d,±s)
表2 两组治疗后症状、阳性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d,±s)
组别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治疗组 2.14±0.69△ 7.87±1.89△对照组 3.15±0.77 10.34±2.12 n 症状消失时间40 4.45±0.93△40 5.43±0.87
2.3两组治疗前后理化检查客观指标比较见表3。结果示,两组治疗后理化检查客观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理化检查客观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理化检查客观指标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n=40)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前(n=40)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WBC(×109/L)ESR(mm/h)CRP(mg/L)盆腔包块(cm2)9.02±3.71*29.54±7.43*13.34±4.78*5.18±2.19*16.41±4.79 54.48±12.49 36.77±8.78 7.15±2.81 7.02±2.76*△23.56±8.23*△ 9.34±3.78*△3.14±1.81*△16.67±5.11 57.67±11.69 37.79±8.34 7.45±2.81
急性盆腔炎是临床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因炎症轻重、范围大小以及感染的病原体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临床西医治疗主要药物治疗,在对症治疗同时根据不同的感染类型选择不同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或者抗生素联合用药治疗,必要时采用手术治疗[6]。
本病属于中医学“腹痛”“癥积”“带下病”范畴[7]。本病多由产后、经期性生活、放置节育器感染等摄生不慎,感受湿热毒邪,湿热邪气入里,蕴结下焦,湿热毒邪阻滞气机,气滞血瘀,进一步形成湿热瘀阻之势而成。因此,本病病机为湿热毒瘀互结,治疗当以清热解毒、化瘀除湿为治则。本研究笔者采用止带汤治疗本病,止带汤出自清末名医陆九芝《世补斋医书》,是由茵陈蒿汤、五苓散两方加减而成。方中黄柏、栀子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猪苓、茯苓、泽泻利水渗湿;湿热内蕴,既不宜温,又不宜泻,故陆氏去方中桂枝、白术、大黄;湿热留恋气分,久之波及血分,故加牡丹皮、赤芍凉血活血解毒;加车前子、川牛膝,利水行气,且牛膝活血行瘀,引败血下行。全方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活血祛瘀,与本病病机十分贴合,因此取得了良好疗效。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柏、山栀均有广泛的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8],黄柏抗菌有效成分为小檗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草绿色链球菌、痢疾杆菌等多种细菌均有效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真菌、滴虫也有一定的对抗作用。栀子煎剂对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多种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栀子苷及其水解产物京尼平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对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运动有抑制作用。牡丹皮具有良好抗菌作用,体外实验证明丹皮煎剂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牡丹皮水煎剂对角叉菜胶性浮肿、佐剂性关节炎及Arthus反应等所致多种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据研究证明[9],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改善微循环、抗感染、促进增生性病变转化吸收的作用,活血化瘀药可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抑制结缔组织增生,减轻粘连。同时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活动,抗菌消炎,消肿止痛,抗增殖,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和合成胶原,使增生性病变组织软化或吸收,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而有利于受损组织内膜的修复、再生和闭塞管腔的再通作用,加速盆腔血液循环,减少炎症渗出,有利于抑止结缔组织增生,消除粘连,促进包块吸收,故可达到治疗目的。
急性盆腔炎虽然西医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单纯西药治疗有时会出现抗生素耐药问题从而影响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能够避免用药耐药问题,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周立英.急性盆腔炎160例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115-116.
[2]吴静怡,汪明德.中医药治疗盆腔炎实验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0,25(1):21-22.
[3]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5-2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3-253.
[5]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2-275.
[6]张育琼.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8,5(5):31-34.
[7]张育琼.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8,5(5):31.
[8]杨芳英.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153.
[9]蔡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10(22):1794.
中图分类号:R711.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4-745X(2016)04-0726-02
doi:10.3969/j.issn.1004-745X.2016.04.055
收稿日期(201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