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曙虹
摘 要:在“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我们要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走出教学内容“照搬”教材、教学方法死板被动、教学评价枯燥单一的误区,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认知规律和学习情感选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视角;自主学习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要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但是,现在很多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依然存在教学内容“照搬”教材、教学方法死板被动、教学评价枯燥单一的现象,从而造成数学课堂的“封闭化”。在这样“封闭化”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是被动的。在“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我们要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我们要善于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这三方面进行优化,从而让数学课堂从封闭转向开放,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从被动转向主动。
一、基于学习需求,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中的核心元素,教学内容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但是并不是教学内容的唯一途径。但是,现在很多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照搬”教材的现象。现行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确实是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好载体,但是,里面有很多内容不一定切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在“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我们要善于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教学内容。
(一)基于认知需求,选择教学内容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认知需求是激发他们产生浓厚学习热情的“强动力”。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一大特点是“情境+问题串”,因此,很多教学内容并不能够有效地引发小学生的认知需求。对于这一些教学内容,我们要基于学生数学学习的视角进行二度开发,要从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认知规律出发选择有效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一课中,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是通过情境的形式引出小括号的,这样的引入方式就不能够让小学生感受到在混合运算中产生小括号的必要性。在教学这一课时,笔者利用12、9、3这三个数字让学生填运算符号并计算出答案。具体的要求是让在这三个数字之间填上运算符号,使之成为不同级运算的两步计算的式子。学生在填运算符号的过程中写出了以下算式:
(1)12+9×3=39,(2)12+9÷3=15,(3)12-9÷3=6,(4)12×9+3=111,(5)12×9-3=105。
笔者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以上5道算式以后,其中有一位学生认为还有这样的计算结果:
(1)12+9×3=63,(2)12+9÷3=7,(3)12-9×3=9,(4)12-9÷3=1。
对于这一位学生写的这四个算式,其他学生也进行了思考,他们表示算出的答案应该还是有这四个的,但是,这样的算式不符合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呀?于是,他们纷纷在这一些算式上动起笔来,以12+9×3=63这个算式为例,有些学生为了让“12+9”先算,在“12+9”的下面划了一条横线;有些学生为了让“12+9”先算,把“12+9”圈起来;有些学生为了让“12+9”先算,在“12+9”的边上写上“先算”这两个字……
以上案例中,教师虽然只是让学生利用12、9、3这三个数字填上运算符号使之成为不同级运算的两步计算的算式,但是,学生在写算式的过程中,就产生了认识冲突。这样的教学内容正因为是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因此能够促进他们数学学习的高效化。
(二)基于生活需求,选择教学内容
新版《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我们要体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实现途径之一就是教师要基于学生的生活需求为他们选择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内容的生动性,从而产生学好数学的良好学习情感。
例如,在教学“利息的计算”一课时,笔者借助多媒体投影给学生呈现了笔者自己上学期存的一张定期存款存单,然后提问:从存单上你可知道哪些信息?学生一般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并结合存单上的信息说出存款人姓名、日期、定期年限、金额、利率等,能根据利息计算的方法去分析、处理、选择信息。这时笔者因势利导,让学生编成两道求利息的应用题。学生编的应用题形式多样,问题不同,富有学生个性。这样在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既巩固认知又体验到数学的价值。笔者适时地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提出质疑:我真的能得到这么多利息吗?怎样存才最合算呢?学生们情绪高涨、兴趣盎然,思维空前活跃。课后,他们想方设法去了解利息税和利息税率的信息,有的去咨询老师,有的打电话给在银行上班的父母。
以上案例中,这些内容源于课堂外的生活,学生不仅能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让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
二、基于认知规律,优化教学方法
现在,很多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虽然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少了,但是,在组织学生进行操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往往还是会“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是以形象促抽象,以动态促静态,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
(一)基于情境探究——以形象促抽象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化的数学内容小学生是不容易理解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学生设计形象化的情境,引导他们在情境中进行探究学习,从而达到以形象促抽象的目的。
例如,“千以内数的认识”一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掌握千以内数的读法与写法、千以内数的组成、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一堂课的教学关键是借助数位顺序表进行学习,而对于数位顺序表小学生是感到比较抽象的。因此,在教学中,笔者给学生创设了“套圈游戏”这一情境。在“套圈游戏”情境中,如果套中从左边起的第一根柱子就得1分,套中从左边起的第二根柱子就得10分,套中从右边起的第二根柱子就得100分,套中从右边起的第一根柱子就得1000分。三名选手参加比赛,每人一共10个圈。由于每人的这10个圈套中的柱子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得分也就不同,这样,就能够有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在这个游戏情境下,学生不仅玩得十分高兴,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地掌握了千以内数的读法与写法、大小比较以及数的组成等相关知识点。最为重要的是“套圈游戏”情境实际上是对计数器的一个生动化模拟,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让学生对枯燥的数位顺序表及数位之间的进率进行直观化理解。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情境探究能够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能够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满生动性与创造性,并且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地促进小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内化。
(二)基于动手操作——以动态促静态
新版《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操作学习,把操作学习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三大方式之一。对于静态化的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小学生是难以感知与理解的,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基于动手操作进行数学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达到以动态促静态的目的,从而让他们的数学学习更高效。
例如,在教学“退位减法”一课时,笔者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的操作活动来计算“33-17”。在操作的过程中,笔者没有让学生按照固定的程序来计算,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操作。在课堂上,有的学生从10里拿走7,再和3合并成9;有的学生先在33根小棒里拿出10根小棒,再从剩下的23根小棒中拿出7根小棒,剩下16根小棒……这样,学生通过不同的操作得出相同的结论,他们的数学学习是充满自主性的。
以上案例中,引导学生通过摆小棒的动手操作来学习退位减法是十分有效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分地尊重了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以及学习数学的进程是不相同的,在操作学习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在自己原有的认知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对退位减法的算理进行了深入理解,这样的数学学习是高效的。
三、基于学习情感,优化教学评价
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课堂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自由创造的才能。新版《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教学中要关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现在,很多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评价内容与方式是单一化的,因此,并不能够引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在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上,要通过激励性评价来促进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
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复习与整理》一课时,学生在观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图形的边有什么特征时,有学生说:它们的边都是直线,这时教师如果简单否定或另找学生说,往往在不经意间损害了这名学生的自尊心,可笔者抓住学生回答中“直”这一合理成分,加以肯定,扩展、引导学生意识到:这些图形的边都是“直的”,并且有两个端点,所以应该说它们的边都是线段。这样做既帮助学生修正了错误,又帮助学生认清了问题。同时学生得到了尊重,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的意识。
可见,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往往出乎教师的意料,不符合教师的意图或具有不同的思路,这正是学生个性的充分体现,也是学生不同认知水平的显现。这时,教师通过激励评价能给学生有自主分析、自我感悟的时空,给予展示个性的平台。
总之,在“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强调的是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基于学生视角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的优化,教学内容要基于小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方法要符合小学生的学习规律,教学评价要关注小学生的学习情感,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