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为本悟为主用为上

2016-06-30 23:33邓晓燕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6年6期
关键词:筏子艄公羊皮

邓晓燕

一、 以情为线,梳理全文

大凡文学作品,总有引线贯串其中。那么,《黄河的主人》引线是什么?黄河?主人?通读全文后,皆被否定!随着解读的逐步细化,“我”渐入眼帘,作者将自身置入文中,却又似乎若隐若现。教学时,我和学生进行了这样的探讨:

师:现在我们可以初步确定,作者描写了黄河、羊皮筏子、乘客和艄公。其实,他将自己也置身于文中了,请找一找文中描写“我”的有关语句。(学生浏览全文,很快找出两处:1.像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磁力似的,我的眼光被河心一个什么东西吸引住了。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2.我不禁提心吊胆,而那艄公却很沉着。)

师:继续细心阅读课文,寻找作者将自己隐身于文的其他地方,这些地方虽无“我”字,却是“我”情感的真实描写。(生静心阅读思考,又找出两处:3.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4.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

师:将这四句话按照文中顺序排列,你能发现作者情感是如何变化的吗?

生:作者刚开始看到河心的羊皮筏子时,心中产生了疑惑;定睛一瞧,看到上面有人,他感到惊讶;后来看清有人有物,他不禁提心吊胆;最后感受到艄公的高超技艺时,他情不自禁地赞颂艄公。(师随着生的描述,板书:疑→惊→怕→颂)

“隐线”即“引线”。当我们跟随着作者目光所及,情感所发,就理清了他将艄公称作“黄河的主人”所依据的心理变化过程。有了这样一条贯串始终的情感之线,课文在学生的眼中就显得“散而有形”了。

二、 化静为动,易位感知

文字描写具有强烈的冲击力,但对于更注重形象感知的小学生来说,如何才能将文本在脑海中变得立体起来,将自身感受真切地融入文本之中呢?易位,使其身临其境,是极适合小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课文第6~7自然段以描写人物为主,艄公沉着大胆,乘客谈笑风生。为了使这一幕景象变得鲜活,让学生与文中人物的情感之弦产生共振,我采取了化静为动、易位感知的策略。

师:当“我”看清羊皮筏子上居然有六个人,还有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不禁提心吊胆。那羊皮筏子上的乘客和艄公呢?

生:他们不害怕。

生:他们很从容。

师:请大家仔细阅读第6~7自然段,根据文中对乘客和艄公的描写,从三个情境中选择一个,小组合作练习具体形象地说一说。

【情境一】艄公

艄公专心致志地撑着篙,突然一个浪头打过来了,他_____;一阵大风吹来了,艄公_____;不好,水势变急了,他_____……

【情境二】乘客

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生,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

乘客1:_______________;

乘客2:_______________;

乘客3:_______________。

他们那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

【情境三】描述第一次乘坐羊皮筏子

我第一次乘坐黄河上的羊皮筏子,那叫一个_____啊!紧贴着脚的_____,我的眼睛_____,我的心_____……

紧扣文本描述,将之转化为情境,学生极其喜欢这一种口述练习形式,思维的火花闪耀碰撞,将教学不断向纵深推进!如“情境二”描述乘客——

生1:你们看,在这黄河之中欣赏岸边景色,山更雄伟,树更苍翠了!

生2:这羊皮筏子如此轻快,当真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啊!

生3:去北京,是“不到长城非好汉”;到黄河是“不坐筏子非好汉”。从今天开始,我们都是顶天立地的好汉了,哈哈哈……

这样的描述来源于文本,来源于学生对人物特征的准确把握,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将自己的创作融于其中。于是,乘客、艄公便呈立体形态、个性鲜明地凸显于课堂之上。

三、 点赞为颂,初识衬托

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成为阅读的有心人,去发现文本中隐藏的表达方式秘密,最终能够为我所用。在学生对文中人物的品质了解之后,我请学生针对艄公、乘客和“我”进行这样的练说:我想给 点个赞,因为 。大部分学生把赞美之词寄予艄公。于是,我趁势抛出疑问:既然大家都很真诚地为艄公点赞,那作者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笔墨去描写其他人呢?直接把溢美之词都用来形容艄公,不是更简单直接吗?学生思虑片刻,有人答道:“乘客谈笑风生,是因为他们相信艄公技艺高超,所以,这里描写乘客,其实也是在赞颂艄公。”

师:同学们,这就是作家写作的高明之处了。为了突出艄公的本领与品质,用其他的人或物作陪衬,这叫衬托。大家再将全文细读一下,看看文中还有哪些描写是为了衬托艄公?

生:羊皮筏子又小又轻,这需要高超的本领来驾驭,衬托艄公胆大心细。

生:黄河汹涌澎湃,衬托艄公勇敢智慧。

生:他手里的竹篙不粗不细,衬托本领高强。

生:作者写自己看得胆战心惊,衬托艄公从容不迫、镇静机敏。

师:这些都是侧面衬托。在作者心目中,他最想赞颂的是谁?

生:艄公。

师:衬托描写和直接大篇幅赞颂艄公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如果只描写艄公而忽略其他,就会显得太单调。有了衬托描写,内容就变得丰富了。

生:这种写法很巧妙,让我对艄公的印象更深刻了。

由点赞到为什么要这样赞,这样赞有什么好处,作者的写作形式与手法逐步明朗,教学直指学生未知之处,这样的语文学习是聪慧有效、令人长久难忘的。

四、 借近为迁,活化写法

明确写法是为了让写法为我所用。四年级学生对衬托尚可理解,如何将之运用起来,仍需教师由扶到放,搭好梯子以借力攀登。

师:用衬托表现一个人的品质,是一种很常见的写作手法。今天,我们也要学着用这种手法写一写身边的人。大家可以推荐一名同学作为描写对象,他必须要有很鲜明的特征才行哦。(学生推荐了本月“阅读之星”)

师:她有什么特点?

生:她爱读书,写作文也特别棒。

师:为了体现她的特点,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选材衬托她呢,大家可以举例说明。

生:午休后,大家都在外面玩,她却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着。

生:寒假里,我去找她玩,她在家里看书。天气很冷,屋子里也没有开空调,她却看得非常专注。

生:有一次,我们去书店买书,回家时下起了雨,她把新书藏在怀里,书一点没湿,她的衣服倒是湿了一大块。

师:(问推荐同学)那你准备怎样描写自己呢?

生:我很爱读书,从书中可以读到很多有趣的故事,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我也希望每一本书经过我的阅读,都能变得更有价值。因为,它们会在我的文章中散发出新的光芒,得到大家的认可。

师:这就是正面描写,其他的人或事物都属于侧面衬托。现在,我们就选择一个方面写下来,要凸显人物特点哦。(生完成小练笔)

以最贴近学生的生活为例,对衬托手法进行迁移实练,学生在充分练说的基础上,加强对衬托的感悟,最后再进行小练笔。这样的教学,让课堂学习落到实处,起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作者单位:如皋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筏子艄公羊皮
会飞的羊皮筏(外一章)
汉江渡口——两代艄公的“价值观”
巧断羊皮案
渡口的歌声
一条筏子的浮生若梦
兰州羊皮筏子
坐羊皮筏子
披着羊皮的狼
羊皮换相
古道 古码头 老艄公