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蓉
对于低年级的儿童来说,认识事物以形象思维为主,若是一味地从结构分解、笔画组成的角度来识字、写字,原本意蕴深远、趣味盎然的汉字就变成了一个个冷冰冰的符号,认识汉字就是一次枯燥无味的痛苦历程。何不回归汉字的本真,发掘汉字内在的神韵,用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识记汉字、学习语文呢?
《台湾的蝴蝶谷》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下的一篇阅读课文,语言生动,意境优美,向我们描述了宝岛台湾蝴蝶谷的迷人风光。本课有九个一类生字,分别为:祖、源、茂、季、赶、丛、景、撒、批。第一课时的教学,如何在学文的同时,进行识字、写字的教学?以哪些方法进行趣味识字更加有效?我思索着、实践着。
遵循随文识字的规律,我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确定了教五个生字:祖、源、茂、丛、撒。纵观这五个字,其中三个字为左右结构,两个字为上下结构。如何在熟记字形的基础上理解字义,指导学生将汉字书写得规范、端正、整洁?考虑到低年级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为了避免识字方法的单一重复,我采取了以下几种识字策略:
一、 有“理”可据,意蕴深远
字理教学追寻了汉字的本源,从造字的源头寻求方法,图画鲜明,含义深刻,直观生动。字理教学能够增加信心量,激发学习者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有效提高学习者的识字能力、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想象能力。我在教学“祖”字之前,查询了它的字理:“示”字旁原来是祭神的石制的供桌,呈“T”状,后来才演变成“示”。“示”旁的字大都与祭祀、崇拜、祷祝有关,而右边的“且”是“祖”的本字,字形像一块祭祀死去的祖先的牌位,后来假借为虚词,于是加上“示”旁,另造“祖”字。这么生僻的字理知识,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太深奥了。怎样才能利用浅显的字理,将“祖”字的字义生动地表达出来?联想到本册《识字7》中有“示”的偏旁演变的配图,我决定依“势”就“理”:运用拆分法将“祖”由图到文呈现出来。
上课那天,当电子屏幕上缓慢显示出一幅头像,然后演变成“示”字旁;一块祖先牌位,慢慢变成了“且”字,两者结合,就是“祖”字。同学们发出了一片惊叹,那黑白分明的眼眸里,分明写满了崇拜:一个小小的“祖”字,居然有这样深厚的内涵!在指导写字时,我也是匠心独运:为了让学生区分左边只有一点,在田字格里范写时,我边写边讲解:一个点、一颗心,一心一意爱祖国。这样,就将字形书写与字义理解巧妙地融为一体。至此,“祖”的教学可谓是深入浅出、扎实高效。
二、 有“图”可观,妙趣横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巧妙的方法就是学生识字的桥梁。利用直观可感的图画,激发儿童兴趣,符合儿童形象思维突出、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
教学“源”和“茂”时,我充分遵循了这一规律,请看以下教学片段:
师:(出示两幅图片,一幅图上溪水潺潺、河流纵横;另一幅图上草木葱茏、鲜花盛开。)图画是无声的文字,聪明的小朋友,你猜猜看,这两幅图里哪一幅藏着汉字“源”?
生:老师,我看出来了!肯定是有水流的那一幅!
师:哦?你怎么知道的?
生:图上有那么多的河流,而“源”又是三点水旁。
师:对呀!你的猜想完全正确!台湾河流众多,大大小小的湖泊有六百多个,这就是“水源充足”。观察这个“源”字,左边是三点水,表示它的意思,右边表示它的声音,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生:我会用“加一加”的方法。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草原的“原”字,合起来就是水源的“源”字。
师:利用熟悉的字进行加减组合,的确是学习新字的好办法。另外一幅图片呀,画的是“花草茂盛”。谁能看图片说一说这个词语的意思?
生:花草茂盛的意思就是鲜花很多,草也长得多而高。
师:嗯,“茂”在古代这样写,(板画“
生:老师,我会扩词了——茂密。
师:你真厉害!立即就从图片中看懂字义了。看来图片也是我们识字的好帮手呢!
师:“茂”的笔顺同样重要,哪个小朋友跟着电脑老师来演示一下?(课件出示“茂”字的笔顺演示过程,学生跟着说一遍)
师:看老师范写,怎样才能写得正确好看呢?请大家一起将“笔顺歌”唱一遍。
生:草头宽宽在上面,一横一撇要舒展,斜钩伸长有力度,先撇后点不能忘。
两幅图片,巧妙地将“源”和“茂”融合在一起,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又增强了他们主动识字的愿望。从图片入手赏析字形,到趣谈字义,再到巧记笔顺,学生的识字热情始终处于高涨的状态,岂不是“趣味横生”?
三、 有“义”可解,深入浅出
教学“丛”这个字时,我决定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将字典请进课堂,让这位“老师”带领学生一同认识“丛”字。一阵翻阅后,有学生开始汇报了:“丛”字有两种意思:一是聚集,许多事物凑在一起;二是聚在一起的人或物。我鼓励他们能借助字典找到汉字的意思,趁机问:那么,花丛的“丛”选择哪一种更为恰当呢?学生一致认为是第二种。若是此处教者终结了“丛”的教学,学生只能是凭着字典上的抽象解释,形成对“丛”的模糊认知。为了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我又设计了“从字到词”的拓展延伸训练:许多花聚在一起叫——(花丛);那么许多草聚在一起叫——(草丛);许多树聚在一起叫——(树丛);很多很多的人聚在一起叫——(人丛)。至此,我带领学生穿越了汉字的“丛林”,真是其乐无穷啊!
关于“撒”这个字的教学,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肢体语言来辅助识字:
师:你们平时撒过什么东西吗?
生:撒纸屑玩。
生:撒沙子玩。
生:有时还撒过花瓣。
师:会做一做动作吗?
(生半握拳头,用力向远处一扬)
师:我们现在来观察“撒”这个字,你发现什么了?
生:这个字是提手旁,说明与我们的手有关。
生:右边的“散”字说明手一松,东西就全部散开了。
师:你们都有一双慧眼呀!祖先造字时,将每个汉字都赋予了特定的意思,就像你们的名字一样,包含着爸爸妈妈对你们的期望和祝福。小小汉字学问可大啦!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亲近汉字,再通过主动探究、动作演示等方法,借助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造字的奥秘,练就在理解中运用汉字的本领。这样,促进阅读教学的纵深发展,就不会是“纸上谈兵”。让我们在教学中传承、发展、创新这种汉字文化,让一个个固态的汉字变成鲜活的符号、灵动的生命、趣味的图画吧!追溯汉字起源,回归语文本真,带领学生在文字的丛林中穿梭、徜徉,我们乐此不疲!
(作者单位:盐城市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